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隕星峽穀布賽場,抽簽分組定對手
隕星峽穀橫亙在星際塵埃帶中央,兩側是千米高的暗紅色隕石岩壁,岩壁上布滿深褐色的衝擊坑,有些坑洞裡還嵌著泛著金屬光澤的小行星碎塊。
僅在峽穀頂部邊緣,偶爾有淡紫色的暗物質流順著岩壁縫隙漫入,在坑洞間繞出細碎的光痕,而峽穀底部因岩壁環繞與自身引力緩衝,無暗物質流及隕石碎屑乾擾。
峽穀底部恰好處於區域引力平衡點,地表是億萬年來星塵沉積形成的淺灰色“星絨層”,質地致密且平坦,全域高低差不足0.5米,天然承載力可輕鬆支撐重型星艦。
底部全域散布著37處天然磁石礦脈,形成穩定的環形磁場,能替代人工引力錨為星艦提供精準停泊定位。
峽穀底部天空因岩壁遮擋與塵埃帶過濾,恒呈澄澈的淡靛色;底部邊緣環繞著低矮的矽質結晶林,既能進一步遮擋星際亂流,又不會阻礙星艦起降動線,天然適配大型艦隊的密集停泊需求。
這日清晨,華夏艦隊就停靠在這樣的峽穀深處,500艘銀灰色戰艦如列陣的鋼鐵星辰,在暗紫色的星雲背景下鋪展開上百公裡的壯闊陣列。
艦隊間隙織成微光閃爍的“銀網”,與峽穀岩壁的暗物質流相映成趣。
最核心的旗艦“華夏號”格外醒目,數百米寬的艦體上,紅色的“華夏”二字在星光下格外鮮明,艦橋的觀測窗透著暖黃燈光,像這片冷寂峽穀裡的“心臟”。
指揮艙內,林軒和眾人圍著中央的全息操作台,半空中懸浮著暗物質流的三維動態模型。
淡紫色的暗物質如綢緞般在隕石間流淌,數據流順著模型邊緣不停滾動,屏幕上的引力波動曲線、粒子密度數值實時跳動,每個人的目光都緊盯著數據變化,連呼吸都跟著慢了半拍。
rob1號的機械音在指揮艙裡響起:“報告,已完成場地全域掃描。大氣濃度、重力係數及障礙物分布均符合比賽標準,實時監測數據無異常,判定場地適合比賽。”
亞瑟用指尖敲了下“華夏號”控製台,艙室內的儲物格突然彈出八個半透明的簽筒,每個裡麵都飄著帶造物標誌的金屬簽,簽身泛著淡淡的冷光。
簽上的記號共分四種,銀藍色星紋、赤紅色礦痕、金綠色藤絡,還有暗紫色雲紋。
林軒第一個上前,指尖剛碰到簽筒邊緣,一支銀藍色星紋的金屬簽就自動飄到他掌心,翻麵時星紋在冷光下格外清晰。
緊隨其後的維克斯伸手一撈,赤紅色礦痕的簽子穩穩落在他指縫,他隨手晃了晃,簽身碰撞發出輕響。
伊芙指尖輕點簽筒,金綠色藤絡的簽子慢慢浮上來,她捏著簽尾轉了圈,抬頭衝身旁的澤娜笑了笑。
澤娜也跟著抽了支,暗紫色雲紋剛顯出來,她指尖輕輕蹭了蹭簽身,轉頭看向還沒抽簽的幾人。
剩下幾人陸續上前,澤爾抽中赤紅色礦痕,洛克斯拿到金綠色藤絡,馬洛克的簽上是暗紫色雲紋,艾麗婭最後一個抽,指尖落下時,銀藍色星紋的簽子恰好飄到她麵前。
抽到同色記號的自然歸為一組,八人剛把簽子握在手裡,控製台屏幕就亮了,分組結果瞬間跳出來。
埃隆舉起能量杖,杖尖光束掃過八人,聲音借著擴音器在寬大的指揮艙裡清晰回蕩:“老維對小澤,小伊對老洛頭,澤老妹兒對老馬,老林頭兒對小艾!”
