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站在全息屏前,看著這公式在各個領域都派上了大用場,忍不住攥緊拳頭,聲音裡滿是底氣地自言自語:“好啊!這麼一來,咱們華夏文明離四級高等文明的門檻,總算不再是夠不著的遙遠了!”
21.4認知躍遷:從通訊技術的突破到成功聯絡日焓文明
歡呼聲漸歇,林軒卻沒跟著大夥去推進反製裝置研發,反而抱著四力統一公式,轉身紮回了超力場模擬艙。
他心裡始終惦記著八階“八熵”的修煉瓶頸,如今有了精準的數學模型,正好能反推之前試錯時摸不透的四力節奏。
模擬艙內,淡藍色力場波紋再度環繞,林軒盤膝坐下,將公式輸入監測係統,指尖劃過屏幕上的參數欄:“之前硬壓強核力、猛衝電磁力都沒用,這回照著公式算準了來。”
他按公式推導的結果,先調動引力在0.3秒內完成力場定基,接著在電磁力與核心頻率共振的瞬間精準撥頻,隨後用強核力穩住力場邊緣、弱核力同步緩衝波動。
整套動作下來,沒有半分之前的“硬扛”感,反倒像順著水流掌舵般順暢。
監測屏上的熵動曲線瞬間活了過來,不再是平直的線,而是從0穩步攀升,最終穩穩停在“熵動幅度100”的綠色提示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軒睜開眼,感受著力場與自身念力完全同頻的震顫,忽然笑了:“鬨了半天,八階哪是要超越規律啊,是得跟著規律走,把自己變成規律的一部分!”
之前他總想著“帶動規律”,反倒陷入了極端操控的死胡同。
如今用公式摸清四力協同的節奏,讓念力與力場共振,反倒輕鬆突破了瓶頸。
這份從“硬扛”到“共振”的認知躍遷,不僅讓他摸到了八階的門,更讓他明白,無論是修煉還是科技,讀懂規律、順應規律,才是突破更高層次的關鍵。
夜已深,林軒的量子態意識流仍沉浸在日焓文明心得中,順著“量子隱態通訊”的脈絡往下探尋。
直至心得末尾,一段提及地球人的文字驟然抓住了他的注意力,“吾族第五分隊助地球人抗‘強力解綁霧’時,偶見其竟以量子態意識流為生命形態。見此異狀,分隊即刻啟用‘量子隱態通訊’之術,此術乃吾族跨超星係旅途中,曆萬次力場調試、千回熵增補償,方才摸索成型。借術之隱蔽,吾族方得與地球人秘密通聯,未遭敵察覺……”
“吾族與量子態生命通聯,依四力共生之理築‘隱態鏈路’,無實體載體亦可行:先以焓能捕其意識流之‘弱核力節律’。此節律乃其量子聚合體特有,如印記般唯一;再將訊息編為‘強核力脈衝’,調焓能強核成分,令脈衝與節律共振;後借宇宙引力子為媒,攜脈衝穿行星際,途中以電磁力裹之,防其偏軌;待至其意識流側,引力子自與量子特性纏結,彼方無需外力觸發,僅以意識流對四力之敏,借自身電磁力解譯脈衝為信息流,如無聲對談。”
這段心得記載的是日焓與林軒量子隱態通訊的核心技術,本質基於四大基本力大一統理論,弱核力為“身份標識”,日焓通過捕捉林軒意識流獨特的弱核力衰變節律鎖定目標。
強核力為“信息載體”,將通訊內容編碼為強核力脈衝。
引力子為“傳輸介質”,憑借穿透性強、無信號暴露的特性傳遞信息。
電磁力為“通道保障”,包裹引力子避免傳輸中受乾擾。
四力各司其職又協同,既適配日焓的能量形態,又契合林軒量子態意識流無需實體接收端的特性,構建出“無暴露、無延遲”的通訊鏈路。
林軒腦子裡突然冒出來引力子跟脈衝纏一塊兒的虛影,他指尖輕輕碰了碰“弱核力節律”那幾個字,嘀咕道:“鬨了半天,日焓文明是靠抓我意識流裡的弱核力波動定位的啊……難怪之前通消息的時候,連點兒信號痕跡都沒看著。”
他忽然想起對抗毀滅者文明時的緊急通訊,“當時那麼遠的距離,信息還能即時到,原來是借了引力子的勁兒,這比華夏號的量子通訊還隱蔽,連電磁信號都不會漏。”
說著,意識流模擬起“解譯強核力脈衝”的過程,果然感知到清晰的能量信息流,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林軒的模擬驗證了通訊原理的可行性,也讓他意識到這種技術對艦隊隱蔽通訊的價值。
若能借鑒日焓的“四力編碼”思路,華夏艦隊未來在星際航行中,可避開敵方信號監測,實現更安全的跨域通訊。
