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城破,李成桂死,都代表著高麗就此滅亡。
但這個滅亡並不絕對,隻代表著軍事和物理層麵。
想要真正的滅亡一個國家,可不隻是擒獲他們的國主,攻陷他們的城池,統轄他們的疆域那麼簡單。
馬世龍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畢竟這裡是他親手打下來的,是已經歸屬大明的疆域。
未來這裡還將會成為大明攻略倭國的跳板。
前期的大宗貿易往來,中期的挑撥離間狗咬狗,再到最後大明天兵登陸掃除牲畜,絕嗣,絕種。
都需要高麗這片土地作為中轉,一個穩定且高效的後勤基地。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
第一步就需要大量的官員,來構築起一個最起碼的行政班子。
統治的基礎。
而按照以往大明的各項流程,在確定高麗被攻滅之後第一時間,朱元璋便要下旨給吏部,挑選大量官員遠赴高麗。
按照大明的習慣重新劃定行政區域,安置組建起大概的朝廷班子,若有缺額便從本土大戶之中挑選。
用最快的速度穩定地方民心,斷絕所有有心之人想要搞事的念頭。
可問題是。
此次大明攻滅高麗,屬於是馬世龍的臨時起意,根本就沒有提前和朱元璋交代,更沒有給予足夠的準備時間。
再就是經過之前的空印案,還有不久之前的胡惟庸案。
導致大量的官員被捉拿治罪,使的大明地方與朝堂官位大量空缺,哪怕中途舉行了一次科舉,填補上了一些要緊的官位。
也隻是勉強緩解一下。
根本就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隻是把一個掰成了兩個人用,暫時的撐著挺著生熬。
如此自己朝堂上的位置都沒有填滿,哪還有多餘的人派去高麗這個窮鄉僻壤?
再加上之前那些突然蹦出來“土匪流寇”,手段一個比一個殘忍,動不動就是滅門滅族,生生將高麗的豪族大戶殺的十不存一。
雖然多少還剩下一些,體量小,膽子小,心甘情願,對大明心悅臣服的。
但就算把這些人全提拔起來,也充實不起整個高麗的行政班子。
好在馬世龍之前一意孤行,推行土地分發,免稅三年,還有攤丁入畝的政策,穩定住了高麗百姓的民心。
可以保證在短時間不會爆發出什麼問題。
留出了足夠的時間作為緩衝。
可以讓馬世龍暫時抽出身來,先行安排更加的要緊軍事行動。
對於大明而言,從始至終這高麗都隻是一盤菜,構不成威脅隨時都可以拿捏,遼東真正的威脅也從來都不是它。
盤踞黑山擁兵數十萬的元廷納哈出。
才是大明遼東,及現在高麗的真正心腹大患。
如今高麗剛被攻滅不久,邊境不穩,人心浮動,納哈出這個老狐狸鼻子靈,嗅到了味道心中定會生出歪心思。
馬世龍不得不防。
先命湯和立刻率軍返回遼東,與李文忠合兵一處,盯死老狐狸納哈出。
再派周德興率精兵兩萬進駐義州,修繕城防,遠程策應定遼五衛,互為犄角之勢,進一步加強大明遼東的防禦。
如此就算納哈出真想要動手,也絕對占不到半點便宜。
還有就是高麗各處重鎮,也都需要派遣兵將駐守,而且因為種種原因,這些重鎮的城防設施,並不適應大明的作戰方式。
都需要進行專門的改造和升級,向外擴建或者直接推倒重來。
是一件又需要時間,又需要銀錢的大工程,比先前的官員問題還令馬世龍頭疼。
因為此時大明的皇帝,他的姐夫朱元璋,那是出了名的摳門,連官員們的俸祿都斤斤計較。
逼的許多清官拉著連襟做轎夫,才能勉強維持住官員的體麵。
想讓他掏銀子,還是不可計數的銀子,來營造高麗這麼個雞肋的地方,那幾乎比殺了他都難,或者說這就是在掏他心窩子。
最多最多,隻能接受營造那幾個對倭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