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衛的晨鐘、赤水衛的血祭、烏撒府的歡騰,如同三粒火星落入枯草,瞬間在西南大地燃起燎原之火。鏡頭如同疾風般掠過西南地圖,從永昌衛的糧倉到曲靖府的縣衙,再到普安州的戰場,一座座城鎮關隘接連掙脫清廷枷鎖,上演著各具血性與溫情的易幟大戲,赤色明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將“光複大明”的口號傳遍山川河穀。
永昌衛的清晨,薄霧還未散儘,原清軍守備李忠握著腰間的長刀,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站在清廷知縣周泰的府邸外,身後三百名心腹士卒屏息待命,而他的心裡,正經曆著最後的掙紮:降清三年,我每日看著周泰搜刮民脂民膏,看著百姓餓殍遍野,卻隻能忍氣吞聲。如今林帥大敗清軍,若再不起義,我不僅對不起大明,更對不起永昌衛的百姓!
“周泰!你魚肉百姓,助紂為虐,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李忠一腳踹開府邸大門,心中的猶豫徹底被決心取代。周泰正坐在廳堂裡享用早餐,見此情景,嚇得魂飛魄散,想要翻牆逃跑,卻被兩名士卒當場擒獲。
“李忠!你敢反?朝廷不會放過你的!”周泰掙紮著嘶吼,卻被李忠反手一巴掌扇在臉上,牙齒都掉了兩顆。李忠眼神冰冷,心裡滿是憤怒:朝廷?你口中的朝廷,是燒殺搶掠的豺狼!當年清軍攻破永昌衛,你為了自保,親手將百姓的糧食獻給清軍,害死了多少人!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斬了你這惡官!
刀光閃過,周泰的頭顱被斬落,懸掛在衛所衙門前的旗杆上。隨後,李忠率領士卒打開了永昌衛的糧倉——糧倉裡堆滿了清軍搜刮的糧食,足夠全城百姓吃上半年。“開倉!賑濟百姓!”李忠高聲下令,看著百姓們捧著糧食激動落淚的樣子,他心裡滿是欣慰:終於,我能為百姓做些實事了,也能告慰那些因清軍而死的亡魂了。
百姓們捧著沉甸甸的糧食,激動得熱淚盈眶。一名中年漢子捧著一碗糙米,跪在地上對著明旗磕頭:“李守備大恩大德!咱們終於不用再餓肚子了!願隨李守備,殺韃虜,護大明!”周圍的百姓紛紛響應,李忠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民心所向,便是大明複興的希望!隻要百姓支持,咱們定能趕走韃虜!
城樓上,一麵嶄新的赤旗緩緩升起,李忠率領士卒對著赤旗單膝跪地:“永昌衛全體將士,願歸大明,隨林帥光複河山!”百姓們圍在城樓下方,歡呼聲響徹雲霄,李忠抬頭望著赤旗,心裡暗下決心:此生定追隨林帥,光複大明,絕不辜負百姓的信任!
曲靖府的午後,陽光正好,城中士紳們在鄉紳領袖王敬之的召集下,齊聚在城隍廟。王敬之站在高台上,看著台下的百姓,心裡滿是忐忑:我隻是個前朝舉人,沒有兵權,沒有武器,僅憑一腔熱血,能成功嗎?可若不嘗試,曲靖府的百姓還要受多久的苦?
“諸位鄉鄰!如今林帥在磐石新壘大敗清軍,正是我曲靖府重歸大明之時!”王敬之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忐忑壓下,聲音洪亮,“韃虜無道,欺壓百姓,咱們不能再忍了!願意隨我誅殺韃虜、光複家園的,舉起手中的武器!”
“殺韃虜!光複家園!”在場的鄉勇們齊聲呐喊,他們中有農夫、有工匠、有商販,手中拿著鋤頭、菜刀、鐮刀,卻個個眼神堅定。王敬之看著這一幕,心中的信心瞬間增強:原來百姓們早已不堪忍受清軍的統治,隻要有人帶頭,大家便會團結起來!他將鄉勇分成三隊,一隊圍攻清軍縣衙,一隊守住城門,一隊清剿城中的清軍殘兵。
清軍縣衙內,守軍不過五十人,見鄉勇們浩浩蕩蕩而來,早已嚇得魂不守舍。縣尉張彪試圖組織抵抗,卻被鄉勇們亂棍打死。剩下的清軍士兵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王敬之率領鄉勇衝進縣衙,將清廷的文書印信付之一炬,看著燃燒的文書,他心裡滿是暢快:這些文書,記錄著清軍的苛捐雜稅,記錄著百姓的苦難,今日終於能將它們燒毀,讓曲靖府重歸大明!
