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有幾位大人想要見您。”
為宋濂趕車的車夫說。
“不見,告訴他們我誰也不見。”
馬車裡的宋濂語氣堅決,“隻有一句話:現在這個時候宜靜不宜動,消息是消息,事實是事實。”
“陛下未曾下旨捉拿胡惟庸,他依舊是大明的中書右丞相……”
車夫不懂自家老爺話中的深意。
聽完隻是牢牢在心裡記住,對著馬車裡的宋濂行了一禮,然後轉身去回應那幾位大人。
宋濂的話說的很明白。
幾位大人聽完立刻變懂了,對此也表示很是認同,但又不是那麼的認同。
確實,如宋大人所言,現在陛下還未下旨。
依照法理胡惟庸依舊是丞相,消息也隻是傳聞,還到不了事實的程度。
這個時候人心惶惶最是不可取。
還有可能因此而引火上身。
但話說回來,這麼大的事情,關聯大明最要緊幾人的消息,短短時間傳的如此廣泛。
暗地裡若是沒有錦衣衛的刻意推動。
又有誰會相信呢?
而錦衣衛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的意思就是聖旨!
敲死了胡惟庸絕無死灰複燃的可能!
他們浙東一係與胡惟庸爭鬥已久,這整個朝堂,整個大明人儘皆知,就連陛下都不例外。
現在胡惟庸眼看著要倒了,他們什麼都不做靜靜的看著。
反而顯得有些矯情,有些刻意了。
那可是胡惟庸啊!
整個大明朝堂一共就隻有兩位丞相。
一位是勳貴之首,魏國公徐達。
他是陛下的幼時玩伴,微末之時最堅實的班底,貨真價實的大明原始股。
但徐達是行伍出身,對政治雖然有涉獵,但對政事沒興趣也怎麼不上心,擔任丞相之職隻是為了製衡朝堂。
位高權重,卻又極少用此權柄。
而反觀胡惟庸,擔任中書右丞相這些年來,極度貪戀權位,不斷網羅黨羽,安排嫡係。
從中樞朝堂到地方官吏,無數要緊位置,無數油水肥差。
幾乎都有他胡惟庸的人在把持!
現在眼看著他要倒了,這麼大的一塊肥肉空出來擺在麵前。
他們作為朝中除胡惟庸一係外,勢力最大,權柄最重的浙東一係,怎麼忍的了饞蟲,心中的貪念?
不想著趁機占據這些位置,壯大自己的實力。
雖然不清楚為什麼。
陛下要先放出消息,沒有直接下旨處罰。
但看看周圍,看看天色時間,可能隻要等一會上朝了。
陛下的聖旨也就是下來了,胡惟庸徹底萬劫不複,抄家滅族,樹倒猢猻散。
先放出消息,隻是為了造勢罷了。
畢竟是胡惟庸,畢竟是中書右丞相,還是比較舉足輕重,毫無緣由突然拿下影響還是太大。
現在先放出消息。
有半個多時辰的時間緩衝,讓文武百官聽見了想想看看。
事關陛下,皇後娘娘,太子殿下,靖遠侯,隻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該怎麼辦。
宋大人還是太過小心了。
謹慎沒有錯,但是過度謹慎,在這波譎雲詭朝堂,很容易誤事害了自己……
想著幾位大人莫名的抬頭對視一眼。
嘴角齊齊露出微笑,互相拱手微微點頭。
已然是達成了某種共識,一起走向他處,走向那些等著他們的官員。
所有的派係都是依靠利益來維持的。
不管是浙東,還是後世的東林,因為利益聚在一起,也會因為利益攜手共進。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多麼團結,就像是現在這樣。
明明作為浙東領軍人物的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