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三天,快馬七日。
一路幾乎豁出命的快趕,終於是在第十日傍晚,將馬世龍的捷報送抵到了大明京城應天府。
按照時辰還有規矩,到了這個時候皇城都應閉門落鎖。
直到第二天上朝時才會打開。
其間若無驚天動地的大事,絕不能私自開啟,違者立斬不赦!
可這是靖遠侯爺傳回來的捷報!
誰有那個膽子壓著等到第二天,才遞上去交給陛下閱覽?
要知道靖遠侯率軍出征後的第二天,皇後就親自下懿旨召靖遠侯夫人入宮養胎,餐食衣物樁樁件件都親自過問經心。
時不時還與其一同出宮到城外散心踏青。
此等待遇,也就隻有當今太子妃,在懷太孫之時享受過。
還有陛下和太子殿下,對靖遠侯夫人也是極為上心,僅是朝臣們知道的,在靖遠侯出征出後這段時間裡,賞賜金銀綢緞,名藥補品,便有不止一掌之數。
朝會上時不時有意無意,還會親自過問大軍糧草輜重轉運之事,若有敢缺斤短兩,延誤預期者一律嚴懲不貸!
這份恩寵,這份皇恩,整個大明能有幾人可比?
更何況跟在靖遠侯身側的,還有三位陛下與皇後娘娘所出嫡脈親王,使得這一捷報的分量,更加的沉重誰也擔不起來……
踏踏踏——
踏踏踏——
踏踏踏——
捧著捷報一路快跑,小太監的軟底鞋居然跑出了清脆的聲響。
飛快的在廊道與過道穿行,誰敢擋路無論地位高低大小,小太監全然不顧一律怒喝驅趕。
若有人敢發脾氣,小太監便舉起捷報,高喊上一聲靖遠侯捷報在此,誰敢攔路小心你們的腦袋!
一句話比尚方寶劍還管用。
聞此言者紛紛連忙讓路,生怕因為自己耽擱這捷報一分一秒,惹得陛下不悅,太子不滿,徹底與世界告彆。
如此大概跑了一刻鐘的時間,小太監跑的氣喘籲籲麵紅耳赤。
但也終於到了奉天殿外。
“何人膽敢於奉天殿疾走喧嘩!”
小太監望著奉天殿麵露喜色,捧著捷報就要加速繼續往前,但轉眼就被幾名皇城內班侍衛攔住,手握著腰間刀劍怒目而視。
這些人都是勳貴子弟,不是尋常宮女太監,與陛下,太子,靖遠侯都有切身相連。
小太監自然不敢再像剛才那樣直接怒喝。
調整呼吸,對幾人微微躬身,“諸位恕罪,奴婢絕無觸怒宮規,更沒有那個膽子敢在奉天殿外疾走喧嘩。”
“一切皆是有因!”
將捷報高高舉起示意,“此乃靖遠侯八百裡捷報,入宮之時由奴婢接掌傳遞,所以這才激動萬分,忘記了這禁忌!”
“靖遠侯八百裡捷報?!”
為首那人驚呼出聲。
走上前仔細看了一眼那捷報,沒錯,是馬叔的印信,封泥也是完好無損!
“你在此稍候!”
話才剛說到半句這人就已經轉過身去,大步朝著奉天殿那邊走去,比起平常巡邏時腳步快了許多,略微也多了幾分淩亂。
一是激動馬叔有捷報傳回,
二是因為他的兄長,此次就在馬世龍麾下為親兵。
或許在捷報之中就有他的消息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