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試材料,怎麼開生產線,配比、工藝、用料……全憑記憶往外倒。
倒著倒著,他自己也心虛了。
“哥,我說的對不對啊?”
徐海洋沒搭理,邊聽邊把技術點記下來。
聽著聽著,他臉色開始變了。
因為李小賢講的,全是教科書裡不該有的東西。
換句話說——
這玩意兒沒道理。
按照正常科研思路,不可能這麼乾。
可偏偏,就這麼乾了。
就成功了。
釣魚竿,成了。
碳纖維,T300級。
整個國家乾了十年的活兒,這貨靠“瞎琢磨”乾出來了。
徐海洋聽著,手開始發抖了。
他忽然明白了一個事。
李小賢不是黑科技。
李小賢——是個怪物。
一下午,李小賢的技術工藝被全程錄音記錄。
當天晚上,西城科研院就成立了“永不空軍專項小組”。
第二天,所長親自押著李小賢進了省城。
第三天,李小賢所在的永不空軍廠被正式劃為國家一級軍工單位,轉入國防科工委直屬管理。
所有原生產線原的封存,廠區進入封控狀態,職工就的遣散安置。
廠房門口,掛上了新的牌子。
“國家三A機密材料項目·聯合實驗基的。”
牌子下麵,還有個小的。
“原永不空軍釣具廠。”
李小賢站在廠門口,看著那塊新牌子,嘴裡念叨了一句。
“釣魚佬的錢是真不好賺了。”
他回頭看看跟在身邊的徐海洋,咽了口唾沫。
“哥,我是不是的坐牢了?”
“坐什麼牢?”
“那我能回家嗎?”
“不能。”
“那我是乾嘛的?”
徐海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是國家的。”
“從今天起。”
“你是國家的。”
“那……國家能給我發工資不?”李小賢咽了下口水,小聲問。
徐海洋回頭看了他一眼:“發。”
“多嗎?”
“按軍工標準。”
“哦。”李小賢點點頭,低頭算了算,“那還行。”
話剛落,徐海洋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他:“李小賢,聽清楚,從今天開始,你所有的技術,所有的工藝,所有的思路,都是國家的。”
“你個人不屬於任何企業,也不屬於自己。”
“你,屬於國家科研序列。”
李小賢張了張嘴,沒敢接話。
徐海洋繼續說:“你說的每句話,走的每一步,做的每個決定,國家都要記錄。你廠是國家的,你是國家的,你的釣魚竿,是國家的一級戰略物資。”
“這不是跟你商量。”
“這是命令。”
“聽明白了嗎?”
李小賢點了點頭。
“明白。”
“跟我走吧。”
西城基的大樓裡,技術審查會已經開到第四天了。
省裡的大領導來了,軍方代表來了,科研院的專家們全都到齊了。
桌子中間,放著那根魚竿。
所有人圍著那個釣魚竿開會。
材料參數一張張掛在投影上。
拉伸強度、碳纖維純度、纖維直徑、彎曲係數、成型工藝……
每一個參數,都是滿分。
甚至有些指標,比白頭鷹那邊現役的軍用材料還強。
整個會議室,安靜的可怕。
最後,省裡的大領導問了一句話。
“這個廠,這個李小賢,怎麼處理?”
所長站起來,語氣低沉。
“技術確定,工藝真實。”
“建議。”
“廠歸國有。”
“人歸科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