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聖山,那場驚天大戰,已經過去三日。
短短三日時間,蠻族內部經曆了一場“大洗牌”。
曾經忠於上任蠻皇的蠻族舊臣,大量起複,重掌蠻族權柄。
而蠻皇呼延怒山的心腹黨羽,則被全部被掃除。
並於三日後,從蠻族皇城傳出一道,震動蠻族,乃至衍州的昭令。
蠻皇呼延怒山,因病駕崩。
按照蠻皇遺命,其嫂赫連娜繼任蠻皇之位,成為蠻族曆史上,第一任女皇。
同時北原森林南部邊界,與大離邊軍對峙,依舊虎視眈眈的蠻族大軍,也奉女皇之命,全部撤離。
這則驚人消息從北部冰原,傳遍四方。
令衍州各方勢力震動。
眾人都知道,蠻族內部定然,發生了一場驚天劇變。
蠻皇呼延怒山正值壯年,而且是堂堂宗師級強者,怎麼可能突然病故駕崩。
即便蠻皇駕崩,也該是他的子嗣繼承皇位,萬不可能傳給他的皇嫂。
這件事情太過詭異。
幾乎同一時間,各方勢力都在想儘辦法,探查事件真相。
眾人都隱隱猜到,赫連娜皇後背後,必然有著一隻無形大手,在操控這一切。
能夠讓蠻皇伏誅,讓蠻族格局變天的,必然是一股極其恐怖的力量。
但因為蠻族女皇登基後,第一時間采取了,極其嚴密的封鎖政策。
短時間,各方都還沒有打探到確切消息。
事件一時陷入謎團與猜忌之中。
此時,大離帝都,皇宮禦書房。
玄帝低頭看著手中,關於蠻族政變的秘奏,眉頭微皺。
“蠻皇駕崩,女皇登基,蠻族宣布撤軍。
而我那義弟顧淩霄,恰好在這段時間失蹤,疑似被蠻族俘虜。”
玄帝的眉頭越皺越緊,目光卻是越漸犀利。
一旁的總管鴻禧,垂首道:“陛下覺得……這兩者有聯係?”
“嗬嗬,你還記得十年前,我朝與蠻族的戰爭嗎?”
鴻禧點頭。
“奴才記得,十年前,顧相早已帶領我大離鐵騎,將蠻族驅逐到了北部邊境。
那時我軍已經占據絕對優勢,兵強馬壯,還有十萬浮屠軍坐鎮。
而蠻族已經被逼上絕路,他們囤積所有能戰之兵,在邊境戰場進行反撲,要與我們決一死戰。”
“不錯!”
玄帝追憶道:“那時顧相已經為我大離王朝,培養出了衍州南部最強大的軍隊,兵鋒所指,所向無敵。
而顧相卻在當年,激流勇退,放棄了兵權,回帝都擔任右相。
並以曆練為由,將當年在帝都聲名狼藉,還是紈絝公子的顧淩霄,派去了邊關,正趕上了那場大決戰。”
鴻禧附和道:“奴才聽說當年那一戰,顧相雖並未在前線指揮。
但憑借他培養出來的,那些優秀將才,以及十萬浮屠軍的強大戰力。
最終依舊強勢擊潰了蠻族,把那群蠻子驅趕進了北部冰原,也奠定了,我大離如今的太平昌盛。
而顧淩霄,也因隨軍出征,積累了許多軍功,被推舉為鎮北大將軍。”
聞言,玄帝卻是冷冷一笑。
“如此說來,你也覺得,我那義弟能夠成為鎮北大將軍。
全靠的是顧相舊部提攜,不過是踩著他人功勳上位的庸才?”
“這……奴才就不清楚了。”鴻禧作迷惑狀。
“你這老貨,還是這麼喜歡裝糊塗。”
玄帝目光抬眼望向窗外,追憶往事。
當年顧相的在軍中的影響力,實在太大。
帝國百姓對顧家的信任與推崇,甚至超過了皇室。
迫於壓力,朕不得不在軍中,安插了一些眼線。”
玄帝流露出一絲無奈。
“據當年前線傳來的密奏,十年前的那場大戰,遠沒有表麵上那般輕鬆。
蠻族畢竟是衍州南部,曾經的霸主,根基雄厚,底蘊更勝我大離。
即便那時我大離的國力,已經隱隱超過了他們。
但那一戰,蠻族為了翻盤,動用了諸多強大秘寶,與特殊手段,曾數次威脅到前線戰局。
可奇怪的是,每每危急時刻,蠻族大軍總會出現各種意外。
或是蠻軍將領無故暴斃,或是他們動用的強大秘寶失靈,總之是狀況百出。
而我軍卻是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最終取得大勝。
以至於連朕當年都以為,是上天庇佑,讓我大離王朝得以稱霸一方。
但據當年一些密奏,在那場大戰的幾個關鍵節點。
朕的義弟顧淩霄,總是會神秘的失蹤一段時間,而後戰場便能化險為夷,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