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賊風》有言:“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已也。”
《素問》中亦有記載:“黃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
中醫醫術十三科,祝由術獨占一科!
為何?
難不成你真以為老祖宗們的腦子都沒有你的腦子好使嗎?
隋唐時期,太醫署特設立“咒禁科”成為官方醫學的一部分,直到元明時期才正式命名為“祝由科”,位列太醫院十三科之一。
然而。
清朝時期,祝由科卻被那群滿人皇帝給廢除了。
不過即便是被廢除了,民間依然有少部分流傳了下來。
謝星遠作為橫跨了清末時期至今的老中醫,你要說他不會祝由術也不太可能,那玩意可是學得越多越好,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呢!
當然了,這話就有點扯遠了,還是先說中醫卜卦吧!
中醫卜卦並不是所謂迷信,也不是用來給人看病的,而是用來推算自身或者是他人有關的運勢。
正所謂:醫道不分家。
真正厲害的老中醫,對於《易經》的研究絕對不弱於他的醫術,所以會點卜卦手法很正常吧?!
至於說卜卦推算是不是迷信這回事,事實上老祖宗已經用實力證明了並不是。
要是你卜的掛一點都不準,那隻能說明你完全沒有讀懂《易經》這本書。
現代科學早就已經證明了。
在量子糾纏的作用下,任何物體的關聯都存在必然性,曆史上許多巧合的事情其實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既然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自然可以通過相應的軌跡來推算了。
而《易經》就是一部揭示天地萬物變化規律的古老智慧,它通過八卦、六十四卦的推演,模擬宇宙運行的軌跡,從而預測事物發展的趨勢。
這特麼連宇宙運行的軌跡都可以推演預測,何況是區區的人類個體呢?
謝星遠作為活了百餘年的老中醫,早已將《易經》的精髓融入骨髓,對於很多現代人覺得迷信的事情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和堅持。
咕咚一聲!
很快,桌上轉動的古銅幣便停止了下來。
謝星遠瞥了一眼桌上的卦象,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詫異之色道:
“上乾下巽,看來今天會有熟人登門啊!”
熟人,那肯定是原身體主人認識的熟人了,他自己認識的熟人都在另外一個世界呢!
既然是熟人登門,那肯定得先準備泡一壺好茶了!
謝星遠笑著收起桌上的幾枚古銅幣,轉頭便對著謝宇寧吩咐道:
“乖孫,去給曾祖爺爺我泡壺好茶先,待會兒可能會有熟人登門拜訪。”
“哦哦,好,我這就去。”
謝宇寧並未懷疑曾祖爺爺的話,轉身便屁顛屁顛的泡茶去了。
一旁的謝小玲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一臉興奮的拉著謝星遠的胳膊道:
“曾祖爺爺,您老還有這本事呢?要不改天咱們去給直播人批掛算命如何?肯定很有意思!”
啪的一聲!
聞言,謝星遠不禁笑著抬手輕敲了一下謝小玲的腦袋道:
“你這丫頭整天就想著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卜卦算命豈是兒戲?”
謝小玲捂著被敲疼的腦袋揉了揉道:“哎呀,人家隻是隨口一說嘛!不過曾祖爺爺,您這卦真的準嗎?待會兒真會有熟人來您老人家?”
謝星遠捋了捋胡須,不由得微微一笑道:
“卦象如此自不會錯的,至於來的是誰,那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是熟人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