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銀樞初探:極端天體下的突破契機
地球曆2925年秋,星際旅途仍在延續,華夏艦隊行至“天樞56星區”時,遭遇了一顆特殊的天體,通體覆蓋暗銀色物質的中子星“銀樞”。
作為大質量恒星坍縮後的產物,“銀樞”的引力強度高達地球的1000億倍,足以扭曲光線、牽引星塵,形成三層分明的引力圈。
外層星塵被拉成螺旋光帶,中層隕石能進入穩定環繞軌道,內層則是可撕裂一切常規物質的“引力禁區”。
“銀樞”作為一顆自轉穩定的中子星,其引力圈呈現出極為罕見的“梯度分層”特性,而中層引力圈中,更是出現了宇宙中難得一見的“三力平衡”。
隕石在“銀樞”引力、自身慣性力與星際氣體阻力的相互作用下,既不會因引力過強碰撞在一起,也不會因慣性力失衡脫離軌道,始終保持著穩定的環繞軌跡。
這種動態平衡並非偶然,而是極端天體環境下的精準規律體現,對長期受困於“強行對抗引力導致念力潰散”的林軒而言,無疑是突破瓶頸的關鍵線索。
維克斯盯著觀測屏裡隕石穩穩繞著“銀樞”轉的畫麵,手都忘了挪開:“我去!這石頭咋這麼邪門?換彆的地兒早撞碎或飛沒影了,在這兒居然能穩住!”
澤爾手指飛快敲著鍵盤,聲音都發緊:“是啊,這平衡也太精準了……要是引力再偏一點,或者阻力變一絲,立馬就得亂!想想都後怕,這宇宙裡的規律也太嚇人了!”
林軒望著觀測屏上隕石平穩轉動的畫麵,自言自語道:“之前在模擬艙裡,我總想著用念力對抗引力,結果每次都功虧一簣。可看看‘銀樞’中層的隕石,它們沒跟引力硬剛,反而借著三種力的平衡穩住了自己……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適配方式嗎?這種宇宙級的動態平衡,說不定就是我突破七曜階的關鍵!”
他眼中閃過一絲明悟,此前的困惑仿佛被瞬間解開,一個全新的念力調整思路在腦海中逐漸清晰。
林軒當即轉身走向指揮艙:“rob1號,準備科研艦,我要去‘銀樞’引力圈中層做實戰驗證!”
林軒話音剛落,指揮艙裡的氣氛瞬間僵住。埃隆第一個衝上前,伸手攔在他身前,嗓門都拔高了幾分:“老林頭兒!你瘋了?‘銀樞’中層那引力能把合金擰成麻花,適配艙再結實也扛不住啊!萬一……”
伊芙也跟著攥緊了林軒的胳膊,眼眶都紅了:“是啊林老頭兒,那地方連星塵都得順著引力跑,你這一出去,要是引力突然亂了……咱再想想彆的辦法,彆冒這險行不?”
“嗨,你們倆彆這麼緊張啊!”林軒笑著拍了拍埃隆和伊芙的肩膀,“咱不是還有四級戰艦護航嗎?出不了啥岔子。你們啊,先歇會兒,等我回來給大夥兒帶好消息!”
華夏艦隊立即懸停在“銀樞”外圍安全區,舷窗外,星體表麵不時閃過磁暴引發的藍色電弧,中層引力圈裡,幾顆橄欖球大小的隕石正隨著螺旋光帶緩緩轉動,表麵的礦物結晶在“銀樞”光暈下折射出規律的光斑。
林軒乘坐的“ky22”小型科研艦,是華夏艦隊專為恒星耀斑、超強引力圈等極端宇宙環境研發的特種艦船。其艦體呈流暢的銀灰色梭形,既能減少星際塵埃摩擦,又能降低特殊力場對艦身的衝擊;外層疊加了三層暗物質緩衝塗層,可主動吸收並中和外界的高能輻射與力場波動,為艙內設備和人員提供基礎防護。艦內核心區域設有念力監測係統,能同步顯示念力狀態切換數據,一旦出現極端情況前兆便會立即觸發預警。
“ky22”小型科研艦周身環繞著二十艘護航艦,由智能程序“華夏之智”同步操控,形成緊密的防禦陣列。
眾人知道勸不動林軒,隻能圍著“ky22”小型科研艦的全息投影反複叮囑。
艾麗婭指著投影上的武器係統:“你可彆硬扛,有隕石衝來就讓‘華夏之智’調護航艦開防禦炮擋,不行就趕緊撤!”
