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科技與資源的衝突與融合
早在林軒艦隊抵達目的地之前,三大文明的科技體係開始深度對接時,尖銳的矛盾如暗礁般浮出水麵。
奧林匹斯人的量子儲能核心與奧古斯丁的能量轉換矩陣產生劇烈排斥,首次聯調測試中,整座能源塔爆發出刺目電弧,險些引發連鎖爆炸。
厄蘭蒂斯的生態調節係統與其他文明的大氣循環裝置更是格格不入,數據接口完全無法兼容,導致曙光星地表局部氣候驟變,暴雨裹挾著冰晶傾瀉在工業區。
"這根本是對牛彈琴!"奧古斯丁中年工程師將扳手砸在操作台,紫色鱗片因憤怒泛起黑紋,“我們的能量技術比你們先進兩百年,硬湊到一塊兒,所有設備非得全炸了不可!”
奧林匹斯女技術官則冷笑著敲擊操作台:“彆往自己臉上抹粉了!明明是你們寫的代碼亂七八糟,連最基本的技術規範都不達標!”
關鍵時刻,正在“華夏號”指揮艙中指揮航行的林軒,緊急啟動了全息會議係統。艙內的空氣泛起一陣藍光漣漪,亞瑟、卡西米爾和哈克的全息投影隨之浮現,三人眉頭緊鎖,身旁環繞著不斷閃爍的設備故障警報紅光。
他的機械眼投射出交錯閃爍的數據流:“瞅瞅這些波形!咱幾個文明的科技,就跟不同調兒的琴弦似的,單拉都好聽,一塊兒奏準跑調兒!但要是能找著能一塊兒響的那個勁兒……”
他調出厄蘭蒂斯的反物質傳導模型,與奧林匹斯的量子糾纏算法疊加,“就好比拿厄蘭蒂斯那軟和巴唧、能隨便拐彎兒的傳導技術,把奧古斯丁噴出來的能量束給裹嚴實咯,再借著量子共振這股子勁兒,穩穩當當地往外送!”
澤爾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鏡,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速敲擊:“從道理上說能成!但得搞個能隨機應變的轉換程序,隨時跟著不同係統的變化調整頻率。”
在林軒通過全息通訊遠程把控全局、澤爾坐鎮現場統籌調試,以及三大文明數百名工程技術人員輪番鏖戰下,經過整整三天三夜的攻堅,曙光星上首台兼容型能量樞紐終於成功啟動。
幽藍的能量流如同馴服的巨龍,在不同文明的管道中平穩穿梭。這次成功不僅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更為後續的科技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融合的硝煙未散,資源分配的矛盾又將眾人推向新的漩渦。
在戰略儲備全息會議上,亞瑟猛地拍案而起,震得全息沙盤劇烈晃動:“咱奧林匹斯的弟兄們扛了七成的警戒活兒,結果分到的能源才三分之一?這事兒可太不地道了!”
卡西米爾的喉囊因激動鼓脹,發出尖銳的氣音:“奧古斯丁的納米工廠都快累冒煙兒了,造出來的武器一半都送各位去了,多拿點兒礦物當‘加班費’,不過分吧!”
哈克則陰沉著臉將厄蘭蒂斯的資源需求表甩在桌上,圖騰紋身隨著呼吸明滅:“咱們的生態穹頂現在就差那口稀有氣體了,再弄不來稀有氣體,百萬人可都得喘不上氣兒,這事兒十萬火急!”
會議陷入僵局時,林軒調出亞瑟前段時間傳來的資源勘探星圖,標注出小行星帶的紅色坐標:“得嘞,都彆吵吵了!瞧見沒,這塊地兒有顆大隕石,五十多公裡寬,咱們三家缺的玩意兒裡頭全有。但麻煩的是,擱那兒出現了個引力鉤子勾著它呢,硬薅指定得炸成一鍋粥!”
他目光掃過眾人,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魄力,“我琢磨著,咱乾脆湊一支聯合突擊隊,各家都把最厲害的人和家夥事兒派出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塊兒把這塊‘肥肉’啃下來!”