埃隆走到指揮艙中央,舉起能量杖,杖尖光束掃過全場,聲音借著擴音器清晰回蕩:“本次造物對決分三個階段,先進行遭遇賽,再到半決賽、決賽。整體規則統一,所有階段均以‘攻防對抗’為核心,進攻方需完成指定任務,防守方需成功攔截,具體任務與判定標準各輪不同。”
他頓了頓,能量杖輕點控製台:“詳細規則與分組信息,由rob1號同步投射到中央全息屏上,大夥兒可實時查看。”
話音剛落,rob1號的機械音隨即響起,中央全息屏瞬間亮起,左側清晰列出階段劃分。
“遭遇賽:每組對決兩輪,一輪進攻、一輪防守。進攻方需在3分鐘內完成指定任務,比如撞擊目標、穩定生物體征;防守方成功攔截即得分,像阻擋衝擊、乾擾任務執行都算攔截成功,兩輪累計贏局多者晉級……”
主屏幕接著顯示:“半決賽至決賽階段規則:首先通過抽簽確定每輪對決的攻防方,確定後每輪僅進行一局對決,對決勝負直接依據該輪攻防結果判定。核心規則沿用‘進攻方完成指定任務即勝,防守方成功攔截即勝’,且各輪次的具體進攻任務如撞擊目標、穩定生物體征等)與防守攔截要求如阻擋衝擊、乾擾任務執行等),會隨對決階段同步明確。”
屏幕右側還同步彈出“任務示例”與“判定細則”的彈窗,搭配簡單的動態示意圖,比如進攻方“撞擊目標”的成功標準、防守方“攔截成功”的界定,讓所有人一眼看清各階段的具體要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決區選在無遮擋的真空帶,遠處蟹狀星雲泛著淡紫光暈,脈衝星的電磁信號會時不時化作銀線掠過,獨特的太空環境將直接影響雙方操作。
兩輪比賽將互換攻防身份,最終贏下兩輪的選手晉級下一輪。
5.2棱鏡vs數據流,力場博弈定輸贏
埃隆剛宣布“第一組比賽,老維對小澤”,指尖還沒觸到記錄儀,亞瑟忽然輕敲控製台,笑著提議:“先彆急著調試設備,咱們添個樂子,搞個無獎競猜,猜每組最終誰能晉級。就從第一組開始,大夥兒說說,老維和小澤這局誰能贏?”
這話一出,指揮艙裡頓時熱鬨起來。
林軒盯著屏幕裡真空帶的星圖,先開口:“我押老維,他那數據流屏障裹住對決區跟濃霧似的,小澤的投射體飛5公裡就得被攔,偏差肯定超15。”
一旁的伊芙擺了擺手:“我覺得小澤能贏,他那棱鏡能轉出淡金色光軌,還能借暗物質隕石反射力場,說不定能找到su(5)規範場的空當,把偏差壓到15以內。”
澤娜抱著胳膊笑:“我站小澤,他手裡鏑162細絲操控得比誰都細,真要調整棱鏡角度抵消乾擾,投射體未必會偏。”
馬洛克也跟著搭話:“我選老維,他加密乾擾厲害,第二輪換老維進攻,小澤的導航頻段說不定一下就亂了。”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連艾麗婭都插了句:“我猜小澤,他最會鑽信號漏洞,萬一頻段崩了,說不定能抓脈衝星的電磁波紋補缺口。”
沒一會兒,艙裡就分成兩派,亞瑟乾脆在控製台調出個臨時競猜麵板,把“支持維克斯”“支持澤爾”的名字分彆列在兩側,連埃隆都笑著點了下“維克斯”的選項。
所有人的目光都鎖在屏幕裡的對決區,等著看結果。
不遠處,澤爾攥著由36塊菱形棱鏡拚成的架子,指節都捏白了,棱鏡邊的鏑162細絲閃著冷光。
維克斯則晃了晃麵前的超維拓撲信息節點,十二個透明棱柱裡淡紫色的數據流不停跳:“你導航再準,碰到我這su(5)規範場加密,信號傳不出去也是白搭。”
澤爾手指飛快調著棱鏡角度:“我能算出乾擾的空當,肯定能精準投中目標!”
