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威之所以叫大家考慮一下如何殺梁言梔,主要因為梁言梔的案件,已經調查得比較徹底,卷宗在大理寺很完整了。
死,是必須的。
讓百姓揭發,主要是因為濁河決堤事件太惡劣,死去的人冤屈,活著的人心理創傷需要治愈。
百姓自由揭發,不能無限期地控訴,還是要拉回審案程序。
殺首惡,慰傷痛。
“梁言梔罪大惡極,證據確鑿,當殺!”那威說,“大家揭發完,我們就立即行刑。”
因為前麵有人上台揭發,所以平時一向膽小不敢說話的百姓,開始往台上湧。
“濁河決堤,我們一家人從田裡剛乾活回來,儘管隻有一鍋米湯,但是有爹娘,有爺奶,有兄嫂……大水來了,瞬間把爹娘都衝得再也看不見了,我因為剛好在樹上摘棗,逃過一劫……”
“我全家都沒了,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我也不想活了……”
“我是玉樓春的夥計,整個樓裡都是吃飯的人,我剛好在三樓幫客人搬酒……我眼睜睜看見客官都被衝走,玉樓春變成一片廢墟……”
……
濁河決堤死了那麼多人,人們的心理創傷根本沒好,回憶太痛苦了,活著的百姓就靠著要殺梁言梔的一股仇恨撐著。
不然,早就想自儘,不想獨活。
岑大儒又上台做了許多思想工作,鼓勵大家,殺了首惡,給親人報仇,帶著親人的遺誌好好活下去。
這時候,有個中年男人上來,他清瘦羸弱,一身死氣,行屍走肉一般。
“炎武大帝、雲王大人,臣是前朝太醫院的張治和,臣要揭發梁言梔,還要揭發崔氏。當然其他太妃都死了,臣也不去揭發了。”
“梁言梔和太皇太後崔氏,為了保持青春永駐,采用邪惡的丹方,一直在服用嬰兒腦髓。
對,你們沒有聽錯,前些年來了一個妖道,說自己是半仙,可煉製長生不老藥,一開始用的是紫河車,後來乾脆用嬰幼兒的腦髓。
崔氏、梁言梔都私下食用過嬰幼兒腦髓,他們不僅自己吃,還賞賜給手下的春安、徐步等閹人吃。
一開始是尋來剛死的嬰幼兒腦髓,後來那個妖人說死嬰的腦髓效果差,不如活人的。
於是她們就派出侍衛去捉拿流浪的嬰幼兒,到最後開始從拐子手裡買賣嬰幼兒……”
“禦醫院阻止過,說這是無稽之談,臣也極力反對,告訴她們,吃人腦不僅不會長壽,還會中毒,她們把臣打斷了一條腿,趕出了太醫院。”
張治和慢慢講著,也沒有情緒激動,“臣的家人都死了,臣就想看著梁言梔和崔氏被處罰,臣的心願便了了,獨自一個人活著太難受了。”
他把自己寫下的一張證人證言,遞給那威。
那威看到,其中記載的都是梁言梔和崔氏曾經打死的宮人名單,以及太皇太後崔氏為了先太子立儲,殺害的後宮妃子名單。
梁言梔大罵:“你個逆賊,我早先對你不薄,你竟然是不吭聲的狗!”
張治和看看她,點點頭:“是啊,我們禦醫都是狗,明知道你這主子是惡賊,也無法反抗。”
太皇太後崔氏也大罵:“張治和,哀家當初就該把你杖斃。”
“崔氏,太子之所以福薄,就是因為你作惡多端,你的罪孽報應到太子身上了。讓他死得憋屈,成為世人的笑柄。”
“你該死!”
“我確實該死,但是我能選擇自己的死法,你能嗎?
哀家是個好稱謂,你且好好地哀一哀你全家吧,母族也死光了吧?
你當初和梁氏一族為了寧德帝上位,活活逼死逼瘋好幾個皇子,你能是什麼好東西?”
太皇太後被罵得發抖。
張治和下去,有一個人跟著禁軍上來,那人長相陰柔,又帶著幾分邪肆狠辣。
是千傑。
梁言梔和太皇太後抬頭,看著千傑,不知道他來做什麼?
千傑現在看她們,再也不是恭敬的下屬看主子,而是,漠視。
他站在台子中央,看看那威,又看看在場的百姓,說話用了內力,聲音又清晰又洪亮。
“大理寺各位大人,各位父老鄉親,在下是前朝武德司指揮使千傑。”
他話出來,老百姓都有些驚恐,武德司,那不是殺人如麻的地方嗎?
“在下要揭發的人和事比較多,在場這些人的罪行,在下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具體的,在下寫了一本,請大人過目——”
一本冊子遞交上來,很厚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