經過激烈的辯論與妥協,在林軒的主持下,三方最終達成協議。厄蘭蒂斯人提供引力中和技術,奧林匹斯人派出切割小組,奧古斯丁人負責生態防護。
當聯合特遣隊成功剝離隕石表層,挖掘出儲量驚人的稀有資源時,緊張的氣氛終於化作歡呼聲。
這次危機不僅讓各方學會了讓步,更催生了"資源共享協議",為後續的艦隊建設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31.2歡樂和囧事百出的星際重逢
在地球曆2747年,林軒帶領著11艘戰艦,跨越了漫長的星際距離,終於來到了亞瑟等人所在的行星。這顆沒有名字的星球被亞瑟命名為曙光星。
曙光星位於蛇夫座和半人馬座的交彙處,星圖坐標為ra16h2924s,dec26°35′12″。這顆曾經無人問津的行星,如今因為亞瑟等人的到來而煥發出勃勃生機。
舷窗外的黑暗宇宙像濃稠的墨汁,直到那顆泛著珍珠母光澤的星球刺破幽邃。11艘戰艦組成的楔形陣列在星塵中劃出銀亮軌跡,曙光星淡藍色的大氣圈如同被點燃的光暈,在觀測屏上暈染出柔和的弧度。
"進入晨昏線。"rob1號的電子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透過偏振玻璃,林軒看見大陸板塊蜿蜒的輪廓逐漸清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翡翠色的叢林在赤道區鋪展,極地覆蓋著薄紗般的冰晶,赤道與兩極之間,三條環行星帶正流轉著液態金屬特有的虹彩。
更驚人的是大氣層中漂浮的巨型生物,半透明的軀體折射著星光,觸須狀結構隨著行星自轉規律擺動。
當艦隊下降至電離層時,能量護盾激起淡紫色的輝光。林軒注視著舷窗外掠過的雲層,那些翻滾的雲團竟呈現出類似神經網絡的紋路。
突然,某種高頻震動穿透艦體,導航屏上的坐標數據開始詭異地扭曲,直到維克斯將功率調到最大,才堪堪穩住航向。
這些年,亞瑟、卡西米爾和哈克分彆率領奧林匹斯、奧古斯丁和厄蘭蒂斯第三艦隊三大文明的殘部紮根曙光星。
三位領袖攜手將嶙峋荒蕪的行星地表,化作三大文明共生的鋼鐵堡壘。巨型工廠如巨獸盤踞,銀色建築群如蛛網蔓延,不同文明的科技符號在冷冽星光下交織閃爍。
太空港內,三方艦隊成犄角之勢列陣。100艘嶄新戰艦泛著能量流轉的幽藍,金屬光澤交相輝映,宛如三頭沉睡的機械巨龍,隻待蘇醒便要撕裂深空的死寂。
這期間,三人組晝夜不息地謀劃著光複三大星域的壯舉。演武場上,三方士兵的呐喊聲與戰艦引擎的轟鳴共振,震得整片太空港都在震顫。
那些檢查裝備的深夜、推演戰術的破曉,都成了文明複興的注腳。亞瑟額前的白發在晨風裡微微顫動,眼角溝壑縱橫的皺紋如同星球表麵蜿蜒的峽穀,每一道褶皺都鐫刻著歲月的滄桑。挺直的脊梁依然撐起奧林匹斯的榮耀,卻在不經意間泄露了疲倦。那道經年累月戰鬥留下的舊傷,在潮濕的空氣中隱隱作痛。
卡西米爾深陷的眼窩裡,跳動的火焰依舊熾熱,卻難掩下眼瞼鬆弛的褶皺與細密的老年斑。曾經棱角分明的麵龐如今布滿鬆弛的皮膚,下頜的贅肉隨著呼吸輕輕晃動,唯有那雙眼睛仍保持著奧古斯丁戰士的銳利,仿佛在燃燒著最後的生命之光。
哈克布滿老繭的掌心,古老圖騰的光芒依舊奪目,可那雙手早已不再年輕,青筋如同枯藤般凸起,指節粗大變形,皮膚乾燥皸裂。他佝僂的脊背與年輕時判若兩人,脖頸處鬆弛的皮膚垂落著,唯有圖騰閃爍時,仍能讓人窺見厄蘭蒂斯失落力量的威嚴。
著陸點在北半球一片泛著珍珠光澤的平原,這就是亞瑟等人建設基地所在。
林軒的艦隊刺破曙光星的天幕時,11艘戰艦如銀色利箭劃開幽藍大氣層。隨著艦體下方的艙門如機械花瓣層層展開,先傳出震耳欲聾的金屬轟鳴。
懸浮梯展開的瞬間,帶著臭氧氣息的風裹挾著細碎熒光粒子撲麵而來。
林軒踏上星球表麵的第一秒,腳下的土壤就泛起漣漪,無數熒光孢子從地底湧出,在空中編織出閃爍的光網,像是這個星球在向外來者致上獨特的歡迎儀式。
林軒以及埃隆四人帶領著身著新式戰甲的精英小隊快步走出,他們身後,密密麻麻的智能機器人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魚貫而出。
紅色傳感器在黑暗中閃爍如星海。機械關節的嗡鳴與整齊的腳步聲交織,形成一股令人震撼的鋼鐵洪流,龐大的陣列氣勢如虹,仿佛將整片星河的力量都凝聚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