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倒沒有什麼。
高麗不過是蠻夷小邦而已,目光短淺見利忘義,就算鬨出再大的動靜,也沒有必要驚動他們這些勳貴公侯。
若是真想要收拾他們。
定遼五衛隨便挑一個指揮使出來,率領麾下幾千兵馬,都能將這些棒子全部絞殺。
一個不留!
送軍報過來,隻是大明軍法嚴苛,再加上畢竟是兩國交鋒。
按照規矩必須要上報而已,需要求取上位的旨意。
上位給我們看這個,應該隻是順帶,真正大晚上把他們叫過來的原因,還得是這第二份折子。
徐達想著合上遼東的軍報。
拿起第二份馬忠自倭國歸來的清單。
隻是一眼,徐達的眼睛便立即瞪得溜圓,倭國,銀山,年產上千萬兩!
吸呼,吸呼——
呼吸變得粗重。
身為大明中書左丞相,徐達雖然平時不理政事。
但對大明朝具體的情況如何,還是非常清楚了解的,特彆於而言最為重要的財政方麵。
一個人沒錢,最多隻是寸步難行。
但若是一個國沒錢,那情況隻能說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
幾百年後,原來的大明亡國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窮困潦倒,連邊軍的軍餉都支付不起。
錢是男人膽。
這個道理放到一國身上也是一樣。
而偏偏大明現在一年的賦稅,哪怕再加上兩淮的鹽稅。
全都加在一起也不過區區幾百萬兩,並且其中至少還有一半以上,是糧食之類的實物,不能當作銀錢直接使用。
這直接導致大明每年的日子,過的一直都是緊巴巴的。
要錢的地方到處都是。
賑災撫恤,用兵打仗,水利修路,官員俸祿……
可是來錢的路子,大明卻就隻有那麼幾個,入不敷出可能還不至於,但想要有餘錢周轉。
那完全就是在做夢。
大明管錢的是戶部,戶部尚書自然是個肥差。
但真當人坐上其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又是要人親命的差事,一大幫子人追著要錢。
可是問題是大明國庫裡銀錢,根本就不夠填補所有人的要求。
一文錢若是能掰成兩半花,那整個大明將再也見不到一枚完整的銅錢,而戶部尚書則會成為掰錢手藝最純熟的宗師。
就像年前馬世龍奉命北巡。
朱元璋給他的銀錢,基本都是抄家得來的,而且還是馬世龍抄出來的那些。
要不然朱元璋根本不可能會讓他去。
躲個清閒而已,花那麼多銀子乾嘛?
就這還隻讓他帶了效死營,為的就是儘可能得多省點銀子……
有時就連徐達,在戰場上領兵作戰時,都不敢太過大手大腳,想著能為大明,能為上位省點銀子。
沒辦法呀,大明窮啊!
而現在,手中這一份清單告訴徐達,以前他們以為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倭國。
那幾座小島上,居然有一座真正的銀山,一年至少能挖出來上千萬兩白銀,若肯下功夫產量還能再翻幾倍!
這誰能忍住不激動。
同時心中也生出虛幻之感,這真的是真的嗎?
猛地抬起頭看向大位坐著的朱元璋。
上位,這是真的嗎?倭國真有銀山?真能產這麼多銀子?
感受到老弟兄炙熱的眼神,朱元璋緩緩的點了點頭,肯定了這清單的真實性。
徐達心臟劇烈跳動,又緩緩扭頭看向馬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