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侯乃是皇後娘娘的親弟弟,是當今大明名副其實的國舅,身側隨軍的還有三位嫡脈親王。
都是當今陛下,最要緊最是親近的人。
他們此行遠征高麗,登陸京畿港最多不過半個月的時間,便以劣勢兵力打出如此戰績,於情於理陛下心中都必定是龍顏大悅。
胡惟庸案弄得滿朝陰雲不斷,其實說白了大半原因都是陛下餘怒未消。
胡惟庸那個蠢才,算計誰不好,偏要算計陛下的逆鱗,殺了那麼多的人,抄了那麼多的家,都難以消減心中怒意。
還牽連到那些可殺可不殺,可查可不查的那官員身上,弄得他們也跟著人人自危。
而現在這麼一封捷報傳抵京城,衝散陛下心中餘怒。
他們這些被陰雲籠罩的官員。
他們的官位性命富貴榮華,是不是就能保住了?
是不是就不用再像以往那樣惶惶不可終日?
就算此事無法完全杜絕,比起之前境遇也好歹要好上一些不是?
隻要能好上一些,那對他們而言就是喜事,萬一自己就沾到哪一點好呢?萬一自己就是那一個幸運兒呢?
花花轎子人人抬,更何況這是與自己相關的事情。
若是轎子抬的夠好,抬的讓陛下更高興些,那事情是不是還能更好一些,不受牽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於是在勳貴武將之後。
反應過來的文官紛紛發聲,大聲的讚賞靖遠侯此戰勝果,語句華美,字詞講究。
比起勳貴武將那幫殺才,不知道要高級多少,要上台麵多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惹得一些不知道該怎麼說話的勳貴軍侯,惡狠狠的朝他們這邊瞪眼,一群酸秀才,成天啥都不乾,到用嘴的時候喊得倒歡。
不過說真的,這整的這些詞倒是真不錯。
想著耳朵不自覺的豎起,把文官說的那些讚美之詞,簡單的好記的都放到心中,等到下次有機會好拿來用……
如今的場景。
就如朱標昨晚與朱元璋說的那樣。
一份捷報,衝散因胡惟庸案淤積朝堂已久陰霾。
但也正是因這一份捷報,還有今日朝堂上的百官的反應,讓朱元璋心中下了一個決定。
丞相之製,是時候跟著胡惟庸埋到土裡了,內閣也時候搬上台麵,為大明添磚加瓦,讓這朝堂更順他的心意。
不過在這之前,還要在朝堂上儘可能的,再多摻一些沙子進去,再讓錦衣衛多準備些罪證。
丞相之製傳承千年,在文人心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雖然想要將其一下子扳倒,對於朱元璋而言不過就是一道聖旨而已,但朝堂地方這段時間被折騰的太狠,所以現在還是儘可能穩妥一點的好。
當然在這裡麵朱元璋還藏著一個私心。
內閣初建首批內閣人選,其中的分量和殊榮,隻要是個人都能清楚明白。
可是現在小犢子人不在京城,等他回來再給他添上,總是要少上一些味道,少上一些感覺。
爵位,現在暫時是不能給他往上升,但是權柄和地位卻是不在此列,所以朱元璋要等,要再忍上一些時候。
不過倒也正好。
趁著這一段時間,朱元璋還可以再看看,這朝堂上究竟誰可用,誰又不可用。
官位空著,總要填人上去。
就算後麵還要再換人,也要有人暫時頂著。
喜歡大明:我姐是馬秀英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馬秀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