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大年初五複朝第一天。
朱元璋讓白苟當朝將馬世龍的捷報,宣讀出來給諸王公大臣們聽。
洪武八年十二月,靖遠侯馬世龍率效死營五千人,攻克元廷重鎮口溫城,殺敵一萬四千餘,俘虜兩萬六千,牛羊馬匹輜重無數……
為大明拓土開疆三百裡!
特彆是捷報中的最後一句,謹以此為朱元璋和馬秀英,還有太子朱標做新年賀禮這一段。
白苟讀的那叫一個抑揚頓挫,感情飽滿。
勳貴武臣消息知道的早,大部分都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隻是小聲嘀咕著說馬世龍這次乾得漂亮。
長臉!
而一眾文臣聞聽此言,先是稍微愣了幾秒。
而後立刻齊聲山呼萬歲。
更有不少人直接出言拍起朱元璋的馬屁,誇讚靖遠侯馬世龍的功勞,還揚言如此大功必須要重賞!
大明朝堂上誰不知道,靖遠侯馬世龍,乃是當今皇後馬秀英的親弟弟!
自小便被皇後娘娘養在膝下,後從軍十年屢立戰功,開國之時便被受封為侯爵,深受陛下寵愛恩寵,太子倚重。
現在這個時候,幫忙為他說話請功重賞。
不僅一點風險沒有,還能一次討好三個大明最尊貴的人!
簡直就是無本暴利的買賣,還一箭多雕!
看見文官這陣仗,旁邊的勳貴武臣這反應過來,一陣捶胸頓足的後悔,他們怎麼沒想到呢?
明明先得到的消息,為什麼他們就沒想到為馬世龍請功呢?
居然讓這群遭娘瘟的搶了先!
慢了一步,就不能再慢第二步,勳貴武臣們連忙也站出來表示讚同。
此功當賞,當重賞!
這就是身份的好處,就算馬世龍就算平時不怎麼喜歡交際,有時還會有些頑劣之舉。
但在人緣上,卻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程度。
有功,一大幫子人幫著請。
有過,一大幫子人幫著勸。
朱元璋也是樂的如此。
等到馬世龍班師回朝,他肯定是好好封賞一番。
現在就有人幫著暖場子,當然是再好不過。
不過不可能是今天就封賞,這朝會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另外的一件事情。
和馬世龍息息相關…
朱元璋抬手示意一眾王公大臣,讓白苟宣讀下一份聖旨。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
命鎮國將軍,五軍都督府同知沐英為帥,五軍都督府僉事藍玉為輔,率太子親軍神機營,京營五萬,北上進駐北平府。
並授便宜行事之權……
嘶——
前麵剛說完馬世龍的捷報。
後麵緊接著就派沐英和藍玉,率神機營和五萬京營進駐北平府。
就算是不曉軍事的文臣,此時也完全猜得出來,朱元璋這兩道旨意是什麼意思。
這是要對元廷用兵啊!
雖然規模不大,效死營,神機營,再加上五萬京營,攏共也就不過七八萬人,比起北伐的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現在這個天氣,對元廷用兵……
戶部和兵部幾位重臣,想了想對視一眼,就要站出來勸諫。
現在這個時候,真的不適合對元廷用兵!
可他們剛有動作,就被身旁的同僚給攔了下來,微微搖著頭,輕聲細語的勸說。
年前的那兩件大案。
那麼多朝中和地方的官員被殺被拿,直到現在菜市口前還有一大堆在排隊,就算劊子手一天十二個時辰的不停的砍。
都夠砍到十五去!
現在這個時候,皇上正在興頭上,你去勸諫觸黴頭。
找死不成?!
戶部兵部被勸的大臣還想掙紮一下,這是他們的職責,他們心中還有一份堅守。
但這隻引來更多同僚小聲的勸解,這個時候千萬彆給自己找事。
抬轎子可以,但千萬彆坐轎子……
下麵人的這些小動作,都瞞不過朱元璋的眼睛,居高臨下看的是一清二楚,在心裡默默記下這些人的名字。
那些攔住勸諫的人。
彆人站出來為國為民著想,他們攔著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