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情況說清楚。
幾人又開始商議起一些細節。
就憑眼前遼東的這一點事情,還遠遠不夠大明發兵討伐高麗。
必須要在這上麵再添把火,再往上澆桶油,讓火燒的旺旺的,讓天下人皆知。
是他高麗不識好歹,毫無悔過,屢犯大明天威!
逼得大明不得已才興兵討伐!
壞的流膿的隻有高麗,大明永遠輝煌而又偉大。
而至於究竟要用什麼辦法,才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其實也非常的簡單。
知道漢使的故事嗎?
死在那裡,大漢兵鋒便打到那裡,邊疆便推到那裡。
死相超乎想象,出發時就沒想著回來的漢使。
指著敵國國王的鼻子罵,甚至直接當了人家後爹,就為了最終能死在人家刀下。
讓自己青史留名。
使子孫高官厚祿,享富貴榮華的漢使!
這樣的人,大漢數不勝數,大明現在出現一個又有什麼可驚訝的?
朝堂上現在是有許多屍位素餐之人。
隻知道以權謀私,滿心的蠅營狗苟,攀炎附勢,官位與利益。
但一心為國,肯肝腦塗地之人,大明朝堂上也是不缺的,被異族欺淩百年重新塑造起的骨頭,不會比大漢的要軟。
甚至還會更硬上一些。
找這樣一位硬骨頭出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最後定然不會比大漢使臣差!
最後再在朝會之上,將遼東軍報公之於眾,引起文武百官齊憤慨。
皇帝朱元璋當場盛怒,下旨即刻遣使臣入高麗。
高麗小邦,不知教化,蠻夷未褪,不僅毫無悔過之意,更是使卑劣手段,將大明使臣設計殘殺。
大明忍無可忍,終無奈興兵討伐。
合情,合理,師出有名,匡扶正義,討伐不義……
馬世龍將這法子完整的說完,抬手示意白苟給自己拿杯茶來。
連續不斷說了這麼久的話。
他的嗓子和嘴早就乾了。
朱元璋與徐達幾人,靜靜的聽完馬世龍的法子以後,相互認真的對視幾眼,最後不約而同的點頭讚同。
這法子行!
“小犢子……”
朱元璋轉身走回大位,“這法子是你想出來的,那在你的心裡,現在可有什麼適合的人選?”
啥事都都找自己啊?
馬世龍心裡暗自嘟囔幾句,放下茶杯起身恭敬行禮。
擺出朝會上的模樣,“回稟陛下!臣乃是武將,雖有應天府尹之職,但……”
“給咱好好說話!”
馬世龍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我在文官哪兒不認識人。”
“不過,都察院不是出了名的頭鐵,骨頭硬嘛,在那裡麵仔細找找,應該不難找到。“
聽到這話朱元璋扭頭看向徐達。
在場的人裡麵,好像也就徐達對都察院,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
畢竟他名義上中書左丞相。
徐達也注意到了朱元璋看向自己的眼神。
先是歉意的一笑,而後無奈的送聳了聳肩,在他的印象裡並沒有合適的人選。
不過就像順子說的那樣。
都察院是個好地方,禦史們最大的特點,又是重聲明多過性命,天然就符合他們對人選的要求。
給他一點時間。
上位您壓壓消息。
最多兩三天的時間,他就能找到合適的人選,大漢使臣有的是模板可以參考。
嘴毒心思深,為名什麼事都能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