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賬代表著什麼?
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各自不同的意義。
但是對於大明在京的文武百官而言。
不管是什麼答案,什麼意義,這都絕對不會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查的賬是應天府的賬!
他們太多的人,和應天府有各種關聯!
就比如。
大明開國之時,朱元璋大肆封賞勳貴功臣。
其中的一個大項便是土地田畝。
對於這些幫著自己,從一窮二白到大明之主的功臣,朱元璋還是很慷慨的。
動輒便是幾十上百頃的賞賜!
並且還都是,分布在京都不遠的上等好田!
這些田地不用交稅,產出的作物糧食,全部都歸於所有人,屬於勳貴功臣的私產。
但就算是私產,但依舊在應天府管轄範圍之內。
不用交稅,不代表不用被登記造冊,記錄在應天府的魚鱗圖冊上,具體有多少土地,一點都不能少的要記錄在案。
在這個時代。
任何金銀珠寶都比不過土地珍貴。
而朱元璋封賞給功臣們的土地,雖然數量很多質量很高。
但誰又會嫌棄自己擁有的好東西多呢?
封賞時說的是幾十頃,但真正實施下來,中間走的流程,經手的人,都有的是辦法。
多來一點。
在魚鱗圖冊上多畫一分。
又或者在事後,稍微用些權勢手段,將相鄰平民百姓的土地,像是大魚吃小魚一樣慢慢蠶食。
這都不用官老爺親自動手。
甚至連這個想法,連這件事都不用知道。
自然會有真心為主的奴仆下人,想要巴結權勢的下層,又或者家中短視貪財之人,默默的將這些事辦好……
反正不外乎是些賤民罷了。
就算強占了他們的土地,他們又能怎麼樣?
是叩闕啊?
還是頭頂大誥以民告官啊?
他們能走的近那麵鼓嗎?
他們能到京城五十裡之內嗎?
而查賬能查出的問題,可不僅僅隻是土地田畝那麼簡單,這隻是一個簡單的比喻罷了。
應天府那麼多的文書案卷。
皇城軍派出足足上百人護送,幾輛大車裝的滿滿當當。
領路的是錦衣衛指揮同知蔣瓛,送到的地方是錦衣衛鎮撫司,更有人看到蔣瓛事後進了宮……
消息靈通的官老爺們,聽人詳細無比向他們轉述。
就算是那些心裡沒鬼的,聽著也是背後生寒,額頭上滿是豆大的汗。
拔出蘿卜帶出泥。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有政敵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敵人有了朋友也要有,而且一定要多多益善。
隻有這樣相互關聯,盤根錯節。
才有力量,才能自保,才能抗衡,才能升官……
如此這般,應天府的那些文書案卷中,細查起來能查出什麼?
當然接連幾次大案爆出。
再加上馬世龍在滄州時,做的事情也已慢慢傳到京城,京都裡文武百官的心中,已然生出許多懼意。
多了往日不曾有的分寸。
更是在得知馬世龍兼任應天府尹後。
便立刻開始處理尾巴,把以前做過的事情全翻出來,一一想出對策抹除。
用儘所有的手段。
所有的關係。
儘可能的把能處理乾淨,就直接處理乾淨,不能處理乾淨的,就先掩蓋起來。
靖遠侯乃是大明首屈一指的青年才俊。
絕頂的聰明人!
大明立國不過九年,朝廷又接連出了好幾場大案,現在又要重開科舉,已經不宜再生什麼事端。
而應天府的賬事關重大,真扒出來事情鬨大,這個時候不是什麼好事。
況且他們現在也懂得收斂了。
是否也應當會給他們些機會?
自己勸慰自己,直到現在這件事的發生,他們才發現這天底下的事,就沒有他靖遠侯不敢的!
根本就不能以常理,來推測他的思維和辦事風格。
原來先前故意拖延幾天。
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更充裕的時間,去處理尾巴。
是在欲擒故縱,故意放給他們的餌!
現在突然襲擊,突然上任,並且剛一上任,就直接調錦衣衛過來抄錄賬本,後麵還命皇城軍過來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