洛克斯拍了拍操控台:“護航艦的武器能源我全給你滿上了,能量不夠了就用應急能源!”
林軒笑著應下,轉身登上“ky22”小型科研艦。
艙門閉合的瞬間,艦內中控屏自動亮起,顯示出“銀樞”的實時坐標與環境參數,他指尖在屏幕上輕點,確認暗物質緩衝塗層、念力監測係統均處於待命狀態,才按下啟動鍵。
隨著“ky22”緩緩駛離華夏號,外圍二十艘護航艦迅速展開陣型。
四艘在前開路、八艘分列兩側、八艘殿後,銀灰色的艦群在星光下形成嚴密的防護圈,起初星際空間還算平緩,舷窗外隻有稀疏的星塵緩緩掠過,護航艦的引擎尾焰如同淡藍色光帶,穩穩護著中間的科研艦前行。
可剛駛出華夏號的引力防護圈,林軒忽然瞥見舷窗外側的星塵流速驟然加快,原本零散的星塵像是被無形力量聚攏,瞬間形成密集的星塵流,朝著艦群猛撲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怎麼回事?剛才監測還沒這麼大動靜……”他眉頭微蹙,剛湊近屏幕想調取星塵流數據,就聽見艦體外殼傳來細密的“滋滋”聲,像是無數細沙在高速摩擦金屬。
抬頭一看,無數半透明的細小結晶體正狠狠刮擦著“ky22”的艦身,兩側護航艦的外殼也覆上了一層流動的“星塵霧”,有的晶體甚至在塗層表麵留下短暫的劃痕。
他急忙看向監測屏,隻見“ky22塗層損耗率”的數值眨眼間從0跳到5,紅色預警燈在屏幕角落不停閃爍,連前方護航艦傳來的實時數據裡,也標注著“外層塗層輕微磨損”的提示。
“好家夥,這星塵流來得也太突然了,”林軒咂了下嘴,手指迅速在操控麵板上操作,同時接通護航艦通訊,“各艦注意,星塵流密度異常,先調大能量輸出穩住航向,左側護航艦留意填補空隙,彆讓星塵流衝散陣型!”
話音剛落,“ky22”的引擎噴出更亮的淡藍色離子焰,二十艘護航艦也同步調整動力,艦群在洶湧的星塵流中勉強穩住身形,可舷窗外的星塵還在不斷聚集,那“滋滋”的摩擦聲越來越密集,連護航艦的防護力場都泛起了細微的波紋,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星塵流撕開缺口。
他沒慌,立刻給“華夏之智”下達指令:“開啟護航艦四力耦合炮,清出安全航道。”
瞬間,周圍二十艘護航艦同時側轉艦身,艦炮“嗡”地射出淡藍色光束,在密集的星塵流中炸開一片缺口,“ky22”小型科研艦緊隨其後,順著缺口穩步前行,塗層雖仍有損耗,但速度明顯加快。
當艦隊緩緩駛向“銀樞”引力圈中層時,華夏號指揮艙內的氣氛瞬間緊繃。
所有人都清楚,“銀樞”中層引力足以將常規合金擰成廢鐵,哪怕一艘護航艦出現一絲裂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那幾十艘小戰艦看著跟玩具似的,真能扛住‘銀樞’的引力拉扯?”伊芙盯著觀測屏,指尖攥得發白,屏幕上的艦隊在螺旋光帶中不斷縮小,像被宇宙吞噬的微小光點。
馬洛克雙手抱胸,眉頭擰成疙瘩,目光緊鎖力場監測數據:“目前‘銀樞’引力波動穩定,但中層有未知的引力湍流,萬一撞上……”他沒繼續說,卻下意識加快了呼吸頻率。
埃隆則盯著全息屏幕:“他在強壓下還能保持專注,‘華夏之智’的護航陣列也沒亂,但咱們得隨時準備應急支援。”
話音剛落,一股引力湍流猛地向艦隊撞來!湍流裡裹著拳頭大的碎石,正朝著“啟光號”側麵砸來。
林軒立刻下令:“‘華夏之智’,護航艦前置防禦,啟動炮陣火力進行防禦!”
