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冠以皇家之名?”
馬世龍聽到老朱這明知故問的話。
毫不在乎的笑了笑聳了聳肩,接過話來說,“如果你不想的話,我也可以換成其他的名字,就比如說——世龍武院。”
“誒,這名字挺不錯的,要不就叫這個名字?”
朱元璋無聲的給了他一個白眼。
讓馬世龍自己體會,他朱元璋會不會同意,一個事關大明底蘊的學院。
名字不是皇家,不是大明,卻叫世龍……
但對朱元璋的這個白眼。
馬世龍卻一點也不在乎,輕笑著接著繼續往下說,“並且相較於皇家書院,這武院最重要的一點是,它不怎麼需要花錢。”
“武院麵向軍伍,其目的是培養優秀的軍官。”
“而軍官就是軍人,軍人就應該多經曆些磨礪,好房子住著,好環境養著,那他娘還打什麼仗?”
“回家裡當個紈絝不更好?”
“京城外空置的營盤有的是,隨便挑一個出來有地方住就行,若是嫌舊嫌破,大可自己動手去去改善。”
“大軍野戰,安營紮寨,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這叫學以致用……”
嗯,不錯,是這麼個意思。
這些話算是說到朱元璋的心坎裡去了。
當年他帶兵打仗時,這安營紮寨的本事,那叫一個爐火純青。
怎麼選地方,能不受大風侵擾。
怎麼安置營盤,能有效防止敵軍偷襲。
怎麼布置營帳,能方便軍士快速反應……
裡麵學問大了去了。
當然除了這些話以外,朱元璋如此讚同,主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小犢子剛才說的第一句話,武院比書院省錢!
而且能省很多很多錢!
馬世龍說著坐下拿起筷子,夾起剛才朱元璋丟進鍋子裡,已經煮熟的青菜,蘸了些蘸料送進嘴裡。
“還有就是武院教學方麵。”
“現在京城裡有這麼多勳貴軍侯,成天什麼事沒有在家裡閒著,正好給他們身上都掛個教習的名分,讓他們沒事多去武院裡麵走走。”
“不用他們多會教書育人,隻要把他們打過的那些仗,拿出來給後輩們講一講。”
“對於這些中底層的軍士,考過武舉但卻沒有打過仗的學子而言,這無異是巨大的機緣,醍醐灌頂。”
“能夠迅速積累戰爭經驗……”
“停!”
聽到這裡朱元璋突然抬手,盯著馬世龍緩緩開口,“你不會是在打常遇春的主意吧!”
啪——!
馬世龍對著他打了一個響指。
用讚賞夾雜著欽佩的眼神注視著他。
真聰明,他還什麼都沒說呢,這就已經猜到他的最終目的了。
沒錯,他就是在打常遇春的主意!
常遇春,大明排名頭一位的悍將,號稱麾下有十萬兵馬便可縱橫天下,無人可擋!
並且如此狂言,整個大明卻無人質疑。
都認為隻要是他常遇春就一定能夠辦到!
饒是現在的大明第一悍將馬世龍,年紀輕輕便勇不可擋,敢以一人直衝萬人敵營,一戰能殺敵軍過百。
斬將奪旗如探囊取物!
但麵前若站著的是壯年常遇春。
馬世龍也沒有十足的信心,能夠硬碰硬的打贏他。
當年起矛衝陣時,許多次都是跟在常遇春的屁股後麵,十成本事有兩三成都是從他那學的。
現在常遇春的身子垮了,成天在家無所事事。
一身的軍事謀略,舉世罕見的戰爭經驗,無處施展都用在如何偷酒上麵去了。
這實在是太過浪費,太過可惜……
若是能夠把他放在武院裡。
當個名譽副院長,教導大明軍中悍卒,武舉選拔出來的頂尖學子,哪怕這些人是再愚笨不可理喻。
也多多少少能從他身上沾點東西吧。
每年數百學子入院,又有數百學子從軍,總能讓量變引起質變。
一直如此這般下去,當這些學子充實到大明百萬雄兵之中,潛移默化的改造,一點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