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茶館的飛簷下,銅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晃,叮咚聲與江水的拍岸聲交織,仿佛在訴說著這座百年老茶館的故事。晌午時分,茶館內蒸騰的熱氣裹挾著新麥香、茶香與煙火氣,竹編的卷簾半卷著,暖陽透過細密的竹簾縫隙,在斑駁的粗木桌上投下交錯的光影,宛如撒落一地的碎金。橫梁上掛著的老油燈還殘留著昨夜的燈油味,與剛出爐的田畝餅焦香、蒸籠裡溢出的米糕甜香,以及角落裡炭爐上咕嘟作響的鹵味香氣混在一起,勾得人食指大動。
茶館中央的明檔灶台前,張嬸正麻利地揉著麵團。她的大鐵鍋裡,濃稠的麥芽糖在炭火上翻滾,琥珀色的糖汁裹著切碎的紅棗、核桃,散發出誘人的焦甜氣息。“來嘞!新出鍋的糖酥餅——”隨著吆喝聲,她將麵團擀成薄皮,裹上滾燙的糖餡,再用木模壓出壽桃形狀,放入油鍋裡炸得金黃酥脆。油花四濺間,隔壁蒸籠也適時掀開,白霧升騰中露出雪白的米糕,每塊米糕上都點綴著紅豔豔的枸杞,恰似給白玉鑲嵌了紅寶石。
林宇身著洗得發白的青衫,前襟還沾著張嬸硬塞給他的田畝餅油漬,那油漬在陽光下泛著微微的光。他坐在靠窗的角落,膝頭放著那本厚實的稅冊,粗糲的指尖輕輕撫過封皮上微微凸起的紋路——那是陳墨特意用桐油浸泡過的牛皮,堅韌耐磨,正如他們推行稅製改革的決心。麵前的茶碗裡,碧螺春舒展著蜷曲的嫩芽,茶湯泛著淡淡的鵝黃,與鄰桌剛端上的荷葉包飯相映成趣。深綠色的荷葉包裹著晶瑩的糯米,混著臘肉丁、香菇粒和豌豆,熱氣掀開荷葉的瞬間,荷葉清香與肉香撲麵而來,引得一旁背著竹簍的樵夫咽了咽口水。
茶館裡人來人往,吆喝聲、談笑聲此起彼伏。跑堂的夥計托著茶盤穿梭在桌椅間,嘴裡高喊著:“客官,您的碧螺春——”角落裡,幾位老農圍坐在一起,麵前擺著幾碟鹹菜疙瘩和烤得焦黑的紅薯。一位老漢用缺了口的瓷碗盛著糙米茶,就著鹹菜咬一口紅薯,粗糙的手掌上還沾著未洗淨的泥土;窗邊,幾個商販壓低聲音討論著行情,桌上的五香豆被嚼得咯吱作響,配著濃茶解膩;還有背著竹簍的樵夫,捧著粗陶碗大口喝著大碗茶,時不時夾起一塊鹵豆乾扔進嘴裡,豆乾表麵密布的氣孔吸飽了鹵汁,鹹香在齒間散開。
虎娃踮著腳,小身子擠過人群,烏溜溜的眼睛裡滿是好奇,小腦袋湊近冊頁,鼻尖幾乎要碰到紙麵:“大人,這歪歪扭扭的小人兒,畫的是俺們吧?”他稚嫩的聲音裡透著興奮與期待,補丁摞補丁的衣袖掃過桌麵,帶起一陣細微的塵土。他的手裡還攥著半塊紅糖糍粑,軟糯的糯米裹著黃豆粉,中間夾著流心的紅糖,吃得嘴角沾滿糖渣。圖冊裡,每個佃戶聚居點都畫著形態各異、持鋤勞作的小人,旁邊標著醒目的“免稅戶”紅圈。這些小人雖然線條簡單,卻生動地勾勒出百姓們辛勤耕耘的模樣,有的彎腰插秧,有的揮鋤除草,還有的挑著滿滿一擔糧食。
林宇嘴角揚起一抹溫和的笑意,輕輕點頭:“田少的人家,稅冊上就畫小矮人,田多的畫大胖子。”他的手指像靈動的蝴蝶,輕輕劃過冊頁,停在鄰近一塊麵積驚人的紅田塊上,那裡畫著一個格外圓胖、幾乎是個球形的圖案,“至於蘇老爺這種田產比山還多的,喏,就得畫成個圓皮球才夠數!”說著,他還模仿起圓皮球滾動的樣子,逗得虎娃又咯咯笑起來,手裡的糍粑險些掉在地上。
虎娃的笑聲清脆如銀鈴,在茶館裡回蕩。他的小手好奇地摩挲著畫上小人的鋤頭,那鋤頭的線條雖然簡單,卻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忽然,他像是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秘密,眼睛瞪得溜圓,湊得更近,幾乎要貼上紙麵:“咦?大人快看!這小鋤頭的木柄上,刻著個小字呢!”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小手指著那微小的刻痕,不停地晃動。而他身後的桌上,一碗冒著熱氣的豆腐腦正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雪白的豆腐腦上澆著鮮紅的辣椒油、翠綠的蔥花和琥珀色的醬油,旁邊還放著一碟剛炸好的油條,金黃酥脆的油條浸在豆腐腦裡,吸飽了湯汁。
林宇聞言,原本輕鬆的神情變得專注起來。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細看去,果然,那些簡筆畫小人手中鋤頭的木柄處,都被極其精細地刻上了一個小小的“護”字。這個字雖小,卻遒勁有力,正是新軍護稅隊的徽記標誌!林宇心中猛地一震,一瞬間,他仿佛看到了陳墨伏案繪圖的模樣:昏暗的油燈下,陳墨戴著老花鏡,握著刻刀,一筆一劃地在圖冊上雕琢著這個代表守護的“護”字,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卻渾然不覺。
陳墨不僅是在記錄田畝,更是在每一筆勾勒中,無聲地將“護衛稅源、保護良民”的理念,悄然根植於這方寸圖冊的每一個細節裡。這微小的刻痕,是承諾,也是威懾,它向所有心懷不軌之人宣告,從此往後,稅源不容侵犯,良民必受保護。