眨眼間,十艘護航艦迅速衝到“ky22”小型科研艦前方,形成半圓形防禦屏障,艦炮“砰”地一聲轟在碎石群裡,大塊碎石瞬間被震成齏粉,小碎屑撞在護航艦塗層上,雖留下淺痕卻未穿透,“ky22”小型科研艦安然無恙地穿過湍流。
又往前挪了沒多遠,中層引力圈的“引力陷阱”突然冒頭。
隱形的引力漩渦正把周圍物質往中心拽,艦隊剛靠近就被扯得偏離航線。
林軒急忙對“華夏之智”下達指令:“護航艦啟動反向推進,穩住陣列,我要沿引力切線方向調整航向!”
20艘護航艦同時開啟尾部粒子推進器,釋放反向推力抵消引力拉扯,穩住整體陣形。
“ky22”小型科研艦則精準切入引力切線,順著漩渦邊緣穩步前行,雖被引力拽得輕微晃動,卻始終保持在預定航線上。
折騰了快二十分鐘,艦隊終於衝進“銀樞”中層引力圈。
林軒看著窗外平穩轉動的隕石,鬆了口氣,幾艘護航艦的塗層雖有磨損,防禦武器能源也耗了三成,但“ky22”小型科研艦完好無損,穩穩停在預定坐標,監測屏上跳出綠色提示:“已抵達‘銀樞’中層目標區域。”
20.2七階圓滿:順應規律的實戰突破
亞瑟緩緩按下通訊器:“老林頭兒,你已抵達‘銀樞’中層預定坐標,是否開始監測驗證?”
通訊器那頭傳來林軒沉穩的聲音:“確認,同步開啟念力監測,‘華夏之智’維持護航陣列。”
話音剛落,觀測屏上突然閃過紅光,艦隊周圍的星塵流瞬間加速,幾顆隕石猛地向“ky22”小型科研艦衝去,又在距離10米處被“銀樞”引力彈開。
洛克斯猛地攥緊拳頭:“‘銀樞’這引力也太邪門了,老林頭兒可得穩住!”
此時,林軒剛調動念力就遭遇了“銀樞”引力的猛烈反撲!
他凝神將強核力聚成淡金色光團,可光團剛在掌心成型,就被一股無形的巨力拽向艙壁,像要被生生扯碎。
電磁力倉促築起的淡藍色防禦場,瞬間被擰成褶皺,表麵甚至出現了細密的裂痕,監測屏上的力場穩定度從初始的80斷崖式跌至50,紅色警報燈開始閃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行,這樣對抗根本撐不住!”林軒能清晰感受到念力在引力撕扯下不斷潰散。
要知道,他此前為突破七曜階已籌備許久,年初時,七曜階念力就已觸及圓滿門檻,隻差萊拉夫人殘頁中“七曜需有‘針對性’,能精準匹配目標需求”的關鍵條件,此次“銀樞”實戰,本就是為驗證這一條件而來。
就在這時,“ky22”小型科研艦突然輕微震顫,一顆拳頭大小的隕石擦著艦壁掠過,被“銀樞”引力瞬間拉回軌道,穩穩回到螺旋光帶中。
這一幕像道驚雷劈進林軒腦海!他猛地抬頭盯著艦外,那些隕石沒有對抗,沒有硬撐,隻是順著引力軌跡調整姿態,反而在極端環境中穩住了自身。
這不正是“貼合目標特性”的具象體現?如今麵對“銀樞”引力,又犯了“強行對抗”的老毛病,碰壁的根源,不正是沒摸準“目標需求”,非要用自己的節奏硬套環境規律嗎?
