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闕多次抗議,無效。
梁幼儀不給他爭辯的機會。
當天夜裡,她叫疊錦、畫樓、伴鶴給三軍吃飽,歇息好。
傳信子墨、千予、薑落衡、上官雪衣,在楚州、蘇州、台州等沿海州府,準備好糧草補給。
七月二十六日一大早,梁幼儀已經戎裝在身,大軍準備開拔迎戰東啟國。
“報~”一名校尉飛奔過來,“報告雲王,輔國公一家求見。”
鳳闕沉默了一會兒,看看梁幼儀:“輔國公上次逃離京城,已經在青州起義,要不要見?”
“見!”梁幼儀乾脆地說,“帶他們進來。”
不多久,便看見一身戎裝的顧錦顏、李桓獻、輔國公、輔國公夫人,騎著高頭大馬奔來。
四人到了梁幼儀和鳳闕的跟前,雙方隔著十丈遠,輔國公一行人,下馬、下兵器。
離一丈,輔國公帶頭,全體跪地稱臣。
“國公爺快快請起。”鳳闕去扶輔國公,梁幼儀去扶輔國公夫人。
看到梁幼儀已經戎裝在身,輔國公笑哈哈地說:“看來,我們來得還算及時。”
“國公爺在青州還順利嗎?”
“一切都好,還要感謝雲王給了機會。”
“我和錦顏是摯友,一切都是應該的。”
青州與萊州挨著,謝搖光從萊州打出來,按理第一站要麼是密州,要麼是青州。
謝搖光把密州攻下來,換了自己人,但是聽聞輔國公父子在青州起義,謝搖光請示了梁幼儀。
梁幼儀說了一個字“放”。
“老臣今年身體尚算強壯,還能乾它十年,請問雲王、武帝,需不需要老臣打個前鋒?”輔國公笑哈哈地問道。
梁幼儀說道:“國公爺,青州是最富饒的州府之一,您暫代青州刺史,把青州守好,萬不可讓東啟國賊人鑽了空子,您看如何?”
“好!”輔國公馬上懂了,說道,“那老臣把桓獻和錦顏交給雲王和武皇帝,老臣和夫人就把青州給你們守好。”
梁幼儀大喜。
若說東洲大陸,最善戰的大將,青州出得最多。
青州人不僅打仗英勇,還特彆忠心,就是脾氣軸了些,如果摸不透他們的脾氣,那是很難收服的。
青州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輔國公又是青州本地人,若能由他守住,那青州妥了!
顧錦顏聽聞梁幼儀要去攻打東啟國,馬上說:“幼幼,我與你一起去。”
李桓獻哪裡放心,也表示隨他們一起去。
梁幼儀對顧錦顏說:“我有一件要事,正好需你們倆去做。”
“幼幼,你隻管吩咐。”
“俞成忠大軍被濁河淹了個七七八八,他的十五萬大軍估計還剩下一些。他吃這樣的大虧,勢必魚死網破,可能會把濁河其他支線扒開。”
顧錦顏怒道:“一個兩個都不顧百姓死活,真他娘的該死,我若捉住他們,一定把他們按在濁河水裡喝飽。”
“如今大水過去半個月,他剛好緩過來,我得到消息,他們可能去絳州,在那邊鑿開支流,你們立即出發,活捉了他們,應是大功一件。”
李桓獻看著輿圖,說道:“那我和錦顏今日就立即出發?”
“好,我給你五千兵馬?”
“不必,我從青州帶了一萬人。”李桓獻說,“抓住他之後怎麼處理,押回來?”
“不必,將領頭的直接殺了,其餘的願意回故鄉的就放回去。”梁幼儀說,“處理了他們,你們立即前去鄴建城,與武皇帝共同堵梁言梔。”
“啊,她會去鄴建城?”
“錦顏,你還記得吧?我與你說過,她想一箭三雕,淹死叛軍,遷都繁榮富饒的鄴建城,還想拿百萬百姓的性命,逼出鳳家隱藏的勢力,一網打儘?”
“記得!沒想到她果真這樣的好盤算,竟是拿數百萬百姓的命來為自己的野心和無恥鋪路!”顧錦顏咬牙切齒地說,“幼幼,我此生一定要她不得好死!”
七月二十六日,梁幼儀帶兵二十萬繞道前往沿海楚州一帶,抗擊東啟國敵軍。
李桓獻、顧錦顏去絳州堵截俞成忠叛軍。
鳳闕帶兵攻陷大陳皇宮。
*
天奉城,皇宮。
京城成了汪洋,隨著時間推移,濁河在城外一瀉千裡,漸漸衝刷出一條新的河道。
蕭千策病了好多天,聽到外麵有人在劃著木筏救人,他立即爬起來,對太皇太後說:“皇祖母,朕要出去救百姓。”
太皇太後把他按下:“救人的事哪裡輪到你去?外麵水流湍急,你跟著,大家還要分心保護你。”
七月十五日,太後同意將大船開出去營救百官及其家眷。
蕭千策看看被救回的人裡,竟然沒有定國公府的人,悄悄對太皇太後說:“皇祖母,定國公府的人都淹死了嗎?”
太皇太後笑而不答。
七月二十日,皇宮劃船出去采購,蕭千策死活要跟著一起去,太皇太後拗不過他,再三叮囑夏泰照顧好他。
船一出皇宮,蕭千策就對采購的人說:“去定國公府。”
夏泰笑著說:“陛下這麼做,太後娘娘一定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