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裡的規矩,林陽先把熊的腸子掛到樹上敬山神,表達對山林的敬畏。
哪怕他兩世為人,麵對這片大山,仍然帶著一顆敬畏的心。
他一邊掛腸子,一邊低聲念叨:“山神爺,感謝您的恩賜,這熊瞎子是您的饋贈,小子叨擾了。”
隨後,他找了些柔軟且韌性好的雜草,精心編織成一個小窩,將熊膽輕輕放入其中,再小心翼翼地置於背簍裡。
這一番操作,花了他將近半個小時。
麵對這五六百斤重的熊瞎子,林陽一個人根本無法將它拖下山。
此時,山上的雪還不夠厚,山路濕滑,強行拖拽不僅費力,還可能損壞熊皮。
林陽盤算著,再等些時日,等雪厚結冰,做個簡單的爬犁,就可以輕鬆將熊瞎子運下山。
其實他並不著急,林業隊常在附近巡邏,剛剛激烈的槍聲,他們肯定能聽到,必然會趕來查看。
到時候請他們幫忙抬熊瞎子下山,他們應該不會拒絕。
在這山裡,獵人之間相互幫忙是傳統。
而且幫忙抬獵物,也能分得一些好處。
這年頭,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雖說餓不死,但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幾回肉。
林業隊的人雖說相對好過些,可熊瞎子這種凶猛的家夥,也沒幾個人敢輕易招惹。
一切安排妥當,林陽開始給熊剝皮。
上輩子豐富的狩獵經驗,讓他剝皮的手藝堪稱一絕。
他神情專注,手中的刀如行雲流水般在熊身上遊走,每一刀都精準無比,確保最佳的品相。
林陽剛把熊皮剝好,便挖開積雪,從地上扯了些堅韌的藤蔓,仔細地墊在背簍裡。
熊皮平整地鋪在最底層,藤蔓則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熊膽。
熊膽的處理也至關重要。
新鮮的熊膽,若不儘快進行處理,很快就會變質。
處理完熊膽,林陽又小心地取下熊的膝蓋骨和四隻熊掌。
在老一輩的講究裡,熊掌有一隻不能吃。
但在這艱苦的年代,大家哪還顧得上這些,有肉吃就已經很滿足了。
就算告訴旁人這是熊掌,隻要不是真正懂行的人,根本不會在意是哪隻熊掌。
就在林陽收拾好這些東西時,他敏銳的耳朵捕捉到一絲細微的動靜。
與此同時,一直開啟的係統傳來提示音:
【搜索到獵物——中華田園犬,是否使用獵物鎖定?】
“鎖定!”
林陽毫不猶豫地回應。通過係統光幕,他看到在身後五十多米處,一隻大黃狗正悄然靠近。
林陽一眼就認出,這是孫大強的狗。
這條狗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獵犬,行動敏捷,嗅覺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