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降軍遠比攻城費時。
近四千降軍,紀長卿先是讓他們自相揭發犯過重大惡行者,斬了四五百人。
而後將罪行稍輕的一千五百人撥給洪縣那邊修河渠。
再精挑細選選出一千人,按十人一隊,編入第三營,每隊配兩名老兵監軍。
剩下的一千體弱者及傷兵,則留在稚城戍守城池。
安排完畢後,他對眾降軍道:“若平叛之後,你們都活了下來,過往罪行便一筆勾銷。”
降軍大大鬆了一口氣。
能活命就好。
他們還以為會被一刀嘎了呢。
屈明璋倒是希望自己能死的痛快一點。
他剛將洪縣諸事梳理完畢,想躺一躺,過點太平日子。
結果紀長卿一紙調令,將他調來稚縣,一切又從零開始。
“紀大人,您該不會攻下一個城池,就將我調任一次吧?”
倉促交接完縣務,帶著行囊從洪縣奔赴稚縣後,他欲哭無淚地看著紀長卿。
紀長卿不置可否,隻說了四個字:“能者多勞。”
屈明璋:“……”
那也不能可著一頭牛使勁使喚呀。
想到牛,他肩膀又垮了幾分。
稚城那幫叛軍將領愛吃牛肉,先前竟讓人將各村的牛都給擄來縣裡,殺了八九成,如今想讓百姓恢複耕種都難。
“紀大人,稚縣太缺牲口了,要不下一個縣的惡徒您就彆殺了,留著耕地用。”
紀長卿頷首:“你不嫌麻煩,那便交給你使喚。”
屈明璋忙道:“不嫌麻煩,下官保證將他們馴得服服帖帖。”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他這幾年沒有一頓毒打是白挨的!
打哪最疼又不傷筋動骨,他再清楚不過。
紀長卿聞言,多看了他一眼。
也許刑獄司才是最適合屈明璋的去處?
不過牛還是要養起來的。
他在雲懷縣和洪縣都讓人搜尋過病牛,但不曾發現痘牛。
馮清歲師父在防疫策裡說過,散養的牛不易染病,需要密集養殖才容易養出痘牛。
稚縣山地頗多,與其開荒耕種,不如用來牧牛。
思及此,他便對屈明璋道:“稚縣山多地少,宜牧牛,你尋一下良種,儘快培育。”
屈明璋:“???”
還沒賑完災,你就考慮發展地方產業了?
真不愧是丞相大人。
就是太不把他的命當命了。
紀長卿頂著他哀怨的目光往外走——昨晚熬的老油已經燜好,該炒火鍋底料了。
這次炒火鍋底料倒不是他心血來潮,而是昨日打敗叛軍後,在稚城最大的酒樓找到了幾頭剛被宰殺完畢還沒來得及下鍋的牛。
牛肉用來犒軍了,牛油被他拿來熬了老油。
牛油火鍋越煮越醇厚,燙出來的菜口感遠比清油火鍋濃鬱,任誰聞了,都要咽口水。
“宛城的叛軍若是緊閉城門,我們煮個牛油火鍋吃,指不定就將他們誘出來了。”
聞到炒料香氣,過來廚房看熱鬨的馮清歲笑道。
宛城是他們即將前往的下一座城池。
紀長卿搖頭失笑:“你當他們和你一樣,是個饞嘴貓兒?”
馮清歲挑眉。
她除了兒時吃的糍粑,就隻饞過他的手藝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