李治聽到小兕子這個問題,先是打量了一下這個大鼎,隨後給出一個的結論。
“我覺得起碼得二三十個人,才能吃完這一鼎的東西。”
朱雄英聽到後,手搭在他的肩上,調侃道:“那要是不騎馬呢?”
“那人得更多。”
“哈哈哈~”
其餘人聽到這倆的對話後,都無語到了極點,很不理解小兕子這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他倆玩啥諧音梗。
好在他倆及時察覺,現場氣氛有點不對勁,接著趕忙閉上嘴巴,老老實實的站在一旁。
沒有他倆的打擾後,大家夥都給出各自的看法。
朱薇瀟說,一鼎的食物夠一百個人吃,她的理由是,目測這一鼎的食物,差不多夠盛一百碗。
城陽公主則覺得,這個鼎隻夠四十多個人吃,因為她覺得不可能每個人吃一碗飯就能吃飽,有的人說不定一口氣都能吃五碗六碗。
劉慧覺得,這個鼎應該夠五十多個人吃,她自己也說不上理由,就單純的感覺是這個數。
而小兕子她自己則覺得,這用鼎的食物隻夠二十多個人吃。
因為小兕子認為用這個鼎吃飯的人,應該個個都大力士,畢竟要是力氣不大怎麼抬得動這個鍋。
聽完大家的答案,劉據都不禁笑出聲,“其實這一鼎的食物,可能夠一百個人吃,也可能隻夠二十個人吃。”
眾人聽到這話,都感到有些奇怪,這兩個數相差也太大了吧!
不過隨後劉據就給出他自己的見解。
隻見他先拍了拍這個大鼎,接著說,“因為用這個鼎煮的食物一般都是肉食,光就吃鼎裡的肉二十多個人差不多可以吃完。”
“但要是搭配像米飯麵條一起吃的話,也不是不夠上百人吃。”
眾人聽了劉據的解釋,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小兕子見這個鼎煮的還是肉,不自覺得咽了咽口水,問道:“介個鼎做噠肉肉好不好七鴨?”
“嗬嗬~,小兕子你放心這個鼎做的肉,肯定沒有我們現在用鍋炒的肉好吃。”
“介係為什麼鴨?”
劉據笑著解釋道:“這鼎煮肉,多是將整隻牲畜放入其中,用大火長時間燉煮。雖能把肉燉得軟爛,但時間一長,肉的鮮味就會流失不少。”
“而且鼎煮肉難以精準控製火候和調味,不像咱們現在用鍋炒菜,可以隨時觀察肉的狀態,還能靈活地加入各種調料,大火快炒之下,能最大程度鎖住肉的鮮味,口感也更豐富,所以自然是現在用鍋炒的肉好吃啦。”
小兕子點點頭,既然這個鼎做的肉肉都沒有現在用鍋炒的好吃,那自己也沒硬試試的必要。
解完小兕子這個疑惑後,眾人便手牽手一起往大立人那爬去。
因為大立人是處於廣場的最高點,因此大家夥靠近它還要爬好幾個台階。
雖說這隻有幾個台階,但見到要爬台階,李治朱雄英他們就感覺自己腿有點發軟。
李治拍了拍自己的腿,笑著對朱雄英說道:“現在一看到台階我就想到,那個天梯古道。”
“彼此彼此。”朱雄英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