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喚醒困境:外力乾預的瓶頸與核心症結
此前,通過在抽取的解離狀態神經樣本上的實驗,以及對伊瑟拉兔子等動物的活體痛覺模擬測試,已充分驗證了痛覺感知抵消技術的部分可行性。
在確認該技術對碳基生命軀體無額外損傷、且痛覺抵消效率穩定在92以上後,林軒終於著手將這項技術與日焓文明啟示下的“精神喚醒方案”結合,正式啟動針對人類精神凍結者的首次安全喚醒實驗。
地球曆2921年底,林軒走進喚醒實驗艙,站在休眠艙與控製台之間,新一輪針對受困者的喚醒嘗試正式啟動。
此前實驗已證實,強力解綁霧的核心危害有二。
一是解離過程中產生的劇烈痛覺,若不處理會像“積壓的洪水”般在重組後反噬。
二是解離帶來的精神創傷,會讓受困者的意識陷入“自我封閉的冰封狀態”。
林軒此次喚醒實驗,需先解決痛覺隱患,再破解意識凍結,二者缺一不可。
在正式啟動喚醒實驗前,林軒第一時間來到科研艙,著手痛覺抵消的前置準備。
c07是當初解離時離強力解綁霧最近的船員,監測數據顯示,他的“解離應激神經節點”活躍度在所有受困者中最高,堪稱整個喚醒任務裡“最難啃的骨頭”。
林軒心裡很清楚,隻要能攻克下這個最難的案例,後續喚醒其他受困者,難度自然會大大降低。
他盯著控製台屏幕上c07的痛覺信號圖譜,像在拆解一台精密鐘表:“之前用超力場頻率抵消痛覺,就跟用‘反向聲波’蓋過噪音一個道理,這回得把參數調得更準才行。要是頻率差那麼一點兒,就跟鑰匙對不上鎖眼兒似的,痛覺信號照樣能漏出來。”
他讓rob1號將超力場頻率抵消模塊與休眠艙神經監測係統綁定,精準錄入c07的痛覺信號基準頻率,並設置“解離模擬啟動即同步觸發反向超力場”的聯動程序,就像給鬨鐘上好發條,確保危險信號一出現,抵消機製就啟動。
同時,機械臂在休眠艙內壁嵌入微型傳感貼片,這些貼片如同“神經信號的聽診器”,能實時捕捉最細微的波動,確保一旦出現痛覺殘留,能立即動態調整超力場參數。
“所有準備就緒,痛覺抵消模塊待命,反向超力場響應延遲≤0.01秒。”rob1號的電子音落下,林軒點頭示意啟動治療。
當七曜階念力共振束剛接觸休眠艙,反向超力場便同步激活。
監測屏上,c07的痛覺信號曲線像被“按住的彈簧”,始終貼緊基線,未出現任何尖峰波動。
哪怕在後續模擬解離場景時,神經傳感貼片傳回的數據也顯示,痛覺電脈衝剛生成就被超力場拆分為光子、聲子等基礎粒子,實現100徹底抵消,連延遲性幻痛的跡象都未出現。
此處運用“量子態信號拆解與能量轉化”原理,反向超力場不“攔截”或“壓製”痛覺信號,而是直接將其拆解為無危害的基礎粒子,如同把“有害的炸彈”拆成“無害的零件”,從根源消除痛覺隱患,為後續精神喚醒掃清物理障礙。
解決了物理層麵的痛覺隱患,林軒才開始推進精神喚醒。
他先按原計劃嘗試外部情感乾預,像在敲一扇緊閉的門:“之前用情感信號喚醒意識,就跟給凍僵的人裹毯子似的,要是毯子沒捂到心口窩子,照樣暖不透。這回咱試試c07最上心的場景,說不定就能把他意識那道門縫給敲開。”
林軒按原定方案啟動c07的喚醒程序,而在所有技術操作前,他先執行了至關重要的一步,搭建念力意識紐帶,這是確保後續操作不引發二次創傷、實現安全喚醒的核心前提。
他將七曜階念力調至“共鳴狀態”,指尖穩穩抵在休眠艙壁,專注引導念力:“得先讓念力跟c07的意識搭起穩當的聯結,這就跟喚醒前先架好‘安全通道’一個理兒,後頭的數據跟記憶信號才能順著道兒送進去,不至於觸發他的解離應激反應。”