而這一技術的核心,正是對四大基本力統一性的精準運用,與他此前修煉中“調控四力平衡”的邏輯相通,為後續技術轉化埋下伏筆。
林軒循著日焓文明心得裡“以弱核力節律為錨、引力子為媒”的記載,試著調動量子態意識流。
先讓意識流沉潛到粒子層麵,捕捉自身弱核力的衰變節律,這是通訊的“身份標識”,再將想傳遞的“確認聯絡”信息,按心得所述編碼成強核力脈衝,接著釋放意識流能量,嘗試牽引周邊空間的天然引力子,讓脈衝附著其上。
第一次嘗試時,強核力脈衝頻率沒校準,引力子剛攜脈衝飛出就脫軌。
第二次又因電磁力包裹強度不足,脈衝在傳輸中被星際雜波衝散。
林軒沒急著重試,而是回溯心得裡“以電磁力穩通道”的細節,調整意識流的電磁力輸出節奏,重新校準強核力脈衝與弱核力節律的共振頻率。
第三次調動意識流時,強核力脈衝精準纏上引力子,電磁力場如薄紗般裹住傳輸路徑,引力子載著信息穿透空間壁壘。
片刻後,一道熟悉的焓能波動傳來,正是此前聯係過的日焓第五分隊首領的回應,清晰的能量信息流在林軒意識流中展開,遠程即時通訊終獲成功。
日焓的能量信息流先在林軒意識流裡冒了出來,還帶著股熟悉的溫和勁兒:“林軒,這麼些日子沒見,你這兒都挺好的吧?瞅著你都能用上傳子隱態通訊了,我們也挺高興的,這段內容其實是我們特意在心得末尾給你留的。既然你都把這技術用起來了,那對我們日焓文明的心得,應該也差不多摸透個大概情況了吧?”
林軒的意識流當即泛起輕快的能量波動,回話說:“日焓大哥,我這兒一切都好!能把這通訊技術搞定,全靠你們在心得裡留的門道,現在裡頭的關鍵玩意兒我都捋明白了,往後咱想聯係,隨時都成,嘿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軒的意識流泛起厚重的能量波紋,滿是敬佩地說:“日焓大哥,看你們心得裡寫的,一路扛著那麼多難事兒還能把文明做到這份上,是真厲害,我打心眼兒裡佩服!”
日焓的能量信息流帶著讚許的震顫:“我們也就是順著處境求個活路罷了,你才是真能耐,一個人扛著地球文明的火種,還能領著華夏這一脈往前奔,這份韌勁,比我們橫跨星係的勇氣還難得!”
日焓的能量信息流跟著就問起了正事,還帶著股關心的勁兒:“現在那‘強力解綁霧’的裝置,你解開了沒?還有那些精神被凍住的人,最近咋樣了?”
林軒的意識流立馬回了話,語氣挺篤定:“裝置早解析完了,人也都喚醒了,就差反製裝置還沒搞出來,我還在這兒琢磨著呢。”
日焓的能量信息流裡透著點無奈,歎氣道:“哎,這玩意兒涉及到四級高等宇宙文明的技術,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碰不了,是真幫不上啥忙,最後還得靠你自己多下點勁兒了。”
“您可彆這麼說,日焓大哥!其實我之前解析那裝置時,不少地方都照著你們文明的能量科技心得來,早幫了大忙了!”林軒的意識流透著股爽朗,話鋒一轉又添了幾分雀躍,“對了,這次解析還歪打正著,我們找著了四級高等宇宙文明那四力統一的公式了,現在就把這些科技理論傳您,說不定能幫咱們日焓文明再往上走一步!”
話音剛落,林軒便調動量子態意識流,圍繞那四力統一公式,拆解成無數道精準的“強核力信息脈衝”。
他特意放慢意識流頻率,讓脈衝與日焓此前標記的弱核力節律嚴絲合縫對上,再牽引周邊引力子成束,裹著脈衝往日焓的能量坐標傳去。
沒了試錯時的生澀,這次信息流如溪流彙入江海般順暢,轉眼便在日焓的能量場中展開成清晰的理論圖譜。
林軒那道強核力信息脈衝剛傳過去,日焓的能量場立馬就劇烈震動起來。
跟那四力統一公式相關的內容,跟奔湧的星流似的一股腦湧進去,能量波紋當場就泛起了細碎的“驚歎漣漪”。
日焓文明第五分隊首領沒急著深入研究,而是用焓能獨有的“力場共振感應”快速掃過內容。
從基礎粒子結構到四力的進階運用,從對應能量調控到星際能源轉化,每一處理論節點都在能量場中形成了對應的“認知光斑”。
隨著光斑逐一亮起、相互串聯,日焓的能量波動也漸漸從最初的震驚,轉變成了越來越清晰的豁然開朗。
等大致摸清脈絡,日焓的能量信息流裡滿是壓不住的激動,還帶著星光似的感激:“這……這公式裡藏的‘四力進階邏輯’,居然跟我們族人卡在瓶頸的焓能轉化對上了!林軒,這份情我們會記上一輩子!有了它,我們族人至少能少走好幾百年的彎路!”