“對!順著它!不是對抗,是順應!”林軒雙眼驟然亮了。
這瞬間的頓悟,恰好與他鑽研萊拉夫人殘頁時的困惑形成了呼應。
此前他對著殘頁上“七曜對應聚能、防禦、修複、乾擾、導航、拆解、融合七種功用”的記載愁眉不展,批注裡“力場需如星辰錯落,各守其位又能互助”的描述更是讓他無從下手,當時還忍不住皺眉吐槽“連個參考方向都沒有,隻能自己瞎琢磨”。
如今麵對“銀樞”引力,反倒摸到了“各守其位”的關鍵,不是讓所有力場擰成一股勁硬抗,而是讓每種力順應環境規律,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
他瞬間撤回對抗的念力,轉而讓四力貼合“銀樞”的引力規律。
自身引力主動與“銀樞”引力形成共振,像錨鏈般穩住坐標,承擔起“導航”功用的基礎;強核力不再逆勢聚攏,順著引力方向延伸,淡金色光團瞬間舒展、穩定,完美發揮“聚能”的核心作用;電磁力防禦場模仿星塵流的弧度,隨引力波動靈活調整,之前的裂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淡藍色光膜重新變得平滑堅韌,將“防禦”功用落到實處。
三種力場各守其位又彼此支撐,恰好印證了殘頁中“互助”的批注。
短短十秒內,監測屏上的數值發生驚天逆轉,力場穩定度從50飆升至92,四力協同效率突破130,七種念力狀態在“銀樞”引力場中完美同步。
這正是他此前摸索“能量聯動”突破四力協同難題後,首次在極端環境中實現高效應用。
尤其是“融合狀態”,在引力勢能加持下,能量波動與“銀樞”引力波嚴絲合縫地重合。
這時候,“ky22”科研艦周圍的太空突然變了樣,肉眼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原本亂飄的星塵,像是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捋順了似的,跟著林軒念力和“銀樞”引力波湊一塊兒的方向走,擰成了一道淡金色的螺旋光帶。
旁邊繞著轉的幾顆隕石也慢了下來,表麵的礦石結晶還透出跟念力光團一樣的亮光;就連“銀樞”往外冒的藍色磁暴電弧,都跟這光帶短暫連在了一起。
這詭異又壯觀的景象,通過觀測屏傳至指揮艙,所有人都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溜圓。
埃隆攥著拳頭低吼:“這……這念力居然能影響引力場?怎麼可能啊!”
澤爾手指頭在鍵盤上敲得飛快,聲音都發顫:“所有參數全超預期了!沒亂套,也沒散架,妥妥的完美適配!可這周圍環境的變化,壓根不在我之前算的範圍裡啊!”
就在眾人震驚得說不出話時,rob1號的機械音突然響起:“報告,檢測到指揮官的念力與‘銀樞’引力波形成共振,引發周圍星際物質能量同步,屬於‘極端環境下念力引力協同效應’,符合理論模型推導結果,屬現實中首次觀測到!”
幾乎是rob1號話音剛落的瞬間,澤爾的手指就在鍵盤上敲出了殘影,屏幕上瞬間跳出行行數據。
洛克斯眼疾手快湊上前,大嗓門兒念起了澤爾的數據分析:“念力波動頻率跟‘銀樞’引力波完全重合,數值穩在2.37赫茲!還有還有,周圍星塵的能量響應延遲不到0.01秒,隕石表麵的能量反射強度比之前高了40!”
這話一落地,指揮艙裡瞬間靜了兩秒,接著就響起此起彼伏的“懵圈”聲。
亞瑟撓著後腦勺,一臉茫然地看向身邊同樣滿臉困惑的馬洛克:“這說的是啥呢?‘念力引力協同效應’?聽得我腦子都打結了,到底是啥意思啊?”
馬洛克眉頭擰得更緊,語氣裡滿是迷惑:“鬼知道這玩意兒說的是啥!我隻聽明白‘首次觀測’幾個字,合著老林頭兒這操作還整出新鮮事兒了?”
林軒坐在“ky22”小型科研艦的操控艙內,目光剛鎖定前方華夏號輪廓,正準備啟動返航程序,舷窗外的宇宙環境突然驟變。
原本溫順的星塵流瞬間狂暴,無數冰晶碎屑如同失控的箭矢射向科研艦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可怕的是,“銀樞”外圍突然逸散出一股強引力脈衝,監測屏上的引力數值瞬間飆升,二十艘護航艦的陣形當場被扯得有些鬆散,警報聲刺耳地響起。
華夏號指揮艙內,眾人瞬間慌了神。
伊芙攥著衣角,聲音發顫:“怎麼突然變天了?那星塵流密度這麼大,‘ky22’的塗層能扛住嗎?”
洛克斯盯著屏幕上偏移的護航艦,拳頭攥得發白:“引力脈衝把陣列都扯散了!老林要是沒及時反應,非得被碎石刮到不可!”
埃隆急得來回踱步,指著數據麵板:“這引力強度超出預判三倍!就算老林念力強,怕也得費不少勁……”
話沒說完,就見澤娜盯著念力波動曲線,眉頭微微舒展:“大家看,他的念力波動很穩,沒亂……”
林軒非但沒有驚恐,眼底反倒閃過一絲興奮,暗自竊喜:“來得正好!剛把這七矅階念力理順,正好檢驗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