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一共十八萬大軍。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通過登州港的海船,已經全部運送到高麗,歸於馬世龍的麾下。
或許是朱元璋或者五軍都督府的人刻意為之吧。
不管是之前就有的十萬兵馬,還是後麵又新增派來的八萬步騎。
負責統兵的大部分中高階將校,或多或少的都和馬世龍有些關係,以前親手提拔上來的下屬,一共征戰過的同僚,或者相熟勳貴公侯的得力乾將……
如此也方便了馬世龍的指揮。
更好的在高麗這片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肆意妄為。
靖海侯吳禎猜到了他的想法,本來還想著要勸勸她,可在一次徹夜長聊之後,吳禎忽然就改變了想法。
變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知道執行軍令,維持地方緝賊捕盜。
沒了障礙的馬世龍就此開始施展拳腳,調集京營步騎五萬並麾下效死營神機營,共七萬五千人駐守開京。
威逼西海道及安北都護府,使其二十餘萬兵馬不敢越雷池一步。
剩餘十萬兵馬由吳禎,周德興,仇正,曹震,王弼等軍中宿將統領,攻略高麗全羅道,慶尚道,交州道,安邊都護府各處重鎮城池。
而在這個過程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整個高麗一共才幾百萬人口而已,就算榨乾所有的戰爭潛力,最多也隻能湊出四十萬兵馬。
馬世龍與崔瑩那一戰,高麗直接折損兵馬近十萬,圍攻京畿港中計折損又是數萬,再加上吳禎趁勢反擊,剿滅的各城池駐軍。
最後再加上安北都護府,高麗最後剩下的二十萬兵馬。
如今的高麗各地剩餘所有兵馬,就算全部都加在一塊計算,最多最多也不可能超過七萬。
就這麼點人還要分駐各個城池。
又怎麼可能是大明十萬精銳的敵手?
甚至都沒有真正的打過幾次仗,許多高麗守軍遠遠的看到大明軍旗,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舉起了白旗。
向大明正義之師俯首稱臣,不敢起刀兵與之對抗。
但此舉這卻著實氣壞了仇正,曹震等一眾大明勳貴宿將,他們大老遠的趕來高麗為的是打仗,不是來接收俘虜降兵的!
賺取軍功,賺取大量的軍功,把最後臨門的一腳揣進去。
給自己的身上添上一個爵位,給家中的後輩子孫留下一個世襲罔替!
可這些個高麗棒子,一個個怎麼這麼不爭氣,爭著搶著上杆子的向他們投降,這還打個屁啊,有個毛線可打啊?!
其中曹震好不容易遇到個硬骨頭,趕到一地看到城頭上麵還沒掛上白旗。
於是立刻下令擺開陣勢,自己還親自披甲執兵,想要帶著一眾親兵衝上城牆,先賺上一個先登的功勞開開胃。
可誰知隨軍工匠還沒開始修建雲梯,城門就被人從裡邊打開,隨後緊跟著一眾棒子大戶。
帶著一個被五花大綁的高麗彆將,百餘頭牛羊和美酒。
簡單說就是。
高麗彆將想要提攜玉龍為君死,但是手下的兵卒卻想要活,城中的大戶們也不想惹怒明軍,所以就擺了一場鴻門宴,把彆將給親手擒住送給明軍。
順便又弄了一些牲畜糧酒,犒勞一下遠道而來的天軍。
俗話說伸手笑臉人,可是這一次曹震這一次,是真有點想要弄死這些個大戶。
用得著你們擺鴻門宴?
用得著你們送牲畜糧酒來?
用的著你們過來犒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