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朝臣站出來表示附議。
朱元璋在微微點頭的同時,他的視線也隨之轉移到了他處,就比如那些沒有站出來附議的重臣身上。
直勾勾,毫無掩飾,看著這些人心中是即慌亂,又掙紮難以抉擇。
因為他們知道這眼神是什麼意思,可是他們又不能就此做出任何決定。
隻能選擇低下頭顱望著腳尖,不敢與朱元璋的視線有絲毫的接觸。
這是陛下在逼他們站隊!
逼他們讚同宋濂所言,支持廢除丞相之製,設立內閣新政。
他們這些人是知曉今天之事,潛藏起來的彎彎繞繞,可是天下人不知道這些,天下人也不可能知道這些。
而朱元璋要的就是讓天下人都以為。
這新政是文武百官都衷心信服讚同才實施下去的。
朱元璋雖然不在意什麼汙名,不在乎以後史書上如何書寫他。
但有機會能夠輕鬆避免,他也不介意稍微麻煩那麼一點,讓彆人為自己承擔那些文人的筆觸。
“臣,,附議!”
“臣,,附議!”
又有兩位重臣承受不住朱元璋的注視。
出列恭敬行禮,高聲讚同宋濂所言,讚同廢除丞相,另設內閣的新政。
堤壩能擋滔天洪水,但若其中生出一窩螞蟻,不管它曾經有多麼堅固牢靠,也會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變成一地碎石隨波濤順流直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
結果已經很明朗了,宋濂所言深得人心,丞相之製腐朽不堪。
必須廢除,設立內閣新政,此乃朝堂文武百官之公認,沒有任何人表示反對!
“好,就以眾愛卿所言!”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看向下首不遠的朱標,“標兒。”
“兒臣在!”
“咱命你與曹國公,宋愛卿,還有靖遠侯一道,根據此奏折趕快擬定一個章程出來。”
“廢除丞相之製後朝廷要如何運行,內閣又該遴選哪些能臣,都要一一核定清楚,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知道嗎?”
說著將奏折交給白苟,讓他給標兒送過去。
朱標接過奏折之後,立刻便走下台階,站在大明一眾朝堂重臣之前,對著爹行了一個大禮。
“兒臣領旨!”
——————
這場驚心動魄的朝會,終於算是結束了。
許多官員在走出大殿之後,感受著陽光照拂時,心中都不禁生起一股不真實的感覺。
本以為隻是一場表功封賞的大朝會,可是沒想到過程會居然一波三折。
傳承千年的丞相之製。
在自己的親眼見證之下,居然就這麼變成了史書上的字符,自今日以後大明再無丞相,隻有一個尚未可知的內閣新政。
真是……
真是……
真是什麼呢?
算了,不想這些了,還是早一點出宮上職為好。
已經注定的事情,再多想也隻是徒增煩惱,沒見宋濂宋大人自己,都是一份無債一身輕的樣子嗎?
好像今天的事情完全與他無關,慢慢的朝著皇城宮門走去。
隻是比起往日來,身旁再沒有一人陪伴,形單影隻的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而其他的官員見此,也懷著各不相同的心思,相互禮貌性的打了個招呼後作鳥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