“快彆這麼見外!日焓大哥,你們能突破瓶頸,對咱們太陽係文明遺脈來說,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往後的路還長著呢,咱們照樣得風雨同舟,互相幫襯著走!”林軒的意識流泛起輕快的能量波紋,話裡滿是實在的熱絡,半點兒客套都沒有。
日焓的能量波動驟然沉凝,原本溫和的信息流裡多了幾分銳利的警示:“對了,有件緊要事必須告訴你。前日我族在所羅門人給你的彌涅爾瓦星域坐標附近偵察,竟發現一處情況未知的‘能量逆衝亂流帶’。目前隻了解到,那片區域的能量完全違背常規,會主動吞噬周邊的一切力場,連引力子都會被攪成碎波。”
他頓了頓,能量信息流裡摻進一絲後怕:“我族派出一小隊偵察者試著接近,剛抵近亂流帶邊緣,偵察者就被逆衝能量纏上,強核力結構瞬間崩解,連求救信號都沒傳回來,隻能趕緊退遠,不敢再碰。更要緊的是,這處亂流帶和所羅門人給的坐標就隔了不到1000萬公裡,近得嚇人。”
“我族懷疑,這根本是他們刻意藏的陷阱,故意用毀滅者文明的蹤跡勾你過去,就等著把你引向這‘能量逆衝亂流帶’。你到了彌涅爾瓦星域,千萬要繞開這片區域,絕對不能靠近!切記,切記!”
林軒的意識流瞬間繃緊,能量波動裡滿是警覺:“能量逆衝亂流帶?還離坐標這麼近!多謝你提醒,日焓大哥。我到了那邊肯定先繞開,絕不上所羅門人的當!”
林軒忽然想起關鍵一茬,意識流裡多了幾分凝重:“對了,說到毀滅者文明,他們最近有沒有什麼反常動作?”
日焓的能量信息流瞬間沉了下去,帶著明顯的警惕:“他們變故極大。我族偵察小隊盯了大半年,發現他們的戰爭科技竟在最近短短二十來年裡,從四級低等水準猛地往上竄,這會兒也不知道升到哪個等級了。哎!這絕不是他們自己能做到的,十有八九是那神秘高維文明又在暗中推波助瀾。”
“更要命的是,這麼喪心病狂地幫他們,明擺著就是衝你來的。”他頓了頓,能量波動裡摻著絲冷勁兒,“毀滅者丟了那四級高等造物後,那個不知名的高維文明肯定知道造物會落到咱華夏文明手裡,也能想到這造物能幫咱突破科技瓶頸。現在一個勁兒給他們升級,背後這扶持的主兒是下了狠勁,就想讓毀滅者能壓著你們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音未落,又添了個關鍵發現:“還有,毀滅者最近在彌涅爾瓦星域瘋了似的搜刮‘星核源晶’,挖出來的晶體全往一個未知的空間通道送。我族猜想,這大概是他們換高等級戰爭科技的代價,拿星核源晶當‘貢品’,才換來了這次科技躍升。”
交流漸至尾聲,林軒的意識流泛起幾分不舍:“日焓大哥,這次多虧你提醒,往後有新情況,咱再隨時聯係。”
日焓的能量信息流也柔和下來,帶著叮囑的暖意:“保重自身,避開亂流帶,若遇危急,即刻用隱態通訊呼叫我族。”
話音落時,雙方的引力子通訊鏈路緩緩收束,林軒望著意識流中漸淡的焓能光斑,輕輕頷首;日焓那邊的能量場也隨之平複,隻留一絲共振餘波,像是無聲的道彆。
一場跨越星際的對話,終在不舍中暫歇。
21.5共振共生:體係自洽與科技躍遷的開啟
掛斷與日焓的通訊,林軒沒急著梳理反製裝置的研發計劃,反倒再次沉入量子態意識流。
林軒剛收完日焓的回應,意識流還殘留著傳遞公式時的共振餘溫,忽然盯著半空喃喃自語:“哎?剛才傳公式的時候,日焓是用強核力當載體、引力子當媒介來著……這思路能不能用在念力上啊?”
他抬手晃了晃指尖的念力光暈,眉頭輕輕皺起:“以前念力總跟綁了繩子似的,隻能在我身邊轉,碰不著遠的東西。要是把念力也壓成強核力脈衝,再讓引力子帶著它走,引力子不是能穿各種壁壘嘛,這不就能把念力送出去遠程調控了?”
