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點進來就被罵了,問題是被罵我還樂嗬嗬的聽完了!笑哭ipg.”
看著後台不斷上漲的播放量以及無數網友的留言評論,張小明嘴裡的煙差點笑掉。
“哈哈哈.....老子要發財了!老子要火了!”
然而。
張小明明顯搞錯了方向。
要火的其實並不是他,而是視頻中的謝星遠。
不過靠著剪輯視頻帶動自己的賬號火起來,張小明也能夠吃上飯,最起碼不至於餓肚子了。
“啥也不說了,從今天開始我就是謝老爺子的死忠粉!”
張小明興奮的搓了搓手,然後迅速把社交賬號的頭像換成了白術說‘LOOk&nyeyeS’的經典表情包,同時在他的個人簡介裡鄭重寫道:
【謝老的頭號迷弟|中醫文化傳播者|正能量視頻創作者】
修改好自己的賬號簡介後,張小明拿起電腦桌上的香煙便想再來一根,結果發現煙盒中竟是一根煙都沒有了。
“草了,再搞不到錢連白沙都要抽不起了。”
張小明一臉鬱悶的丟掉手裡的空煙盒,摸了摸口袋裡僅剩的十塊錢,起身便出門買煙去了。
網上,那幾條視頻徹底的火了!
尤其是標題為‘LOOk&nyeyeS’的那條視頻,僅僅隻是一晚上的時間過去,視頻播放量便達到了387萬次。
一時間,網上到處都是‘Why,babyWhy’的轉發。
有些聰明的博主更是直接對這條視頻進行了二次創作,直接便帶動了這條視頻徹底在整個網上爆火開來。
...............
【叮!宿主宣傳中醫,弘揚中醫真諦,醫德值+800點。】
次日,一大早。
謝星遠剛起床晨練,腦海中便響起了一陣提示音。
“嗯?!”
謝星遠不由得愣了一下,有些詫異這一大早獲得的醫德值獎勵。
不過也僅僅隻是詫異了一下而已。
作為一名經曆過網絡視頻AI時代的三好青年,謝星遠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這段時間的直播在網上又爆火了。
至於說是什麼原因爆火起來的。
這一點謝星遠就不關心了。
反正隻要他能賺到醫德值,就說明有人聽了他的話,將他之前在直播間內所講的東西放在了心上。
等到晨練結束後。
謝星遠吃完早餐並沒有急著讓便宜曾孫女開播,而是意識微微一動,瞬間進入了他的隨身藥田當中。
放眼望去,隻見三畝見寬的五色藥田上已經長滿了綠綠的嫩芽。
顯然是那些播種下去的中草藥種子都發芽了。
雖然外界隻過去兩天時間。
但是在1:10的時間流速下,隨身藥田空間內已經過去了大概二十天。
二十天的時間,在溫度、濕度以及土壤都符合植物生長需求的條件下,足夠這些中草藥種子生根發芽的了。
低頭看了一眼腳下生長出來的嫩芽,謝星遠蹲下身來輕撫著嫩芽上的葉片,腦海中立刻便浮現出了相關的信息。
【丹參。】
【種植年限:20天(生長中↑)。】
【藥效值:4%(正常值應≥75%)。】
“才二十天藥效值就達到了4%麼?看來這隨身藥田的作用確實堪比完美的野外生長啊!”
謝星遠心中不由得感歎了一句,對於這個藥效值顯得非常滿意。
要知道,野外生長的丹參生長四年左右采挖是藥效最佳的狀態,而人工栽培的丹參成熟期會縮短至23年左右。
雖然三年左右的丹參藥效成分也足夠,但是相較於野外生長的丹參而言,還是略微有些不足。
當然了,其實這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現如今的《中藥藥典》標準中,是以丹參根係中含有的丹參酮ⅡA含量來認定藥用成分的,說白了是通過西醫科學的研究認定藥素來認定藥用成分的。
因此隻要丹參根係中的丹參酮ⅡA≥0.3%,就被認定為符合《中國藥典》標準。
但是丹參的藥效真的是由丹參酮ⅡA來決定的嗎?
中醫認定的藥效標準會是丹參酮ⅡA嗎?!
很顯然,並不是這樣的。
中醫古籍中認定的藥效標準與西醫成分認定的藥效並不是一個概念,很多藥效並不是所謂的科學能夠解釋的清楚的。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
一個中醫藥方中需要用到‘浮小麥’,要的就是‘浮小麥’中所含有的升浮之氣。
什麼是‘浮小麥’?
浮小麥就是能夠漂浮在水上的麥子,也就是癟麥子。
如果按照西醫科學的標準來認定,這癟麥子跟麥子沒有任何的區彆,其中的成分跟麵包中沒有任何的差異。
於是有位中醫大夫在開方的時候,覺得方子中的‘浮小麥’沒有任何的作用,直接便將‘浮小麥’給刪了。
結果就是這個方子開給患者後,患者一連吃了三天沒有任何的效果。
最後這位中醫大夫想了想,隻好又在方子裡重新加上‘浮小麥’試了試。
結果在方子裡一加上‘浮小麥’後,這個方子立馬見效,患者喝完藥後是效如桴鼓。
要是按照西醫的科學標準來認定,這‘浮小麥’的成分跟麵包一樣,那啃點麵包不是一樣嗎?
但事實就是擺在眼前,浮小麥與麵包吃下去所帶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
在這個中醫藥方中,要的便是浮小麥中所蘊含的升浮之氣。
這才是中醫認定的藥效。
因此不能單純的以藥物成分來認定藥效,成分是成分,藥效是藥效。
最起碼在中醫方子裡,浮小麥和普通小麥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材,但是它們所含有的成分又完全一樣!
中醫講究的是陰陽調和,氣機升降,藥性歸經等等。
這些東西是幾千年的經驗醫學,並不是所謂的科學,也不是西醫能夠明白的東西。
你能說經驗學不科學嗎?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既然經驗學證明了這個方子有效,那麼即便這個方子有多麼的不可思議,不科學,它也依舊是有效的治病方式。
不能因為你一句‘不科學’就否認它確實行之有效。
隻不過認定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許多人對中醫藥法的理解錯誤。
一字之差謬以千裡。
所以中醫學是需要師傅帶的,並不是光從課本上學習就能夠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