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皇帝,即大陳開國皇帝蕭衍。
也是老祖宗口中的先皇。
當初高祖皇帝奪了齊王登基機會,心中始終愧疚,臨終前,給齊王府留下一道遺詔,內容除了曆代齊王,無人知曉。
據伺候高祖的內侍總管死前供述,此遺詔,權力極大,足以為大陳後代所有皇帝忌憚。
據說,遺詔一出,大陳皇室隨時換姓。
這樣一道遺詔,皇室誰不忌憚?
如今,鳳闕請出來這道遺詔,太皇太後,太後,靖南王,晉親王都大驚失色。
太皇太後立即問道:“齊王,你什麼意思?”
“本王知道,整個皇室,曆代皇帝都想找到這道遺詔。”
鳳闕看看在場的人,太皇太後和太後、老祖宗的臉上都露出極致的震驚,又夾雜貪婪之色。
“今天,本王拿它換一些東西,你們可願意換?”
彆說太皇太後,就連太後都狂喜,立即答應:“願意。”
“那好,立即把文武百官、親王、郡王全部叫來。”鳳闕說,“不然本王不放心。”
老祖宗第一次顯出饑色,催促道:“太後快些派人去各府傳召吧。”
他很興奮,太後若能收回這道聖旨,整個蕭氏皇族都感激她,史書上會為她記下濃重的一筆。
這道遺詔,萬一是傳位詔書,朝堂便會立即改朝換代。
太後雙手握緊,興奮和緊張令她手心微微出汗。
萬一鳳闕登基,娶梁幼儀為皇後,她梁言梔何去何從?定國公府、文武百官,還會在意自己嗎?
不行,梁言梔絕對不能容忍彆人不忠於自己,絕對不能叫梁幼儀超過自己,定國公府,隻能有一個受寵的嫡女。
她必須手握至高無上的皇權。
現在,鳳闕提什麼要求,她都答應。
太後下令,皇宮大門第一次沒有在酉時落鎖。
文武百官都被從府裡叫到皇宮。
悟真道人也沒有想到鳳闕會拿遺詔逼太後為梁幼儀退婚,他立即給梁景湛低聲耳語。
梁景湛站起來,把梁知年叫到宮外,說了老祖宗的吩咐:立即調動所有兵將,防止鳳闕突然宣布登基。
梁知年悄悄從太後那裡領了兵符,調動禦林軍,禁軍,所有就近能調動的兵力,隨時待命。
梁家人如臨大敵,生怕鳳闕突然反悔,把文武百官叫來,當眾持遺詔登基。
梁景湛死死地盯住鳳闕,隻要他有動作,立即擊殺,哪怕同歸於儘。
靖南王從禦書房出來,看著在門口站著的梁幼儀,對春安說:“叫郡主進來吧,這麼冷的天,女子哪裡能這麼長久地在戶外站立?”
春安陪笑道:“太後娘娘未允。”
“那就叫她在偏殿裡坐下歇息。”
春安看他想殺人的樣子,趕緊叫人安排梁幼儀在隔壁殿裡坐下。
文武百官,凡在京的官員都被叫來,禦書房坐不下,便都去了勤政殿。
勤政殿燈火輝煌,小皇帝蕭千策也被叫來。
人都到齊,鳳闕把梁幼儀也叫進來,梁景湛立即站在她身邊。
鳳闕在意她,那梁景湛就拿她做人質。
芳苓和子墨為了保護梁幼儀,在大殿門口一直緊緊盯著大殿內動靜。
所有人員到齊,太後說道:“今兒把大家叫來,是因為齊王要把高祖的遺詔交還朝廷......”
鳳闕打斷她的話:“是交換。”
“是,齊王有一些交換條件。”太後壓抑不住興奮,說道,“傳聞高祖留給齊王府一道遺詔,曆代帝王總不得見,今日齊王自願獻給皇室,特宣各位做個見證。”
太後心裡又高興又鄙夷。曆代齊王,文武雙全,智謀無雙,到了鳳闕,真的是令人無語。
竟然用遺詔,給一個死對頭的女兒換退婚。
從二代皇帝惠帝,到軒和帝,哪一代皇帝不想搶回齊王府的那份隨時收走至高無上權勢的遺詔?
可是曆代帝王,把齊王府的男丁,用下毒、暗殺、栽贓......各種詭計,滅得幾乎斷了香火,始終都沒能逼出來傳說中的遺詔。
沒想到自己一個臨朝聽製的太後,輕而易舉地拿到了。
她會被皇族敬仰,威名傳萬代。
整個朝堂一陣激動,議論聲如同小菜場。
太後一派的全部站出來恭維、祝賀太後和陛下。
包括太皇太後都在心裡歎一句,雲裳郡主真的一輩子也值了。
得到齊王這樣的庇護,天下女子頭一份。
梁幼儀目瞪口呆,如遭雷擊,一時間感動、愧疚到失了語。
她想過鳳闕會拿出來她無法承受的東西換自己安危,但是她沒想到鳳闕竟然拿出這份傳說中的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