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馬世龍天天和朱標還有一大群東宮屬官,在弘德殿裡商談奏折內的各項事宜。
其中不乏有爭論,有衝突,有對立……
經常是一下朝,就在弘德殿聚齊,然後一直商議爭執到深夜才散去。
除了第一天因為答應了常茂等人,馬世龍需要回到府上,和他們聚聚吃吃飯。
其他幾天的時間,基本都留宿在了東宮。
也幸好馬世龍的身份本就特殊,一直以來都深受皇上和太子恩寵,留宿東宮沒人會不長眼說些什麼。
再加上前段時間他剛被免了官職。
朝中許多重臣都以為這幾天,都是太子和皇後娘娘為了安撫他,才一直把他留在宮中。
順便做一個樣子,告誡朝堂諸公。
靖遠侯雖然沒了官職,但侯爵之位仍在,恩寵仍在,不要胡思亂想些什麼。
當然能這麼想,基本都是因為一些突然冒出來的消息所誤導的。
朱元璋刻意讓錦衣衛做的。
不僅隻是幫著掩蓋,更多的是把人的視線轉移走。
這段時間錦衣衛暗中開始頻頻調動,分駐各地的千戶所也得到命令,開始搜集各地官員關於空印的罪證。
一張大網已經完全散開。
不到收網的時候,可不能讓魚給驚著跑了。
同時,馬世龍麾下的親兵也沒有閒著,已經在暗中把那個趕著回來報信的人給抓了。
有朱標準許的一小旗錦衣衛幫忙,已經把這人的身份查明。
現在正用手段讓他聽話呢。
還有他背後的人,也已經挖出來了,果然沒有出馬世龍的預料,大明朝宰相胡惟庸。
當然這件案子並沒有牽扯到他本人。
不過是官商勾結,私通倭寇,販賣軍需的小事,還用不著胡惟庸出麵。
他是盤根錯節,官官相護裡最大的那個。
瞞上欺下,結黨營私,為所欲為……這些詞用在他的身上,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明明那麼聰明,為什麼會做這麼傻的事情呢?
你獨攬大權可以,但前提是你頭上那個得庸!得昏!
朱元璋和這兩個字,那個沾邊?
在他眼皮子底下乾這個,和找死有什麼兩樣?
不過現在,不管是朱元璋,朱標,還是馬世龍,都沒有興趣去動他。
胡惟庸雖然過分,但才能確實是有的,而且非常能乾,現在的大明還離不開他,留著利大於弊。
再養兩年吧…………
等到科舉分設南北兩榜真正起效果,官員儲備足夠了。
再把他連根拔起,又能空出好多位置,來安置那些真正清廉肯乾的官員。
抄出巨額錢糧田產,不管打仗還是用於促進民生,隨便哪樣都可以…………
終於,在今天,洪武八年十一月的月初。
朱標,馬世龍,還有一眾東宮屬官,終於把所有能想到的地方,全都一一完善,彙總重新奏折。
現在就放在桌子上,眾人的眼睛齊齊的盯著。
所有人都知道這奏折裡的內容一旦公開,必定會在大明朝堂上引起劇烈震動。
現有的朝堂重臣,不論是對哪一條,都至少得有一大半人堅決反對!
尤其是那位要留著的宰相胡惟庸。
但東宮屬官們,卻十分整齊的對此事視而不見,好像全都沒想到這一點一樣。
兩大案的事情。他們不知道。
但這幾天生意爭吵下來,他們又不傻,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即將有大事發生。
無數官員,都將被拉下馬,丟掉腦袋。
不然奏折裡,怎麼會有罪官留任的內容?
而且衡量是否能夠留任隻有那麼幾條罪名,嚴格的規定多重的罪名要殺,多重的罪可以留任求一線生機。
這奏折前麵,有人命鋪路……
於是東宮屬官中的許多人,都是白天在東宮商議爭吵,等到大晚上到家了,不立刻睡覺,反而很隱晦的聯係朝廷中親友。
讓他們近期務必要小心謹慎,自檢自查!
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所做的自以為隱蔽的一切,全都受到錦衣衛的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