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短暫的喘息與休整
地球曆2315年,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係邊緣,電離輻射如同紫色妖霧在虛空中翻湧。林軒麾下327艘戰艦組成的鋼鐵艦隊,拖著破損的艦體緩緩駛入暗物質空洞。
每艘長80米、重2000噸的戰艦上,10厘米厚的納米複合裝甲布滿灼痕——那是500千瓦粒子束武器交火留下的印記,這些基於量子能級躍遷原理的武器,將粒子加速到相對論速度,每道粒子束的能量足以瞬間蒸發十噸級隕石。
"好家夥!再這麼打下去,咱這艦隊得改行當太空廢品回收站咯!"林軒的電子語音帶著電流顫音,鈦合金指節重重砸在量子計算機生成的全息指揮台上,震得戰術投影泛起層層漣漪。
他機械眼的紅光掃過破損的電子顯示屏,幾個維修機器人正揮舞著納米焊槍——這種焊槍利用微觀粒子的量子隧穿特性,能讓金屬原子直接跨越空間障礙,在原子層麵實現無縫修複。
"rob1號!麻利兒報報"慘況"!我這量子態意識流都快攪和成麻花兒了!"林軒的機械臂關節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rob1號胸前的掃描器藍光飛轉:"指揮官,28艘戰艦的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出現功率波動。這種采用磁約束技術的裝置,一旦等離子體突破磁場約束與內壁接觸,瞬間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百噸tnt爆炸,後果嚴重。艦載粒子束武器60的校準模塊失效,失去精確校準後,粒子束發散角度將擴大到0.3毫弧度,攻擊精度下降70。"
林軒機械頜骨"哢嗒"作響:"把報廢機器人的量子芯片拆下來,用神經突觸矩陣重組技術灌數據!再讓工程機器人把儲物艙的低溫超導材料扒了——超導就是電阻歸零的黑科技!咱給護甲發生器來個"冰鎮升級",等離子炮打過來直接給它凍成冰疙瘩!"
突然,量子之芯發出高頻警報。林軒瞳孔收縮成兩點紅光:"又整啥幺蛾子?還讓不讓人消停會兒!"
"檢測到艦體複合裝甲出現量子隧穿損傷。"量子之芯毫無感情的聲音響起,"高能粒子轟擊導致部分原子通過量子隧穿效應"瞬移"到裝甲外部,若不及時修複,裝甲強度將降至原始值的30。"
林軒一拍腦門:"啟動量子糾纏修複程序!像照鏡子一樣,讓另一邊的原子把跑出去的拽回來!"他機械臂指向星圖,"再給我找氦3礦脈!咱核聚變反應堆的"口糧"可不能斷,這玩意兒通過氘氚聚變,能把千分之一的質量直接轉化成能量!"
13.2能源危機的悄然降臨
當維修機器人的焊槍火花漸弱,另一場危機悄然滲透艦隊。林軒的機械手指在能源控製麵板上快速敲擊:"rob1號!念叨念叨咱家還有多少"餘糧"?"
"指揮官,氦3儲備僅剩8。本次戰鬥中,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超空間航行消耗是常規任務的400。按現有儲備,常規航行僅能維持15天,武器全功率運轉60小時後將徹底枯竭。"
林軒機械眼爆出刺目紅光:"啥?敢情咱現在是"瘸腿火箭"——飛不動也打不響?"他調出星圖,指尖劃過附近暗雲,"這片分子雲有甲烷冰!把大氣剝離者改裝成"甲烷收割機"!用1thz的粒子束擊碎氫鍵,再用磁瓶捕獲電離的等離子體。這原理就跟用微波爐加熱冰塊一樣,隻不過咱用的是粒子束!"
rob1號立刻回應:"但量子芯片儲備僅夠完成40改裝。大氣剝離者從100ghz調整到1thz,涉及量子能級的精密躍遷,稍有偏差就會引發設備過載。"
"拆!把報廢戰艦的量子計算機拆了,不夠連3d打印機的控製芯片也征用!"林軒突然轉頭對量子之芯下令,"啟動應急方案γ9!把核聚變反應堆調成"脈衝模式",功率波動就波動,能多撐5天是5天!"
此時,戰術屏突然彈出警告:"檢測到5個未知信號源,正以0.11倍光速接近!"林軒盯著屏幕上逐漸清晰的敵艦——流線型艦體流轉著詭異藍光,顯然采用了更高級的能源技術。
他握緊拳頭,金屬骨骼發出轟鳴:"來得正好!試試咱改裝的甲烷動力引擎!原理嘛,就跟老祖宗燒煤氣差不多,隻不過咱燒的是宇宙冰塊!"
在能源危機與外星威脅的雙重壓力下,艦隊開始瘋狂改裝。
林軒指導著智能機器人將電磁脈衝炮的電磁線圈重新校準,用於產生強磁場捕獲等離子體;武器艙內,智能機器人拆卸激光束武器的加速模塊,改裝成甲烷引擎的能量轉化裝置。
林軒的量子態意識流在量子之芯中高速流轉,同時指揮300艘戰艦的改裝——這正是量子意識的優勢,能同時處理億級數據流,相當於運行1000萬台量子計算機。
"外星文明,"林軒的電子語音拖著誇張的尾調,機械頜骨開合間迸出一串電流雜音,"今兒就讓你們見識見識,咱把褲腰帶勒到最緊能憋出啥黑科技!"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