念力如同一縷精準校準的能量絲線,緩慢穿透艙體,朝著c07的意識層推進。過程中,林軒始終盯著監測屏上的“念力意識契合度”數據,不斷微調念力頻率:“之前的經驗證明,隻要契合度能穩定在60以上,紐帶就能扛住意識防禦的衝擊。”
當數據終於跳至65時,他才停下調整,確認紐帶已成功觸達c07的淺層意識:“成了,通道搭好嘍!接下來就按三步方案來,所有信號都走紐帶傳,彆給他意識添多餘刺激。”
隨後,他才讓rob1號執行後續操作:為c07植入微型“軀體整合感應芯片”以實時傳遞軀體完整度數據,同時調取其熟悉的素材,如戰艦左翼操控室的環境音、曾一起值班船員的對話錄音,還有他最在意的“反超力場護盾調試成功”的曆史數據曲線。
這些本屬第三步“情感安全網”的核心素材,被轉化為神經信號後,全部通過念力意識紐帶定向推送至c07的意識空間,避免信號外泄引發不必要的應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意外還是發生了,念力紐帶剛帶著芯片傳遞的完整度數據觸達c07的中層意識,對方的精神突然出現強烈排斥,紐帶的契合度瞬間跌至30,數據傳輸被迫中斷。
林軒急忙查看監測屏,發現芯片信號雖未中斷,卻始終無法穿透最後的意識屏障,綠色完整度波動條卡在82一動不動。
通過紐帶推送的記憶信號,也僅有極少量抵達淺層意識。
半小時過去,監測屏上的γ波段依舊微弱如“暗夜裡的螢火”,c07僅指尖輕微顫動了一下,便再無反應。
林軒不得不暫時切斷念力紐帶,眉頭緊鎖:“真沒料到,他意識核心對‘外部數據乾預’的戒備心這麼重,就算提前搭好了紐帶,也沒法徹底消了那股排斥勁兒。這安全喚醒的第一步,可比我當初想的難太多了。”
rob1號分析數據後反饋:“外部情感信號被意識防禦屏障攔截,僅19信號穿透至淺層意識,無法突破‘解離恐懼’形成的深層抑製;軀體整合感應芯片數據同樣被屏蔽,c07未接收到‘身體完整’的錨定信息,‘玻璃碎片心理’未被衝散。”
林軒皺緊眉,關掉音頻文件,手指無意識地敲擊控製台:“光靠外頭乾預根本不行,他這意識還在‘自我封閉’呢,就跟受了驚的蝸牛似的,把自個兒蜷在殼裡不出來。再暖和的記憶、再準的數據,也鑽不透那層殼。現在連第一步‘數據錨定安全’都沒個準譜,後頭‘解離安全體驗艙’的可控模擬,更彆提從哪兒下手了。”
“之前喚醒方案總卡在‘意識碎片無法聚合’,是不是沒摸到根兒?”林軒重新盯著監測屏上c07的腦電波圖譜,γ波段的空白像一片死寂的荒原,“他們的精神凍結,本就是強力解綁霧‘解離複原’折騰出來的後遺症。霧流先把物質拆成碎片,又強行拚回來,這種違背物理規則的恐怖體驗,才讓應急自我保護機製徹底失控,就像受驚的鳥,哪怕危險過去了,也不敢從翅膀下探出頭。”
他原本寄望於“解離安全體驗艙”,想讓c07在絕對可控的環境裡,通過神經模擬複現解離場景,同時靠反向超力場屏蔽痛覺、芯片提示“完整度98”,可現在連進入體驗艙的基礎意識配合都做不到。
他想起艦隊全員解離時的場景,金屬零件懸浮、皮膚細胞剝離,明明沒有痛感,卻比劇痛更讓人恐慌,最後連“動一下就會再次解離”的恐懼,都刻進了意識深處。
“常規刺激哪兒能衝散這種陰影啊?得先把‘強力解綁霧’留下的‘解離恐懼枷鎖’給解開才行。這枷鎖不是鐵打的,是‘怕再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念頭擰出來的,就得用‘安全感’這把鑰匙去開。可現在倒好,數據鑰匙遞不進去,連情感鑰匙也被攔在門外頭,根本沒轍。”
