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子,老大,飛子…我這兩天把能聯係的同學都聯係了,兼職群裡也發了消息,能說會道的我都快說破嘴皮子了。”
“結果…願意立刻答應注冊的,算上我自己,也就剛剛二十來個人!”
“還都是跟我關係特彆鐵,或者被我救過急的。”
他歎了口氣,把筆記本往前一推。
“其他人,要麼就是覺得不靠譜,一個大一學生搞的網站,能堅持幾天?”
“要麼就是覺得麻煩,覺得現在通過中介或者熟人介紹也能接活,雖然錢少點但‘省心’。”
“還有幾個直接問:‘你們這個網站,跟學校有關係嗎?有老師或者學生會擔保嗎?被騙了找誰?’…我…我已經儘力了。”
徐楚揉了揉眉心,語氣充滿了無奈。
“主要還是信任問題。”
“大家都不信我們這個小網站能成,更怕個人信息放上去不安全,或者白忙活一場。”
“光靠嘴說‘傭金低’,吸引力還是不夠。”
徐楚抬起頭,看向陸陽。
陸陽一直安靜地聽著,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徐楚的描述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在2005年,互聯網創業還是個新鮮詞,缺乏權威背書和成功案例,普通人天然帶著懷疑。
尤其是涉及到個人信息和收入來源,信任壁壘比想象中更高。
“老徐,辛苦了,這不是你的問題。”
陸陽的聲音沉穩,帶著安撫的力量。
“你做的很好,二十多個用戶已經證明你的能力了。”“你遇到的困難,就是我們初期推廣最大的障礙—信任缺失。”
他目光掃過宿舍眾人:“光靠我們幾個大一學生去‘推銷’,說服力確實不夠。大家需要一個更有分量的‘擔保人’,或者看到實實在在的例子。”
“那怎麼辦?總不能去刻個蘿卜章冒充學校公章吧?”陳一博剛從床上迷迷糊糊爬下來,打著哈欠,趿拉著拖鞋走過來,正好聽到最後幾句。
他抓了抓亂糟糟的頭發,睡眼惺忪,但語氣卻帶著一種“終於輪到我出場”的懶洋洋的興奮:“是不是該我出手了?陽子,老大我等的花兒都快謝了!”
“嗯。”
“那就先說你的事情。”
“加強信任的辦法我已經有了,我會去儘快的嘗試一下的。”
“至於老大,你的事情確實也需要準備了。”
陸陽看著陳一博這副“摩拳擦掌”的樣子,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說吧,怎麼搞?”
“陽子,你說往東我絕不往西!”
陳一博立刻精神了,睡意全無,挺直腰板。
他故意說得歡樂,惹得徐楚都忍不住笑了,氣氛輕鬆不少。
“我準備在周六和周日進行線下推廣,發傳單。”
“其中最重要就是需要發傳單的人全部都是我們中海大學的學生。”
“隻有這樣,收到傳單的學生家長才會相信我們的家教老師全部都是來自於中海大學。”
“老大,發傳單的人就需要你去安排了。”
“還有傳單內容,你和徐楚商量一下。”
隨後,陸陽將給陳一博準備的工作安排了下去。
“可以,這個事情我可以做。”
“不過價格呢?”
“陽子,如果全部讓我們的同學去發傳單,價格要比找外邊的人發傳單貴多了。”
陳一博倒是沒有反駁陸陽的話,隻是對其中成本表示懷疑。
畢竟,如果找外邊的人發一天傳單可能也就隻用四五十塊錢。
但是要是找中海大學的學生的話就不一樣了。
特彆是陸陽還想要找很多人一起發。
那價格就更加難以控製了。
“錢的問題都不是事。”
“我已經打聽過了。”
“外邊發傳單大概是三四十元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