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給胡惟庸傳消息。
但很可笑的是,胡惟庸是第四個知道的。
第一個是負責追蹤的錦衣衛漢子,第二個是皇帝朱元璋,第三個是太子朱標。
到最後第四個才是他中書右丞相胡惟庸。
甚至錦衣衛給朱元璋傳遞消息的時候。
胡惟庸正與幾位重臣,在奉天殿裡商議國事,朱元璋就坐在上頭龍椅上,監國太子朱標站在他身側。
這樣的場合,錦衣衛是不可能能進去的。
但是又因朱元璋下過令,關於王敏的消息必須要第一時間送上去。
於是隻能讓太監總管白苟出來,接過寫成的奏折,代為轉交給裡麵給朱元璋和朱標閱覽。
白苟什麼也沒問,什麼也沒說。
隻問了一句,必須要是現在送進去以後,轉身便佝僂著身子,雙手拿著折子走奉天殿中。
胡惟庸及幾位重臣見狀。
說話的聲音頓時便低了下來,眼睛有意無意的看向他手中的那份奏折。
下意識地就想是哪裡又出了什麼事情?
不然的話,不至於現在這個時候,君臣商議國事的時候,突然又一份奏折過來。
朱標上前兩步從白苟手中接過奏折,沒有打開直接轉交給朱元璋,順便還對著胡惟庸和幾位重臣露出個微笑。
幾位大人繼續,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能做到現在這個位置,沒有人會是傻子,朱標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他們可不能不知道好歹。
於是一個個繼續剛才的話,繼續商議國事。
隻不過在胡惟庸的眼睛裡,多了些莫名的神采。
他是中書右丞相,是大明百官之首,依製統領六部,總理天下政務。
所有的奏折按道理說,都應該要先經由他的手,整理閱覽以後才會交到朱元璋,或者朱標的手裡。
可現在就在他的眼前,居然有一封奏折直接到了朱元璋手裡。
這不應該……
工部尚書李敏見胡惟庸麵色有異,於是開口詢問,“胡相,您……”
“奧……無事……”
胡惟庸迅速反應過來,拱手微笑,“突然想到了一些其他事情,抱歉,我們繼續,我們繼續……”
下麵發生的一切,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都看在眼裡。
就像小時候上學時,在下麵做著小動作,以為老師看不到一樣。
都不過是自欺欺人,想象不到龍椅上視線會那麼清晰。
掃了一眼奏折,發現在右下角位置,有一處很特彆的印記。
朱元璋看到以後又抬頭,看了胡惟庸一眼。
而後才緩緩打開奏折。
奏折裡麵寫的東西不少,送飯人為胡惟庸提供消息的過程。
還有送菜人,戶部吏員的具體情報,籍貫何處,家中有人幾口,經濟狀況……
甚至還有錦衣衛憑現有情報,推測出他們與胡惟庸扯上的大概時間段。
同時在奏折的最後麵,還有一句總結。
陛下恕罪,卑職無能,暫時隻有此小魚小蝦,望陛下寬限時日,卑職必能為陛下挖出大魚……
將奏折合上,遞給身邊的兒子朱標。
朱標直接接過來就看,但還沒看兩眼就又抬頭看向父親。
這胡惟庸消息還真靈通啊!
他昨天下旨提拔的王敏,今天早上才算剛上任,中午飯都還沒吃呢,胡惟庸家裡居然都有消息了。
朱元璋輕笑著示意兒子,稍安勿躁。
胡惟庸身為中書右丞相,除了不管事的徐達以外,實打實的百官之首,要是連這點能力都沒有,那才奇了怪呢。
不過就是手段有點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