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裡,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正伏在案前批閱奏折。
明明是個皇帝,身上穿著的卻不是龍袍,而是一件袖口磨得發亮的半舊灰布袍。
桌案旁邊的位置放著一些飯菜,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絕頂珍饈。
就隻是幾個饅頭,加一碟韭菜雞蛋,泛著油光的蒸臘肉和炒白菜,另外還有一小碟醬黃瓜上麵滴有幾滴香油。
說實話,這般衣著還有飯菜,放到民間可能隨便一個家資闊綽的,都能比朱元璋這個皇上要強。
但誰叫他是朱元璋。
要論古往今來生活最簡樸的皇帝,朱元璋絕對榜上有名並且名列前茅,今天能有小四個菜已經是很好了。
平常朱元璋一頓都是一飯一菜。
還有他身上的這件灰布袍,這可是寶貝,是當年他還未稱帝時妹子親手給他做的。
聽妹子說當時做這件衣裳的時候,標兒還幫了忙,裁布,串針,引線……
布袍雖舊,不值幾個錢,但對朱元璋而言,十件龍袍也不及這一隻袖子。
朱元璋身側貼身太監總管白苟,見朱元璋一直就這麼埋頭處理公務,對旁邊的飯菜視而不見心中升起急切之意。
近些日子政務繁忙,導致朱元璋在食宿上很不規律。
皇後馬秀英知曉後,立刻去到自己種的菜地裡割韭菜拔白菜,然後親自下廚做的這幾道菜。
唯一的葷腥臘肉,也是馬秀英從弟弟送進宮裡的一堆臘肉中,費了好些功夫精挑細選出來的三指肥。
她知道自家朱皇上,最喜歡的就是這個。
還有醬黃瓜,那是今年黃瓜最嫩的時候,馬秀英用獨門手藝醃製的,現在吃雖然差點時候,但點上幾滴香油也彆有一番風味。
送來時為了保溫,特意用棉布裹著,到地方時還是熱氣騰騰,最後又專門帶話吩咐不用告訴皇上這些,隻要他能趁熱吃就行。
可現在眼看著飯菜就要涼了,白苟看著心裡彆提多著急。
這可是皇後娘娘張羅一上午才弄好的,韭菜是最嫩的,白菜是最好,臘肉親自挑的,等涼了皇上要是還沒吃,皇後娘娘心裡又該不好受了。
壯著膽子,白苟小聲說道,“陛下,用膳吧,已經放了有一會,現在天氣漸涼,吃冷的對身子不好……”
“再等會。”朱元璋頭也不抬,繼續看著手中奏折。
大明開國至今一共八年,一切雖有欣欣向榮之意,但北有殘元,南有蠻夷,東邊倭寇更是屢禁不止,西邊稍好一點但也有不少事煩心。
還有國內的事更不用說。
連年的戰亂加上元朝的殘酷統治,讓整個天下都成了一個爛攤子,大明接手過來到現在雖然一直都在想儘辦法恢複民生,與民休息。
可短短八年時間,能起到的效果又能有多少?
特彆是北方地區,幾乎可以說是百廢待興,許多地方的百姓至今都混不上幾頓飽飯。
眼瞅著就要到年關啦,富人是開心,反正不愁吃穿,儘情展望新年,新年新氣象……
可是窮人呢?
年關那就是生死關!
他是皇帝,再怎麼樣也不會凍著,富家大戶都有錢有炭也不會凍著,尋常百姓呢?連飽飯都沒幾頓的勞苦大眾?
進山砍柴取暖?
北方諸省一馬平川,哪來的山?
就算是有山大部分也都是有主的,旁人想進去砍柴,想都不要去想,最多也就能拾點碎木頭枝子,可那頂什麼用?
朱元璋不是沒想過辦法,開國時他就專門下了旨,要求全國有五畝地的自耕農,至少要種植半畝棉花。
有十畝以上就要翻倍!
為的就是能讓棉花這種禦寒寶貝能普及開,能讓勞苦大眾能在寒冬之中暖和一點,不至於凍餓致死。
可北方初定,被饑餓折磨了幾十年的百姓,有了田地第一反應都是種糧食,實在是不想再挨餓,那滋味太難熬……
況且就算棉花種的足數,分到每個人的身上又有多少?
麵對寒冬足夠嗎?
還有大雪,朱元璋清楚的記得,他當年遇到過的一場大雪,鵝毛一樣的大雪隻半夜就把房子都壓塌了。
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