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的動作很快。
在弟弟寫好請罪折以後,便立刻動身去到皇城求見朱元璋。
而且在去皇城的路上,李善長還專門挑選人流量大的路線去走,好像生怕彆人不知道,他李善長要去向陛下負荊請罪。
一路上的動靜鬨得格外的大。
無數平民百姓,無數進京趕考的學子,對著李善長他們的車駕指指點點。
好奇這是怎麼回事?
韓國公搞這一出又是要乾什麼?
錦衣衛攔截了所有胡惟庸案的消息,平民百姓根本不知道事情背後的真相。
李善長搞出這些,也不是再給他們看的,周圍這麼雙眼睛,許多都是被人派出來的耳目。
事實也正如李善長所料想的那般。
消息傳的非常快。
不過幾刻鐘的時間,便已經有許多人知曉,而這其中就包括有馬世龍。
連同處理公文的徐達,也是足不出戶知道了這個消息。
兩人得知消息後忽然相視一笑。
李善長這是在擺樣子,逼著陛下寬容他,輕罰他些啊。
胡惟庸是胡惟庸,大明的中書右丞相,但說到底也隻是一個中書右丞相,除此以外他還是個什麼?
可是李善長他就不一樣了,特晉光祿大夫,上柱國,太師……
未致仕前身上雖是文官的官職。
但實際上卻是勳貴集團的中流砥柱,而且勳貴集團中,功勞最大,地位威望最高的那幾人之一。
甚至可以這麼說。
胡惟庸能有今天這等權勢,少不了李善長在後麵的幫扶。
現在胡惟庸要倒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肯定會牽連到李善長。
李善長自然清楚這一點,所以現在立刻做出負荊請罪的態度,擺出這麼大的陣仗,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所作所為。
他是勳貴國公,如此還主動向陛下負荊請罪。
再加之現在朝堂劇烈震動,大明朝局需要平衡過渡。
一個國公主動請罪,對穩定朝堂很有幫助,說不定還能順便再敲打一下勳貴。
以前的重重功勞,加上世襲罔替的國公,禦賜的免死鐵券,陛下就算再生氣也不能笑臉人吧。
也不能真的嚴懲重罰韓國公府吧?
若這樣還處置他,那其他勳貴又該如何想呢?
“李公聰明一世,怎麼現在越老越糊塗了呢?這麼做真的對他有好處?”
“哼,他什麼聰明一世過?”
徐達冷哼了一聲。
他對李善長還有他弟弟,曾經做過的那些事心知肚明。
對此感覺非常不屑,想他堂堂大明開國國公,中書左丞相,若是老實致仕,便可享無數清譽。
乃至青史留名!
可偏偏腦子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頻繁做出那麼多自毀長城之事。
急流勇退就要退到底,不然明退暗進就是在取死!
“以前跟著上位的時候,他就做過不少昏頭事,現在老了,老眼昏花糊塗了,再做出些昏頭事,完全屬於是意料之中。”
聽著徐達的話,馬世龍微微點頭。
但在心裡對他的話卻不是完全讚同。
李善長的能力還是有的,不然他也不可能成為開國六公,長期擔任大明中書左丞相之職!
現在突然用出這樣的昏招來,一方麵可能真的是老眼昏花糊塗了。
而另一方麵,則是真的可能沒辦法了,胡惟庸惹出這麼大的事,唯一能幫得上忙,說的上情的。
則正好是胡惟庸要算計的那幾個人。
你算計人家出事了,現在又舔著臉去求人家幫忙。
是個正常人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所以現在他唯一的辦法,也就隻剩下這唯一一張感情牌,希望老朱看在往日之情的麵子,高高抬起輕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