此時的他,還沒意識到這個偶然冒出來的想法,會成為打通“念力運用邊界”的關鍵。
此前他操控念力,始終局限在“本體直接作用”的框架裡,而日焓通訊時“借四力媒介延伸作用範圍”的邏輯,恰好戳中了念力運用的盲區,讓他第一次想到要借助外力突破自身限製。
林軒當即閉上眼沉下心,周身淡藍色的力場波紋仿佛被按下暫停鍵,唯有指尖那抹淡金色念力光暈愈發清亮。
他剛突破八階的念力如溪流彙聚,順著“四力編碼”的邏輯慢慢壓縮,光暈從鬆散的霧狀凝成細如發絲的“強核力脈衝”,連空氣中漂浮的能量粒子都被這股力道牽引,繞著指尖輕輕打轉。
接著他釋放意識流,像用細網撈魚似的,輕輕兜住周邊空間裡泛著微光的天然引力子。
這一步比傳遞公式時難上數倍,念力得像兩隻手,一隻牢牢“抓”住引力子不讓它們飄走,另一隻還要護住脈衝的結構不被衝散。
前兩次嘗試,引力子剛碰到脈衝就像受驚的鳥似的彈開,第三次他放緩意識流節奏,讓念力帶著引力子慢慢裹向脈衝,才終於讓二者像串好的珠子般緊緊貼在一起。
林軒盯著那道泛著金藍雙色的引力子束,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模擬艙內的能量壁還泛著淡淡的防護光,可引力子束順著他的念頭往前飄時,竟像穿過薄紙似的輕鬆穿透,直奔百米外那台閃著綠光的力場監測儀。
接觸儀器的瞬間,他念頭輕輕一動,脈衝便順著儀器的能量接口鑽了進去,屏幕上原本穩定的“弱核力衰變周期”數值當即跳了跳,精準落在他預想的“5.8x10?1?s”上。
“成了!念力居然能脫離本體遠程調控!”林軒猛地睜開眼,眼睛亮得像映了星光。
他又連著試了好幾次,讓引力子束帶著脈衝撥動力場波紋的頻率,淡藍色的波紋當即跟著節奏變密。
再操控它校準強核力的凝聚度,監測儀上的數值也絲毫不差。
連之前最頭疼的弱核力參數,此刻都能通過脈衝輕輕穩住。
他瞅著屏幕上跟自己念頭走的數據,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身邊還微微晃悠的力場波紋,笑著歎道:“敢情念力不非得攥手裡用啊!跟著四力的節奏借點外力,反倒能走更遠!”
這一次嘗試,標誌著林軒的念力運用徹底突破“本體局限”。
此前他的念力最多隻能在周身十米內作用,且需直接接觸目標;如今借助“強核力脈衝+引力子媒介”的模式,念力不僅能穿透能量壁壘,作用範圍延伸至百米開外,還能精準操控儀器參數、調整力場狀態。
更關鍵的是,他不再執著於“用念力硬控四力”,而是學會借四力特性為己用,這份從“掌控”到“借力”的轉變,讓他對“四力共振”的理解落到了實處,也為後續反製裝置研發中“念力控場”技術埋下了實踐基礎。
林軒盯著監測儀上被念力脈衝精準調對的參數,指尖還留著跟引力子共振的細微震顫,忍不住嘟囔:“敢情我之前全想岔了……修煉時非得死壓強核力、猛衝電磁力,操控念力也總想著‘攥手裡’去管,壓根沒找著門兒啊!”
他抬手摸了摸意識流跟四力的連接,語氣裡滿是忽然開竅的勁兒:“念力哪兒是用來‘管著’四力的?得跟它們摻一塊兒,變成共振的一部分才成!瞅八階那熵動,不就是四力湊一塊兒協同才冒出來的?跟日焓通訊,也是靠四力編碼共振才傳過去的,現在這遠程調控,不還是念力跟強核力、引力子一塊兒共振才成的嘛!”
這番自語,正是他徹底打通“修煉科技通訊”邏輯的關鍵,此前他始終將“念力”與“四力”置於“操控者”與“被操控者”的對立位置,如今通過遠程念力調控的實踐,終於意識到二者是“共振共生”的關係,而這也讓“四力共振”成為貫穿三大領域的核心邏輯,徹底實現了體係自洽。
一瞬間,修煉的“四力協同”、科技的“四力換算”、通訊的“四力編碼”,全被“四力共振”這條線串了起來。
三者看似不同,本質卻是同一邏輯的不同應用,整個體係徹底自洽。
林軒望著全息屏上的四力統一公式,心裡豁然,華夏文明往四級高等文明邁的這步,不隻是突破了技術,更是摸透了宇宙力場的根本規律。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