rob1號適時調出c07的神經突觸數據,精神凍結後,其神經細胞的電磁信號傳導效率僅為正常水平的12,且突觸間的“記憶關聯通路”因“解離應激”出現斷裂,尤其與“強力解綁霧能量波動”相關的神經節點,呈現出“過度敏感”狀態。
隻要感知到類似霧流的微弱力場波動,哪怕是體驗艙模擬解離的力場、芯片傳遞的電磁信號,都會瞬間觸發“防禦性意識封閉”。
這如同給神經節點裝了“過度靈敏的警報器”,讓原定方案的三步閉環徹底崩塌,意識碎片聚合的核心症結,終究沒能解開。
林軒靠在椅背上,指尖劃過監測屏上c07紊亂的神經信號軌跡,語氣沉了沉:“剛才思路走岔了,那‘過度靈敏的警報器’就是個表麵現象,真正的病根兒,是他心裡頭那三道坎兒,怕身體再碎、怕疼到要命、怕被強行解離的陰影。咱用芯片給數據、用體驗艙模擬安全,這些都是外頭使勁兒‘推著他信’,可他自己打心眼兒裡沒認,再精準的乾預也隔著一層,不頂用。”
他抬手關掉芯片控製界麵,眼神卻亮了些:“這回失敗倒把我點醒了,治本的關鍵不在‘咱做啥’,而在‘他能主動感覺到啥’。外力頂多搭個台子,真要破了那些恐懼,得讓他自己願意伸手去碰‘安全’的實據才行。下一步不能急著推方案,得先想轍讓他的意識‘主動探出頭’。哪怕就隻是讓他自己在意識裡確認一回‘指尖沒碎’,也比咱遞一百回數據管用。等他開始主動找安全感了,再用記憶、用模擬往上補,才能真把陰影衝散。”
說著,他在方案備注裡劃掉“外部乾預優化”,重新寫下“引導自主安全確認”,並喃喃道:“c07的恐懼最沉,可隻要他先邁出‘自主確認’的一步,後麵的喚醒,就不是硬啃骨頭,而是幫他自己把心裡的坎兒挪開。”
17.2危機突破:星塵風暴中的念力進階與思路轉變
地球曆2922年夏,華夏艦隊正以37光速掠過kit6星區邊緣,舷窗外突然泛起詭異的暗紫色光暈,“kit6星塵風暴”毫無預兆地出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觀測屏顯示,億萬顆直徑不足微米的高濃度星塵顆粒,正裹挾著強度達5x10?t的電磁脈衝向艦隊襲來。
這種星塵顆粒的金屬晶格中含有的“鏑162同位素雜質”,能割裂護盾由強核力構建的“色荷防禦網”分子結構,而強電磁脈衝則會乾擾武器係統的力場發生器,導致四力耦合彈頭炮的“強核力約束環”電流紊亂,使其無法完成四力耦合校準,連基礎的彈頭發射都難以實現。
“警報!風暴距艦隊僅2分58秒,所有四力耦合彈頭炮進入‘力場失穩’狀態!”rob1號的電子音急促響起。
林軒盯著控製台數據,心裡猛地一沉,星塵中的鏑162雜質與戰艦護盾的暗物質晶體產生“共振抵消”,原本靠強核力支撐、弱核力緩衝的護盾,強度以每秒12的速度衰減。
更致命的是,電磁脈衝擊穿了武器係統絕緣層,四力耦合彈頭炮的強核力約束環無法穩定束縛誇克膠子,弱核力衰變調節模塊也陷入停滯,連最基礎的彈頭能量耦合都做不到,艦隊儼然成了風暴中的“活靶子”。
“必須同時穩住護盾和四力耦合彈頭炮!”林軒的意識流瞬間擴散至整個艦隊,目光掃過修煉艙外的監測屏時,日焓文明“能量絲交織互助”的畫麵突然閃過。
日焓個體曾用交織的能量絲搭建臨時護盾,同時精準傳遞能量修複受損部件。
他猛地攥緊拳頭,指尖銀白色念力絲瞬間迸發,徑直衝向戰艦的力場核心。
他先是以七曜階的“修複狀態”為基礎,用念力在強核力與弱核力間搭起數十道能量導管。
強核力為四力耦合彈頭炮的約束環補充能量,維持誇克膠子的穩定束縛。
弱核力則像“微型修複工”般修複絕緣層破損,同步校準彈頭的衰變調節模塊,兩種力場通過導管同步流轉,原本紊亂的電流逐漸平穩。