對決雙方的核心設備各有側重。
澤爾操控的是超維晶體棱鏡組,36塊菱形棱鏡以鏑162細絲串聯在特製支架上,每塊棱鏡都刻有細密的時空編織方程式,其原理基於光的折射與偏振,棱鏡高速旋轉時能生成淡金色光軌,為銀灰色投射體提供實時導航校準,相當於給投射體裝了“精準瞄準鏡”,確保飛行軌跡貼合預設坐標。
維克斯的防守裝備則是超維拓撲信息節點,十二組半米長的透明棱柱呈正六邊形排列,內置su(5)規範場算法,啟動後能釋放淡紫色數據流,形成覆蓋整個對決區的無形力場屏障,本質是通過量子數據流扭曲局部空間軌跡,從根源上乾擾投射體的飛行路徑。
本輪情況清晰,首輪由澤爾擔任進攻方,他將使用36塊棱鏡組成的支架作為投射器,需在3分鐘內將3個投射體精準投入10公裡外的模擬艙,完成則進攻獲勝。
維克斯為防守方,依靠十二組透明棱柱釋放淡紫色數據流屏障,隻要能讓投射體偏差超過15,即可防守獲勝。
比賽倒計時歸零的瞬間,澤爾立刻啟動超維晶體棱鏡組,36塊棱鏡同步高速旋轉,淡金色光軌順著棱鏡刻痕在虛空中迅速織成一條直線,第一個銀灰色投射體順著光軌疾馳而出。
但就在投射體飛至5公裡處,恰好是真空區域力場乾擾最強的臨界點,維克斯突然按下超維拓撲信息節點的啟動鍵,十二組透明棱柱瞬間噴湧出淡紫色數據流,如同濃霧般裹住對決區。
數據流形成的規範場力場直接作用於投射體,打亂了其慣性軌跡,投射體像撞上無形的牆,“砰”地偏出原路線,最終砸在10公裡外目標艙旁3米的隕石碎塊上。
“偏差28,遠超15判定線,維克斯防守獲勝!”埃隆的播報聲剛落,澤爾額頭已滲出細汗。
押維克斯贏的馬洛克當即拍了下大腿,盯著屏幕裡閃爍的數據流屏障咋舌:“嘿!老維你這信息節點夠穩!我就跟老娘們兒說過,你這規範場能把小澤的投射體全攔在外頭!”
澤娜沒好氣地白了一眼馬洛克。
維克斯指尖劃過控製台,笑著點頭:“先彆急著誇,還得看後麵兩輪。”
澤爾則迅速調整超維晶體棱鏡組的折射頻率,第二次投射時特意讓投射體貼著暗物質流邊緣飛行,試圖借暗物質微弱的引力場抵消數據流衝擊,可最終投射體仍偏差17,以2的差距惜敗。
馬洛克見狀更篤定:“瞧見沒?老維這乾擾力場,小澤根本破不了!”
直到第三次投射,澤爾盯著棱鏡折射出的光紋突然頓悟,既然無法直接突破規範場力場,便借力場本身破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立即改變超維晶體棱鏡組的角度,引導投射體先撞向一塊暗物質富集的隕石,借助隕石反射的暗物質力場,與維克斯超維拓撲信息節點釋放的數據流力場形成局部抵消。
銀灰色投射體借著力場對衝的間隙,“嗖”地穿過能量屏障,精準鑽入模擬艙核心。
“偏差不大,符合進攻獲勝標準,澤爾進攻得分!”埃隆的播報聲剛落,指揮艙裡瞬間炸開了鍋,眾人的反應跟著此前的競猜立場分成兩派,熱鬨得像炸開了的星子。
馬洛克愣了愣,又拍了下大腿,語氣裡帶著點惋惜:“嘿!老維你這信息節點咋還漏了個縫?暗物質的引力場咋沒算進去!”
維克斯自己也笑著搖頭:“小澤這棱鏡組借隕石反射力場的招,確實沒料到。”
而站澤爾這邊的伊芙立刻湊到控製台前,指著超維晶體棱鏡組的光軌殘影笑:“我就說吧!小澤這棱鏡刻的時空方程式不是白練的,找力場空當的本事比誰都細!剛才林老頭兒還跟我賭老維的屏障牢不可破呢!”
林軒也跟著笑,抬手拍了拍澤爾的肩膀:“得,算你小子有兩下子!我之前還真沒琢磨到,棱鏡居然能這麼借暗物質的勁兒,合著是我預判跑偏了!”
澤娜抱著胳膊湊過來,眼神掃過競猜麵板上自己“支持澤爾”的名字,笑著打趣:“老悶騷,剛才誰說老維的加密乾擾能讓小澤扛不住?現在服不服?”
馬洛克撓了撓頭,瞥了眼旁邊的維克斯,不服氣地哼了聲:“這把是老維漏算了環境變量,下次指定贏回來!”
連之前插話說“小澤會抓信號漏洞”的艾麗婭也彎了眼,指著超維晶體棱鏡組仍在發燙的棱邊:“我就說他對棱鏡參數的把控夠細,果然能找到力場對衝的法子。”
亞瑟則湊到競猜麵板前,把“支持澤爾”的名字圈了圈,衝澤爾豎大拇指:“小澤可以啊!剛才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改立場,現在看來沒押錯,賺著了!”
