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上一會以後。
朱元璋就慢慢的把笑臉收了起來。
下麵坐著的幾人,幾乎是在瞬間便察覺到了這一點,而後又是在瞬間,將各自臉上的笑容都收了起來。
正襟危坐,恭謹且嚴肅的望向朱元璋,等待著他接下來的動作。
速度之快,變臉之順滑,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明明剛才還笑的那樣開心,現在又在眨眼之間變得如此嚴肅,怎麼都是發自內心,不摻半點虛假,現在回想一下又是那樣虛假。
果然,這朝堂官場,隻有一流的戲子才能混的開。
尋常人誰能有這樣的本事?
也就隻有徐達能稍微放鬆些,雖然也算是變了臉,但嘴角多少還殘留著些許笑意。
朱元璋就算看到也根本不在乎,大嘴他愛怎麼笑就怎麼笑唄。
但這也僅限於徐達,當然某個小犢子回來了,他也可以笑一笑,不過要選好時間點,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穿小鞋。
“關於吐蕃的戰事,有伯顏和文英坐鎮指揮,咱一點也不擔心,絕不可能會有什麼差池!”
“但這畢竟是軍國大事。”
朱元璋說著語氣越加嚴肅,“關乎我大明整個西北的局勢,還有十萬將士的安危,該重視的依舊不能有半分鬆懈。”
“天德。”
徐達聞言立刻便抬頭與朱元璋對視。
“你是軍中宿將,咱大明公認的第一將帥,此戰以你所見該當如何啊?”
徐達聽完朱元璋的話,先是拱手示意了一下。
然後稍微沉思了那麼一會。
細細的琢磨著吐蕃戰事,回想著關於吐蕃的一切事務,鄧愈和沐英的作戰風格,他們麾下率領的軍隊人數,還有吐蕃當地的具體地形…………
總之是所有的一切,能想到的全都要過一遍,不能有任何一點遺漏。
就像是朱元璋剛才說的那樣,軍國大事絕不能有半分鬆懈。
最終,在大概過去了有小半個刻鐘後,徐達這才對著朱元璋行禮說道,“陛下,以微臣拙見。”
“自戰端開啟到現在,衛國公與沐副將所行所舉,對於戰況而言皆是正解,首戰告捷也全賴於此。”
“但吐蕃地勢極高,我大明將士勞師遠征實難適應,所以這首戰雖勝,卻未大量殺傷吐蕃軍隊,使其仍存底蘊與大明對峙。”
”於此戰況微臣鬥膽諫言,應當穩紮穩打,不可操之過急!“
“就地紮營,消化首勝戰果,給予將士修養與適應的時間,緩步推進,逐步威逼,絕不貿然吐蕃大軍展開大戰,消耗其士氣軍資。”
“同時也要確保我大明將士,有充足的軍資糧草供應。”
徐達說著看了一眼朱元璋的臉色。
見他垂眉撫摸著胡須,還時不時的微微點頭,臉上殘留的笑意不禁死灰複燃。
上位這副模樣,肯定是因為他此時心中所想,與剛才自己所言的那些不謀而合,不然他決不可能露出這樣的神情,還點頭撫摸自己的胡須。
這都是他長年累月,還有嫂子私下裡說給他聽的,上位的一些小習慣。
最後再次對著朱元璋行了一禮。
“有此兩項我大明定能立於不敗之地!”
聽完徐達的話,朱元璋意猶未儘,又在不斷的回想了好幾遍。
其實徐達的建議非常的簡單,根本就不用細想。
通篇接下來其實就一個字,穩!
不求破敵,不求大勝,一步步慢慢的走,一點點蠶食吐蕃領地。
吐蕃縱然有天險地勢,但小國寡民的現狀誰也改變不了,就算再怎麼樣努力,想出再多的法子,又能有多少兵力可以調用?
又有多少糧草可做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