可就在四力耦合彈頭炮即將完成能量耦合時,風暴前沿的星塵顆粒已撞向艦隊左翼,護盾的“色荷防禦網”被撕開一道長達百米的裂縫,引力場邊界約束也出現波動,擴散率瞬間升至0.15秒。
“哪兒還有時間一步步來啊!”林軒咬牙,將念力的“防禦、聚能、乾擾”三種狀態同時疊加。
以電磁力強化護盾的“導流通道”,將滲入裂縫的星塵能量定向導入空間裂隙,臨時填補防禦缺口。
強核力為四力耦合彈頭炮快速聚能,確保彈頭能達到1.2公裡破壞半徑的標準。
弱核力則持續乾擾星塵顆粒的運動軌跡,降低其衝擊強度。
此前修煉時,他最多隻能疊加三種狀態且穩定度不足50,可此刻生死關頭,念力仿佛有了自主意識,“導航狀態”突然主動接入,精準鎖定星塵顆粒的運動軌跡,為四力耦合彈頭炮提供實時坐標校準,確保彈頭偏差≤1.7米。
“拆解狀態”也順勢啟動,將部分衝過屏障的星塵顆粒分解為無害原子。
“融合狀態”則同步強化四力耦合效果,讓彈頭的立體殺傷效率提升10。
七種狀態不再是生硬的疊加,而是像日焓的能量絲般相互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攻防體係。
“四力耦合彈頭炮充能完畢,攔截準備!”rob1號的提示音響起,數十道攜裹著四力波動的彈頭劃破虛空,精準擊中星塵風暴的核心區域,將密集的顆粒群撕開一道缺口。
林軒趁機以念力強化所有戰艦的護盾協同,讓強核力骨架、弱核力緩衝層、電磁力導流通道、引力場約束形成統一閉環,徹底抵擋住剩餘星塵的衝擊。
當最後一縷暗紫色光暈消散在宇宙中,林軒看著控製台顯示的“護盾完整度92,四力耦合彈頭炮無損壞”數據,長舒一口氣。
rob1號的電子音帶著罕見的波動,在指揮艙內響起:“七曜階中階達成,力場多狀態聯動效率73,較此前最高值提升42。”
林軒看著自己指尖流轉的念力絲,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日焓文明的協作智慧,竟在這場生死危機中,幫他徹底打通了七曜階的關鍵瓶頸。
此刻的念力,不再是單一狀態的切換或疊加,而是能根據實戰需求,讓七種狀態像星辰般錯落協作,真正做到了“各守其位又能互助”。
這場危機,不僅守住了華夏艦隊,更讓他的念力修煉邁入了全新階段。
星塵風暴過後,林軒靠在指揮台的椅子上思考著,指尖流轉的七曜階念力仍帶著實戰後的餘溫。
他試著讓七種力場狀態再次聯動。“防禦”的電磁力屏障剛成型,“修複”的弱核力粒子便自動附著其上,兩種狀態的銜接比風暴前更流暢。
這場危機像一把“磨刀石”,不僅幫他突破了修煉瓶頸,更讓他對“四力與念力的協同”有了新的感知,也讓他想起那道曾將艦隊拖入絕境的“強力解綁霧”。
林軒的目光落在“四力耦合”的參數上,又掃過旁邊記錄的“強力解綁霧特性”,那霧流本質是打破四力固有分工的超力場,就像打亂了樂隊的演奏順序,而自己的七曜階念力,恰好能精準操控四力呈現多種狀態,如同能指揮樂隊重新演奏的指揮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他沒有立刻急於構建外力乾預體係,反而想起之前喚醒失敗的教訓,指尖在控製台邊緣輕輕敲擊:“之前總想著用四力推著他認安全,這思路壓根兒就錯了!那‘過度靈敏的警報器’就是個幌子,真病根兒是他心裡頭那三道坎兒,怕身體再碎、怕疼到要命、怕被強行解離的陰影。外頭搭的台子再穩當,他自己不伸手去碰,永遠都隔著一層,不頂用!”
