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臨江府的凶手已抓到並認罪,但此案並沒有結束。
除了案件細節需要去完善,牽扯出來的那樁十年前的走私案,也需要重新調查。
等待天微微亮,一群人就押著晝東快馬加鞭的趕往臨江府。
一路上除了在途經的驛站換了次馬以外,絲毫沒有停歇。
終於在當天下午時分抵達。
按照大景律法,入城前眾人都已經提前換好了公服。
進城之後直奔臨江府察院,仵作按照流程重新驗了觀月以及三名受害人的屍體。
因昨夜已經在刑部麵前挑明了觀月編造信件內容、教唆晝東刺殺一事,盛昭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在配合仵作驗屍之時也主動拿出了觀月的親筆信件,一並作為刺殺案的由頭記錄在冊。
接下來就是舊案重啟了。
盛昭作為監察禦史,當場宣讀了彈劾書,由刑部侍郎李大人下令,將三人革職待參,按照品級分押了起來。
刑部主事率衙役查封了賴、焦、陳三家府邸,由當地布政司和按察司現場監督,將贓物分類處置。
李大人手持有刑部尚書簽押的刑部駕帖,直接調取了十年前走私案全卷、郜家被抄沒的財產清單、當年所有涉事人員的供詞等。
並將郜家的田契與其認罪書筆跡,以及陳同偽造的賬冊筆跡,仔仔細細的進行比對。
通過一係列核對,很快就找出了漕丁證詞前後矛盾之處,還查出了陳同偽造賬冊、焦家偽造認罪書,和漕丁作偽證的關鍵證據。
接著又分了三班,秘密拿問了當年經手的書吏、漕運的負責人、郜家舊仆,分開審問,核實了當年走私具體路線與分贓細節。
再加上晝東本就對那三人恨之入骨,對此事也是一萬分的配合,吐露出了不少當年的細節,案子查起來就順利多了。
刑部以雷霆手段,將此舊案翻出來查了個底朝天,證據確鑿,涉案人員一個也沒放過。
待臨江府事畢,盛昭和刑部眾人即刻押著犯人返回京城。
盛昭掀開車簾一角,看著這浩浩蕩蕩的隊伍。
最前方是兩名衙役開路清道,緊隨著的是宋大人騎馬在前,方便與驛站和關卡進行交接。
後麵四輛囚車分彆關押著四個犯人,並配捕頭、衙役、以及臨江府增派的官兵進行押解。
不過,隻有晝東由刑部主事親自盯防。
誰讓他連殺三人,罪大惡極呢!
當然要重點看管了!
幾人蔫頭耷腦的縮在囚車裡,沿路的百姓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李大人騎馬跟在盛昭的馬車旁居於後方,方便觀整個隊伍的情況。
也方便了跟著小盛大人吃瓜!
盛昭看著此情此景,不禁感慨。
【咱們來的時候就幾匹馬和三輛馬車,回京的時候卻多了四輛囚車,還有這麼多押送人員,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押送犯人呢,怎麼沒見沿路的百姓扔菜葉呀!】
【宿主,現在蔬菜也不便宜呢!大夥們也不舍得扔呀,不過你看前麵有百姓沿途撒檽米呢,就是覺得貪官晦氣。】
盛昭朝不遠處看了看,幾個大娘挎著籃子,一邊走一邊往地上撒著什麼。
【還真是,這幾人在臨江府不知作了多少惡,這還沒出城呢,就已經遇見好幾個苦主當街哭訴了,這些貪官還真是害人不淺!】
此時,係統說話的音調突然變得高了些。
【宿主,知事堂二把手徐引淮偽裝成百姓,鬼鬼祟祟跟在囚車後麵呢!】
盛昭眼睛都瞪大了。
【他想乾嘛?不會要劫囚車吧?】
係統:【你猜對了!晝東對這徐引淮有救命之恩,他可是很衷心晝東的!正打算一路暗中跟著囚車,等衙役換班用飯時直接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