“曲靖府重歸大明!”王敬之高舉手臂,對著圍觀的百姓喊道。百姓們爆發出震天的歡呼,一名老工匠拿出珍藏多年的楠木,說要為赤旗做一根新旗杆。王敬之接過楠木,心裡滿是感動:百姓們的支持,就是咱們最大的力量!有了這份力量,咱們定能在抗清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普安州的戰場,硝煙彌漫,明軍舊部陳武握著手中的長刀,看著前方的清軍營地,心裡滿是仇恨:趙剛這狗賊,不僅殺了我的弟兄,還屠了附近的苗寨,今日我定要為他們報仇!他身旁的土司兵首領阿朵,眼神同樣冰冷,心裡想著:趙剛搶了我們的糧食,殺了我們的族人,此仇不共戴天!今日定要斬了他,為苗寨的百姓報仇!
“陳將軍,咱們從東側進攻,我帶苗兵從西側繞後,前後夾擊!”阿朵手持一把彎刀,對著陳武說道。陳武點點頭,“好!咱們今日定要攻破營地,斬殺趙剛,為死去的弟兄和苗民報仇!”
戰鬥打響,陳武率領明軍舊部從正麵進攻,他們熟悉清軍的戰術,很快便突破了清軍的第一道防線。阿朵則帶著苗兵,利用熟悉的地形,從西側繞到清軍營地後方,發起突襲。清軍腹背受敵,頓時亂作一團。陳武看著慌亂的清軍,心裡滿是激動:勝利就在眼前!弟兄們,你們看到了嗎?我馬上就能為你們報仇了!
趙剛見狀,親自率軍反撲,卻被陳武一刀砍中肩膀,鮮血直流。“反賊!我跟你們拚了!”趙剛怒吼著,想要與陳武同歸於儘,卻被阿朵從背後一刀斬殺。看著趙剛的屍體,陳武和阿朵同時鬆了一口氣,陳武心裡想著:弟兄們,仇報了!你們可以安息了!阿朵也在心裡默念:族人們,趙剛死了,咱們終於不用再受他的欺壓了!
這場戰鬥,明軍舊部和苗兵共繳獲火銃五十支、長矛一百支、糧秣兩百石。陳武看著繳獲的物資,心中激動不已:“阿朵首領,多謝你相助!如今咱們有了這些武器和糧食,終於能為大明效力了!”阿朵笑著說:“陳將軍客氣了!咱們都是為了趕走韃虜,守護家園!我看不如派人去磐石新壘,請求編入川東軍,跟著林帥一起乾!”
陳武當即同意,挑選了十名精銳士卒,攜帶繳獲的火銃和文書印信,快馬加鞭前往磐石新壘。臨行前,陳武對著赤旗發誓:“我陳武此生,定追隨林帥,光複大明,若有二心,天誅地滅!”他心裡清楚,隻有跟著林帥,才能真正實現光複大明的目標,才能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隨著一座座城鎮的反正,那些曾經投降清廷的衛所將領、地方官員,如同被驚醒的睡獅,瞬間變得比誰都積極。楚雄衛的原清軍千總劉能,看著手中的糧秣清單,心裡滿是盤算:如今清廷在西南的統治已搖搖欲墜,若不及時反正,不僅身家性命難保,更會落下“漢奸”的罵名。不如主動出擊,斬殺清軍,將糧秣作為投名狀,投奔林帥,還能博一個“從龍之功”!他率領士卒,突襲了清軍的一個糧道,斬殺清軍把總,將清軍的頭顱和糧秣清單作為投名狀,送往磐石新壘。
大理府的原清廷通判吳文,站在被燒毀的苛捐雜稅文書前,心裡滿是愧疚:這些年,我為了自保,幫清廷征收苛捐雜稅,害苦了百姓。如今終於有機會彌補過錯,我定要帶領百姓,支持林帥,光複大明!他組織百姓拆除清軍修建的工事,帶領百姓高呼“大明萬勝”,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決心。
姚安州的原清軍遊擊王浩,看著被押往磐石新壘的清軍俘虜,心裡滿是堅定:降清是我一生的恥辱,今日我定要洗刷這份恥辱!跟著林帥,光複大明,才能讓我真正抬起頭做人!他率領部下清剿了附近山林中的清軍殘兵,將俘虜的清軍士兵和繳獲的武器,全部送往磐石新壘,請求編入川東軍。
一顆顆清軍軍官的頭顱,被懸掛在城鎮的城門上,警示著那些仍在頑抗的清軍;一隊隊垂頭喪氣的俘虜,被押往磐石新壘,成為明軍的勞動力;連同繳獲的文書印信、武器糧秣,如同最有力的投名狀,被快馬加鞭地送往磐石新壘。林宇的案頭,每天都堆滿了來自各地的歸附文書和捷報,西南大地的清軍據點,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清廷在西南的統治網絡,曾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如今卻在赤旗飄揚的浪潮中,被撕得粉碎。從衛所到府縣,從將領到百姓,所有人都在為光複大明而努力,他們的心裡,都燃燒著對韃虜的仇恨,對家園的熱愛,對大明複興的渴望。西南大地,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而這場變革的火種,正從磐石新壘出發,燒向更廣闊的天地,照亮光複中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