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色銀錢入山來_明末隱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隱龍 > 足色銀錢入山來

足色銀錢入山來(1 / 1)

立春後的首場暖陽融化了山雪,林宇的青騅馬踏過泥濘的村道,馬鞍上的牛皮錢袋隨著馬蹄聲輕晃,袋口繩結處露出的新幣邊緣,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銀光。這是塗山工坊開爐以來,首爐足色銀幣出爐的第七日,也是林宇帶著新幣巡視汶川諸寨的日子。汶川大寨的石碉前,八十歲的老族長瑪爾吉正跪在青石板上,用牛骨秤稱量三枚碎銀。他膝頭的羊皮襖磨得發亮,領口和袖口綴著的銀飾丁零作響,每片菱形銀片上都刻著羌族圖騰——那是五十年前他作為馬幫首領時,用第一筆護商所得請銀匠打的。掌心的老繭足有三分厚,虎口處的疤痕蜿蜒如青泥嶺山道,那是當年遇匪時被馬刀砍的。

"老族長,試試我們的新幣。"林宇翻身下馬,靴底的鐵釘在光滑的石板上擦出一串火星。他解開腰間的牛皮錢袋,袋口的銅扣"哢嗒"輕響,取出枚剛出爐的銀幣時,三錢六分的實重讓牛皮紙發出輕微的撕裂聲。瑪爾吉渾濁的眼睛驟然一亮,布滿皺紋的手指如鷹爪般探出,先觸到幣麵深峻的"塗山官爐"戳記,凹痕裡還帶著新鑄的火氣,燙得他指尖一縮。

老人將銀幣湊到唇邊,缺了門牙的齒間咬住幣麵,銀白的牙印清晰可見,邊緣手工鑿刻的毛邊硌得齒齦發疼——這是機器模壓假幣絕不會有的粗糲感。"好成色!"他突然用羌語低呼,布滿皺紋的臉笑出溝壑,露出牙床上的銀質假牙,"比我年輕時在鬆潘衛換的軍餉銀還要實在。那時的錢,咬一口能看見月亮,現在的假錢,咬一口能看見鉛星。"

說著,他解開腰間的羊皮袋,倒出堆成小山的碎銀,其中半數泛著青灰色,在陽光下像撒了把鉛粉。有塊拇指大小的銀錠滾落在地,發出"噗"的悶響——這是去年秋天二兒子用三貫假錢換的"雪花銀",如今在真幣的銀光下,顯得格外灰暗。"煮出來的粥都是苦的。"瑪爾吉的拇指摩挲著新幣邊緣,聲音低沉如山穀裡的霧,"寨子裡的娃娃們,有三個冬天沒見過白米了,隻能拿這種鉛錢去換發黴的青稞。"

林宇默然點頭,指著隨行的牛車,車上樟木箱貼著封條,印著"足色九錢塗山官爐"八個朱砂大字,每個字都有拳頭大小,邊角處蓋著工部火漆印。"從今日起,工坊收兌碎銀,每兩補三分火耗。"他抽出腰間的火銃,槍托上的防滑紋與新幣邊緣的毛邊如出一轍,"這些新幣,三錢能買鬥米,五錢能換匹布,在成都府的錢莊,能當足色銀流通。"

兩名匠人抬著青銅天平上前,天平兩端的瑪瑙盤擦得鋥亮,瑪爾吉鄭重地捧起碎銀逐一過秤。老周的徒弟阿福握著驗銀石,那是塊產自峨眉的黑色燧石,在每塊銀錠上劃出痕跡:"老族長您看,真銀劃痕是雪白色,摻鉛的會泛青,就像春雪化了露出的青苔。"他取過瑪爾吉視若珍寶的舊銀錠,石麵上立刻顯出灰青色痕跡,如同傷口滲出的淤血。

老人長歎一聲,渾濁的眼睛裡泛起水光,將信將疑地看著匠人把舊銀投入熔銀爐。爐中早已鋪好塗山特有的朱砂礦粉,這是老周琢磨了三年的提銀秘法——朱砂遇鉛會沸騰,遇銀則沉靜。青煙騰起時,鉛雜質化作黑灰附著在爐壁,純銀卻在爐底凝成透亮的銀錠,如同雪山融化的第一捧清泉。