洛克斯舉著空了的燒杯,也跟著湊熱鬨:“要我說,還是小澤這棱鏡組夠靈活,老維的信息節點雖穩,但架不住人家會借宇宙的勁兒,不過老維你也彆氣,下次咱給信息節點加層暗物質屏蔽,保管讓投射體找不著縫!”
維克斯笑著擺手,轉頭看向澤爾:“你這棱鏡玩得比我預想的溜,輸得不冤。”
澤爾攥著仍在泛光的棱鏡支架,臉上還帶著點緊張後的泛紅,被眾人的目光圍著,忍不住撓了撓頭靦腆道:“也、也是剛才突、突然想到的,暗、暗物質它……它能反射力場……”
話沒說完,就被伊芙笑著打斷:“彆謙虛了!剛才那下借隕石反光的操作,換彆人未必能想到!”
這一輪緊湊攻防的關鍵,在於雙方對“力場操控”的博弈。
維克斯勝在超維拓撲信息節點的初始力場部署突然性,能瞬間用規範場封鎖對決區。
而澤爾則靠後期對超維晶體棱鏡組的靈活調整,借助暗物質、隕石等太空環境變量找到力場漏洞,實現了從被動防禦到主動破局的逆轉。
整個指揮艙裡,贏了預測的人忙著“炫耀”,輸了的也沒氣餒,反倒圍著兩人的設備討論起剛才的攻防細節。
原本緊繃的比賽氛圍,瞬間被這股熱熱鬨鬨的勁兒裹成了團,連舷窗外的蟹狀星雲,都像是被這股活力染得更亮了些。
5.3弦線網vs熔漿流,剛柔對決見真章
接下來是伊芙和洛克斯的對決。
“華夏號”指揮艙內,觀測屏正實時傳著隕星峽穀的畫麵,眾人圍著屏幕湊成圈。
伊芙的棱晶共振儀已安置在指揮艙側的專用操控平台上,由她在旁近距離待命操作。
而洛克斯的超維拓撲化學反應爐,早已被智能機器人精準運送到戰艦外的隕石平台上,與洛克斯的控製台形成遠程聯動態勢。
亞瑟走到指揮艙中央,抬手示意眾人看向主屏幕,聲音沉穩有力:“接下來這組遭遇賽,核心是‘能量束縛與突破’的對抗,具體任務和判定標準,咱們先看宏觀框架。首輪小伊為進攻方、老洛頭為防守方,第二輪攻防互換,兩輪對決後,贏局更多的一方晉級。”
他頓了頓,指尖輕點控製台:“詳細規則和設備參數,讓rob1號同步到中央主屏幕,大夥兒看屏幕就能一目了然。”
“收到。”rob1號的機械音剛落,中央主屏幕立刻亮起,左側彈出伊芙的棱晶共振儀三維模型。
藍色光紋順著弦線結構流轉,下方文字清晰標注:“【首輪:伊芙進攻方)任務】1.時限:3分鐘內;2.操作:使用棱晶共振儀能量弦線,完整捆縛洛克斯化學反應爐噴出的熔漿流;3.判定標準:弦線需持續纏繞熔漿流不低於10秒,期間無斷裂、無遺漏,即進攻成功;若弦線被熔漿熔斷,或未完全裹住熔漿流,判定防守方洛克斯)得分。”
隨後屏幕右側切換為洛克斯的超維拓撲化學反應爐模型,虛擬熔漿從爐口湧出,文字同步更新:“【第二輪:洛克斯進攻方)任務】1.時限:3分鐘內;2.操作:操控化學反應爐釋放熔漿,突破伊芙的能量弦線網;3.判定標準:至少5熔漿量擊中10公裡外靶心,即進攻成功;若熔漿全被弦線攔截,未接觸靶心,判定防守方伊芙)得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屏幕底部還彈出“晉級規則”提示框:“兩輪對決結束後,統計雙方贏局數,贏局多者晉級下一輪;若兩輪打平,加賽一局,抽簽決定攻防方,單局定勝負。”
早在亞瑟上前介紹對決情況時,競猜討論早熱絡起來。
“我押小伊!”林軒指著屏幕裡泛著藍光的超維晶體,“她那弦線能織密網,老洛頭的熔漿再燙,也未必能破得了這沒縫兒的網!”
亞瑟卻搖了頭,目光落在化學反應爐頂端的觀察窗上:“老洛頭的熔漿加了鈾238,能融力場,說不定能燒斷弦線。我站老洛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