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默哥,剛才在李師傅那兒,我看他好像挺滿意的,我覺得這事兒能成!”成星海一邊擦著汗一邊說,他心裡還惦記著那袋留下的上好樣品。
“不好說。”陳默腳步不停,目光掃過街邊的店鋪招牌,語速很快地分析道:“他讓我們等消息,可能是流程,也可能是隻是推脫一下。”
“那麼大的廠子,采購的事不可能一個廚師說了算。”
“不過,我們可以多跑幾個廠子,讓他們都知道有我們這個貨源,這次不成還有下次呢,到時候就不是我們求他們,而是他們比較之後來做選擇了。”
成星海似懂非懂地點頭,隻覺得小默哥腦子裡是真有東西。
省機械廠的規模比紡織廠更大,圍牆更高,氣氛顯得更為肅穆。
這一次,陳默沒有再找什麼借口,而是直接向門衛表明了來意。
“同誌您好,我們是合作社的推銷員,帶了優質的山貨樣品,想拜訪一下貴廠後勤處或者食堂的負責同誌,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他的語氣坦然,毫不躲閃,反而減少了門衛的懷疑。
登記之後,門衛指給了他們後勤科辦公樓的方向。
相比紡織廠食堂的煙火氣,機械廠的後勤科則充滿了機關單位的嚴肅感。
廊裡安靜許多,辦公室的門都關著,門上掛著小小的科室名牌。
陳默很快就找到了後勤科,禮貌的敲響了門。
開門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穿著藍色工裝的年輕乾部。
聽完陳默的來意,他臉上露出公事公辦的表情:“采購的事情我們有統一的渠道,都是通過國營菜站的調撥,不接受私人…哦,合作社的直接推銷。”
陳默沒有輕易放棄,他拿出樣品,極力強調產品的獨特性。
年輕乾部雖然對樣品質量表示認可,但態度堅決:“製度就是製度,我們不能擅自改變采購渠道。除非你們能通過國營渠道,由他們分配過來。”
這條看似正規的路,實際上堵死了直接合作的可能。
從後勤科出來,成星海一臉沮喪:“小默哥,這咋辦?這條路好像走不通啊。”
陳默卻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不見絲毫氣餒,反而笑了笑:“彆著急啊,這才哪到哪?我們能進到人家廠子裡,已經算順利了。走,我們去第三家……食品廠!”
作為一個靈魂成熟的成年人,陳默對推銷碰壁這種事有著極強的承受力。
這還沒讓他們挨家挨戶地推銷東西呢,還能進得去人家廠子的大門呢。
想要開辟市場,現在這個年頭,就隻能用這種笨辦法。
一連三天,陳默跟成星海跑遍了陽城大大小小有食堂的工廠。
有的態度很不好,連門都沒讓他們進去,有的進了門,也跟機械廠的結果差不多,連口子都沒留。
但奔波中也並非全是失望。
總算有那麼兩三家工廠,和紡織廠的情況類似,負責采購的人員對他們帶來的山貨樣品顯露出興趣。
在仔細詢問了價格和後續供應能力後,對方的態度有所鬆動,沒有把話說死,而是留下了一句:“行,東西和價格我們知道了,我們考慮一下,等幾天給你們消息。”
陳默知道,這是因為他們提供貨源的價格,比省城的價格便宜很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