此時,陽光恰好移動了位置,一縷金光灑在那小小的“護”字上,仿佛給它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芒。林宇伸手輕輕撫摸著那刻痕,指尖傳來微微的凹凸感,他的思緒飄遠了。他想起這些日子與陳墨並肩作戰的點點滴滴:在漆黑的夜晚,他們深入荒村,傾聽百姓的哭訴;在破舊的祠堂裡,他們熬夜整理賬本,尋找豪紳舞弊的證據;在激烈的戰鬥中,他們相互扶持,浴血奮戰。
他又想起那些在黑暗中被剝削的百姓,李大娘失去兒子時撕心裂肺的哭喊,虎娃一家為了繳丁稅不得不節衣縮食的艱辛,還有無數家庭因為不合理的稅製而支離破碎。心中湧起一股堅定的信念,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護”字真正發揮作用,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在公平的稅製下安居樂業。
“大人,這‘護’字,是不是能保護俺們呀?”虎娃仰著小臉,眼神中滿是期待,嘴邊還沾著糍粑的碎屑。
林宇看著虎娃純真的臉龐,輕輕點了點頭,聲音裡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對,虎娃。這個‘護’字,就是要保護你們,保護所有辛勤勞作的百姓。以後啊,再也不會有人能隨便欺負你們,奪走你們的血汗錢了。”
虎娃開心地拍起手來:“太好了!以後俺就能安心種地,不用害怕蘇老爺他們了!”他的話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幾個百姓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看著稅冊上的圖畫和那個神秘的“護”字。人群中,一位婦人正給懷中的孩子喂著南瓜粥,橙黃的粥裡混著紅棗碎,孩子吃得滿嘴都是,還咯咯笑著;另一位大叔撕開荷葉包飯,熱氣中飄出的臘肉香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林宇見狀,知道這是個向百姓宣傳新稅製的好機會。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耐心地講解起來:“鄉親們,大家看這圖冊。田少的人家,就像虎娃家,畫的是小矮人,還蓋著紅圈圈,這就是免稅戶。以後啊,像虎娃家這樣的小戶人家,就不用再為繳不起丁稅發愁了。”他指著那片青綠色的田塊,上麵密密麻麻地分布著許多小矮人圖案,“而田多的大戶,像蘇老爺家,畫的是大胖子、圓皮球,他們就要繳更多的稅。這樣一來,稅賦公平,大家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百姓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發出陣陣驚歎。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農顫抖著雙手,接過稅冊,仔細端詳著上麵的圖畫,渾濁的眼睛裡閃爍著淚花:“好啊,好啊!盼了一輩子,終於盼到這公平的日子了!”他身旁的竹籃裡,還放著幾個用荷葉包好的玉米粑粑,粗糙的外皮裹著清甜的玉米粒,那是他一早從家裡帶來的乾糧。他的話引發了眾人的共鳴,大家紛紛點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有人不自覺地咬了一口手中的燒餅,酥脆的口感和麥香仿佛都比往日更加濃鬱。
茶館裡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林宇繼續滔滔不絕地講解著新稅製的好處,從田畝丈量的標準,到稅收的用途,再到新軍護稅隊的職責。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複雜的稅理講得清清楚楚,百姓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問題,林宇都一一耐心解答。而此時,茶館的灶台又忙碌起來,張嬸開始製作特色的酒釀圓子,雪白的糯米圓子在米酒中翻滾,撒上一把桂花,甜香瞬間彌漫整個茶館,仿佛連空氣中都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不知不覺間,日頭已經西斜,金色的陽光透過竹簾,灑在眾人身上,給這場關於公平與希望的對話,鍍上了一層溫暖的色彩。林宇知道,今天在這小小的茶館裡,播下的不僅僅是稅理的種子,更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信任。而他和陳墨,以及所有新軍護稅隊的成員,將用自己的行動,守護這份希望,讓公平的稅製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就如同茶館裡這些平凡卻溫暖的煙火美食,滋養著每一個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