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清歲聽得一陣無語。
“他的摯愛是誰?”
紀長卿搖頭:“不知是誰,隱約聽說是個醫女,曾救過他的命,後來背棄了他,他耿耿於懷又念念不忘。”
說完似乎想到什麼,斜睨了眼馮清歲,唇角溢出一抹笑容。
馮清歲:“???”
救死扶傷是醫者的天職,忠誠可不是!皇帝的摯愛背不背叛,跟她有什麼關係?
想歧視她們醫女不成?
她冷眼瞪了回去。
紀長卿噙著笑道:“據說慈幼院是那位醫女曾經提出的設想,陛下登基第一年就在京城設了慈幼院,後來各地也陸續開辦。”
“我見過吳貴妃,花菱的五官和她頗為相似,隻是眉形大不相同,便讓五花修了一下,以便看起來更像。”
和那些僅剩殘骸的不知名孩子比起來,顯然一個出自他為實現摯愛心願而設立的慈幼院,又長得和摯愛相似的孩子的悲慘遭遇,更能勾起他的怒火。
馮清歲心中止不住冷笑。
不代入摯愛就感受不到個中殘忍是嗎?
真是個“深情”人。
難怪摯愛要跑。
“不過你也彆抱太大期望。”紀長卿提醒,“就算他查出太子罪行,出於對皇室顏麵的維護,也會全部推到韓瑞軒身上,等風頭過去再另尋理由廢了太子。”
馮清歲點頭:“我明白。”
能廢就行。
曆史是由勝者書寫的,隻要太子淪為敗者,做過的惡行遲早會被大書特書寫在史書上,被千夫所指,萬民唾棄。
她由衷感謝道:“辛苦二爺了,明兒我好好燉個湯,犒勞犒勞二爺。”
紀長卿:“……”
這人除了燉補湯就不會彆的表達謝意的方法了嗎?
“彆折騰了。”他沒好氣道,“臉都凍紅了,有空不如自己多休息一下。”
“好,聽二爺的。”
馮清歲眯眼笑道。
不要就算了,她也就隨口一說。
事情一如紀長卿所料,榮昌侯府的命案傳開後,京兆尹很快給出調查結果:
湖底打撈上來的六十六具屍骸,乃榮昌侯世子韓瑞軒生前或拐騙或擄掠至侯府客院,淩虐致死的孩童的,其中大部分孩童是慈幼院的孤兒,小部分出自普通人家。
皇帝震怒,下旨斬殺所有涉事人員,褫奪韓瑞軒世子封號,取消榮昌侯府世襲資格。
另外命人開辟墓園,妥善安葬這六十六個亡童,立碑銘記。
旨意一出,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讚蒼天有眼,皇帝英明。
唯有喬真真心有餘悸。
差一點。
就差那麼一點,她就落入韓瑞軒手中,成為或喂魚或喂狗的飼料,死不瞑目。
“真真,你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結識了紀大夫人。”
樊氏如此感慨。
喬真真深以為然。
她做過的最正確選擇,就是聽了紀大夫人醫術奇絕的消息後,請她看了病。
“媽媽,你說我該怎麼感謝紀大夫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