"去年冬天,我們用這種法子提純了五千兩私鑄銀。"林宇指著爐壁上的鉛灰,"每一兩銀子,都要經過七次熔鑄,三次驗色,比羌族人打製銀飾還要精細。"瑪爾吉似懂非懂地點頭,忽然從懷裡掏出片殘破的陶罐,罐口的銅絲補丁在陽光下閃爍——那是他妻子的嫁妝,三十年前被土匪打破,如今成了寨子裡的"驗錢神器"。他將新幣貼在陶罐補丁上,邊緣的毛邊竟與銅絲紋路嚴絲合縫,仿佛天生就是一體。

"年輕時走南闖北,見過九邊的軍餉銀、兩淮的鹽引銀,"瑪爾吉忽然用漢語說道,語氣裡帶著回憶的悵惘,"可從來沒見過這麼實在的錢。"他從羊皮襖裡層掏出個小布包,裡麵躺著枚鏽跡斑斑的萬曆通寶,"這是我二十年前攢的,那時候的錢,還能換兩匹羌馬。"

林宇接過舊錢,幣麵的"萬曆通寶"四字已模糊不清,邊緣被磨得薄如紙片。"現在的私鑄坊,"他指尖劃過舊錢的穿孔,"用十文鉛錢換百姓一文真銀,比當年的土匪還要狠。"說著,他將新幣放在瑪爾吉掌心,兩枚錢幣疊在一起,新幣的厚度幾乎是舊錢的兩倍,"塗山工坊的錢,每一枚都要過戥子、驗銀石、天平三關,缺一分一厘,老周師傅寧可回爐重鑄。"

當第一箱新幣打開,銀光映得石碉前的雪堆發亮。瑪爾吉顫抖著雙手捧起新幣,湊到鼻尖輕嗅——沒有假幣的鉛腥,隻有淡淡的炭火味,像羌族人烤青稞時的煙火氣。他忽然站起身,用羌語高聲呼喊,寨子裡的男女老少應聲而出,手中捧著各式各樣的舊幣:有穿孔的唐開元,有鏽蝕的宋交子,更多的是薄如蟬翼的私鑄錢。

"都來換錢!"瑪爾吉舉起新幣,在陽光下轉動,深峻的戳記投下清晰的陰影,"塗山的官爐錢,能換青稞,能換鹽巴,能換孩子們的新衣裳!"人群中響起此起彼伏的驚歎,有個紮著羊毛辮的小姑娘怯生生地伸出手,用凍紅的指尖觸碰新幣,忽然笑出聲來:"阿爺,這錢比你的銀鐲子還亮!"

匠人支起臨時的收兌點,青銅天平的指針不斷擺動,驗銀石在幣麵上劃出一道道雪白的痕跡。瑪爾吉看著自家的舊銀漸漸變成新幣,忽然老淚縱橫——這不是簡單的錢銀兌換,而是蜀地百姓對官府的信任,正在一秤一驗間重新建立。

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閃耀,融雪彙成細流,沿著石碉的牆根流淌,倒映著新幣的銀光。林宇看著瑪爾吉將新幣分給族人,老人特意把幣麵的"塗山官爐"戳記朝外,讓每個人都能看清。這一幕讓他想起在江淮見過的景象:百姓們攥著假錢,站在官倉前欲哭無淚,而此刻的汶川大寨,新幣正在成為希望的象征。

"老族長,"林宇忽然指著新幣邊緣的毛邊,"這些不規整的地方,是匠人手工鑿刻的記號。每個匠人刻的豎劃都不一樣,有的深,有的淺,但每一道,都比山民的脊梁還要直。"瑪爾吉似有所悟,將新幣貼在胸前,仿佛能聽見工坊裡刻刀與模具碰撞的叮當聲——那是比羌笛還要動人的聲音,是匠人們用血汗譜寫的信譽之歌。

雪水繼續流淌,帶著新幣的銀光,流向大寨深處,流向每一戶羌族人的火塘。在這裡,足色的銀錢不再是冰冷的金屬,而是照亮寒冬的暖陽,是讓孩子們能吃上白米飯的希望,是蜀地百姓與塗山工坊之間,用誠信鑄就這樣的橋梁。


最新小说: 末世:你們都變異,就我偷偷成仙? 星隕之戒 群發表白短信,我真沒養魚啊 末世黑暗救世主 萬道囚徒 墟界仙主 錯嫁深宅 天幕直播:帶著老祖宗們玩遍諸天 明爭暗誘 不是找兵符嗎?怎麼找我榻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