17.3首次成功:c07的自主安全確認與喚醒突破
“所以不能靠四力直接給安全感,得用四力搭好讓他主動感知安全的架子!”他突然理清思路。
林軒手指在參數麵板上快速滑動,“強核力不用來強行固定神經節點,改成在意識空間裡搭建可觸摸的軀體感知錨點,讓他能自己‘摸’到手臂、指尖的完整觸感,像在黑暗裡摸到自己的手一樣踏實;電磁力不模擬安全頻率,而是放大他自身的神經感知信號,讓他能清晰捕捉到肌肉沒撕裂、神經沒斷開的真實反饋;弱核力不主動修複突觸,而是疏通感知通路,讓他的意識能順暢傳達到身體每個部位,確認‘這裡沒碎、那裡沒痛’;引力場則在意識空間外隔絕乾擾,避免外界波動打斷他的自主感知,像給探索安全的過程圍起安靜的保護圈……再用七曜階的融合狀態把這四股力擰成一股,不是灌輸安全感,而是幫他自己找到安全感!”
他立刻調整方案,急忙來到受困者c07處。
先將七曜階念力切換至“共鳴狀態”,指尖輕貼休眠艙壁,快速搭建起與c07淺層意識的穩定紐帶,這是後續力場操控的“安全基座”,確保四力作用時能同步傳遞“無威脅”的信號。
隨後才將七曜階念力接入超力場調控裝置,重新瞄準c07的休眠艙。
林軒緊盯著監測屏,強核力先穿透艙體,在c07的意識空間裡構建出可感知的軀體輪廓錨點,沒有強行固定,隻是靜靜等待他的意識主動觸碰。
電磁力放大他自身微弱的神經信號,讓“指尖有觸感、手臂能感知”的反饋清晰傳遞到意識層麵。
弱核力順著堵塞的神經通路遊走,慢慢打通意識到身體的感知通道,不做多餘修複,隻幫他“看清”自己的身體狀態。
引力場則在意識空間外形成安靜屏障,徹底隔絕可能打斷感知的外界能量波動。
“神經感知信號強度提升至31,γ波段開始有自主波動!”rob1號的提示音讓林軒精神一振,就像在黑暗中看到有人主動摸索光源。
可下一秒,c07的意識波動突然變得慌亂,他的意識觸碰到了軀體錨點,卻因太久沒感知過完整身體,反而本能懷疑“這是假的,一碰就碎”,腦電波劇烈震蕩起來。
他猛地睜開眼,雙手死死抓住休眠艙內壁,呼吸急促,喉嚨裡發出壓抑的嘶吼,眼神裡滿是“再碰就會碎”的驚恐,甚至不敢再去感知自己的手臂。
林軒立刻放緩念力輸出,看著監測屏上“恐懼應激激素濃度超出正常閾值3倍”的數據,他眉頭一下子就皺緊了:“光搭好感知的架子根本不夠,他連主動確認都不敢,就怕一伸手摸著的是碎片。這就跟被燙過的人似的,哪怕明知道水不燙了,也不敢先碰。得再給個‘敢伸手’的由頭,讓他願意試著去確認‘身體沒碎、也不會疼’才行。”
就在他思索時,c07的身體突然出現異樣反應。
他下意識地伸手,模擬出“啟動戰艦護盾反超力場”的動作。
這是當初強力解綁霧襲來時,他為了抵禦霧流做的最後一個動作。
當時他想啟動護盾保護自己,卻沒等動作完成就開始解離,意識裡一直卡著“沒保護好自己”的遺憾。
林軒瞳孔一縮,像找到了“讓他敢伸手的鑰匙”:“這是他自己的保護本能啊!他不是不想確認安全,是怕就算確認了也白搭,可他心裡頭還藏著股想護著自己的念頭呢。這不正好嘛!就用這念頭引他主動去感知,讓他在模擬保護自己的過程裡,自己琢磨明白‘我能做動作,我的手沒碎、也不會疼’!”
“不是咱幫他完成動作,是借著他的動作,讓他自己摸著安全的實感!”林軒猛地拍在控製台上,手指飛快地調著共振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