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是二十三石又八十七斤。
而整個農莊一有田地四百七十三畝,朱元璋命一千五百皇城軍,忙活了大半個時辰,才終於是把所有的紅薯收完。
趙好德親自執筆一一記錄演算,反複三次最終得出共計重量。
九千三百二十一石整。
再按照一石約一百二十斤計算,這四百七十三畝田地,一共產出了將近一百一十二萬斤紅薯。
堆到一起妥妥的就是一座恢弘大山,能夠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全都掩埋進去的大山,亦是能夠讓數百黎民百姓,數年都不必再擔憂饑餓之苦的大山。
望著這座大山,朱元璋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他是農民,他是乞丐,親眼見到過最冷的麵孔,經受過最艱苦的日子。
知道這天下所有的官逼民反,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活下去了,沒有忍冬東西吃肚子餓啊……
而見陛下此時神情愉悅,方才拍錯馬屁惹得朱元璋不快,一直緊繃著心弦的官員忽地放鬆下來,以為事情翻篇過去了。
甚至還開始不切實際的期待。
畝產如此之高的神物現世,陛下一會會不會命人將這其烹熟,讓文武百官親自嘗嘗味道,說說此物的來源。
可殘酷的事實告訴再一次證明,他的幻想都是虛幻不切實際。
縱觀史書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吝嗇。
麵前這堆成山的紅薯雖多,但對於大明動輒數百萬畝的耕地而言,完全是杯水車薪。
一畝地勻上一塊都還不一定不能夠呢,他怎麼可能會分著給其他人嘗味?
真當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
當然今天這麼大的場麵,朱元璋要是一個紅薯也不給不賞,也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好歹也是一國之君。
命白苟撿些中等大小,摸樣看得過去的。
當場分與太子朱標,吳王朱橚,魏國公徐達,韓國公李善長,戶部尚書趙好德……
至於在場的其他人等嘛,都老老實實的再等幾年吧,等到什麼時候大明百姓都吃的上時,他們自然就能吃的上了。
要多少都有,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趙好德。”
“回稟陛下,微臣在。”
趙好德雙手作揖躬身行禮。
“咱命你親自監督勘辦,取紅薯六千石分發至應天府下轄八縣,如何耕種,具體要害,咱會專門派人過去指導。”
朱元璋說著眼睛忽然一閃。
快走彎腰將一小塊紅薯撿起來,放到旁邊的籮筐之中,“彆的咱不管,到了明年這個時候,你必須得咱足夠五百萬畝田地所用的種子!”
五百萬畝?!
趙好德聽到這個數字猛地抬起頭。
這個數字實在太過龐大,縱然他現在已經知道,紅薯每畝的產量非常驚人,十倍乃至二十倍於尋常作物。
但心中依舊沒有多少底氣,更沒有多少膽子,敢直接接下這個擔子。
畢竟他不是真正的農人,不知道每畝耕種需要多少種子,也不知道紅薯一年可耕種幾次,從種下到收獲的生長周期又是多久,依照氣候今年還能不能播種……
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諸多因素有一個不慎,他都有可能完不成朱元璋的旨意。
“父皇!”
或許是察覺到了趙好德的猶豫糾結,朱標此時忽然站了出來。
“這紅薯在大明才剛耕種不過一季,許多事情都還沒能掌握,一年之期對於趙尚書而言,實在是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