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然敢下如此重注,必然有其倚仗和退路。
作為下屬,該提醒的已提醒到位,剩下的,唯有信任和執行。
“是,陸總。”
趙晟應了一聲,重新坐正了身體,將目光投向道路前方,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憂慮並未完全消散,卻已轉化為一種堅定的跟隨。
······
陸陽回到學校,臨近年底,整個校園都籠罩在期末考試的緊張氛圍中。
圖書館燈火通明,自習室座無虛席,空氣中彌漫著書本和咖啡混合的氣息。
對於缺課不少的陸陽來說,這本該是個頭疼的時刻。
但“中海家教網創始人”這個金光閃閃的頭銜,以及武書記私下裡那意味深長的暗示:
“學校會綜合考慮你的特殊情況,重點看貢獻和潛力,學業成績方麵不必有太大壓力”。
都讓他心中篤定。他清楚,自己早已超越了普通學生的評價體係,成為了學校對外展示的一張“名片”。
因此,當陸陽走進考場時,心態異常平和。
他提筆答卷,會的題目從容作答,不會的便坦然留白,沒有絲毫糾結。
他知道,卷麵上的分數,早已不是衡量他價值的唯一標尺。隻要他坐在考場裡,本身就已經完成了某種“形式”。
這段時間,陸陽的生活節奏確實慢了下來。
除了在某個下午去了一趟期貨公司,將賬戶裡剩下的3000萬資金,在42000點的位置再次全倉做多滬銅之外,他的生活幾乎與普通備考學生無異。
看書、偶爾去家教網辦公室轉轉、和沐紫晨吃頓飯,乾些愛乾的事情,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唯一讓他心底偶爾泛起一絲漣漪的,是關於那位黎副市長的關注。
他本以為在調查之後,對方或拉攏、或試探,總該有所動作。
然而,自那次從楊錦山處得到警示後,直到期末考試結束,寒假將至,一切都風平浪靜,杳無音信。
“難道……真的隻是個意外?或者調查之後覺得無足輕重?”
陸陽有時會這麼想,但隨即又立刻否定。
一位實權副市長,通過渠道調閱他的核心金融交易記錄,絕不可能是心血來潮!
他確確實實,已經一些人給注意到了。
隻是陸陽不清楚這些人到底想做些什麼。
不過,馬上就要離開學校的他也沒有必要想太多。
畢竟,年關將至,就算是有些事情也會放在明年了。
而即將離開學校回家的林悅也得到了黎副市長的邀請,讓她來家裡吃頓飯。
自從來到中海之後,黎副市長就經常會讓她來家裡吃飯,她自然不會感覺有什麼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