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索三日不封刀。
可哪次真的讓他們這麼乾過?
哈哈哈哈………………
兩句話聽完,朱元璋直接愣住了,然後忽然開始哈哈大笑。
朱標見狀也忍不住跟一起笑了起來。
父子兩人爽朗的笑聲傳到殿外,引得無數宮人侍衛側目。
用餘光往宮殿裡瞅,心裡好奇的猜想,今天這是出什麼喜事了?
皇上和太子爺怎麼這麼高興,笑的這麼開心?
上一次這樣的是什麼時候來著?
太子爺大婚?
皇孫殿下出生?
好事情,絕對的好事情,一般有這樣的笑聲傳出來,他們這些在宮裡當差就都有賞。
雖然不是很多,但其中意義很是不凡。
可到底是為什麼,皇上和太子爺笑的這麼開心呢?
皇孫殿下會叫爹和爺爺了?
北邊打了勝仗?
還是那個地方百姓衣食豐滿,送上來了萬民傘?
好像哪一種都不像是,越猜就越是疑惑。
互相看看,交換一下眼神,想著有沒有人能猜出來,可結果就是誰也沒猜出來這是咋回事。
隻有距離父子兩人最近的白苟,看到聽到是什麼情況。
但他完全是一副木頭的樣子,老老實實的躬著身子站在一旁。
隻有覺得茶壺裡的水涼了,才會動動去換上一壺新的,其他時候不聞不問不聽不語,什麼反應都沒有。
笑暢快了,朱元璋接著說,“這個小犢子,這是準備讓咱言而無信啊!”
“膽子夠肥的,就不怕給他身上那些名頭,還有侯爵的給擼了?”
“咱可是皇上,話說出去那就是聖旨,一言九鼎絕對不能違背的!”
“舅舅沒說讓父皇您言而無信啊。”
朱標輕笑著接話,一點心裡負擔都沒有,“負責審核的都是吏部,和父皇您有什麼關係?”
“況且吏部這樣要害的衙門,後麵也不可能放在那裡不管,父皇有好生之德,想著放那些情有可原的犯官一條生路。”
“可吏部那些官員,卻完全無視父皇法令,濫殺無辜,其罪當誅!”
就這幾句話功夫,朱標就已經給吏部挖好了一個大坑。
深不見底…………
等到時候,給這些犯官評選時。
如果沒有一個犯官,得到上中評語而罪免一等,導致最後全都被朱元璋砍了。
那也不是朱元璋的錯,都是吏部審核的問題,是他們違逆了朱元璋的法令!
阻攔朱元璋的德政!
他們不僅是違背聖意,還妄圖詆毀皇上私德,抄家滅族理所應當!
完全就是一舉多得。
至於背後的真相,誰會在乎?
又有誰想知道真相?
又有誰會說出真相?
當然,吏部裡是有好官的,這坑也不會波及到他們。
甚至到了那個時候,這個坑對這些好官而言,根本就不能算是坑,而是錯過了一生都再難遇到第二次的機遇
上麵的人不倒,他們這些與之格格不入,不同流合汙的好官,哪有機會上位有所作為?
朱元璋手指有規律的敲擊在桌子上,這法子可用,但就是有些陰損。
有點不太合他的性子。
當然如果能最終成事,把這些貪官汙吏全都清乾淨,陰損一些那也沒什麼。
隻是他心中還有些顧慮,“標兒,算是這樣,也不能保證犯官處置公務之時,不會損害到百姓。”
“畢竟犯官自己就是前車之鑒,雖有浪子回頭的佳話,但咱更相信狗改不了吃屎!”
這個問題才是最要緊的,如果不能解決。
就算馬世龍和朱標說出花來,朱元璋也不可能會答應,讓“情有可原”的犯官繼續留在任上,將功贖罪。
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最了解百姓的真實情況。
深刻的知道一個壞官惡官,能使數萬百姓深受其害,在現如今的大明,凍餓而死可能不至於。
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卻完全有可能的。
為了能夠得一個上中的評語,能夠讓自己活下去,他們什麼辦法都有可能想得出來,什麼事情都敢做!
更何況,要做到上中的評語的難度之大,對這些犯官而言幾乎可以說是如同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