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陸陽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認真,“貝殼房產是時候向首都市場進發了。”
“首都的市場容量和潛力也不小。你好好考慮一下,是由你親自帶隊過去開拓,還是選派幾個你信得過、能力強的骨乾過去?”
“我的要求是,複製我們在中海的成功模式,爭取在今年內,讓貝殼房產在首都市場站穩腳跟,形成規模效應。”
趙晟神色一肅,立刻應承下來:
“明白,陸總!首都市場至關重要,我馬上著手製定詳細的拓展計劃,爭取儘快落地實施!”
“第二件事,”陸陽的目光變得更為銳利,“貝殼網的開發進度,現在到什麼階段了?”
提到貝殼網,趙晟的表情稍微凝重了一些:
“陸總,貝殼網的基礎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塊開發基本完成了。但是……”
他頓了頓,解釋道,“涉及到房源信息實時同步、跨門店數據庫共享、用戶端與經紀人後台的交互邏輯等核心流程,調試和優化遇到了些瓶頸。”
“這個年代的網站開發,如果隻追求能用,確實可以很快上線。”
“但您要求的是一個能支撐未來海量交易、穩定高效且用戶體驗良好的平台,很多細節的打磨和底層邏輯的優化,確實需要時間。”
陸陽理解地點點頭。
2005年的技術環境,要實現他構想中的“貝殼網”,挑戰不小。
他思考片刻,做出指示:
“我理解技術實現的難度。這樣,優先級調整:集中力量,務必先把多門店房源信息實時共享這個最核心、最能體現我們模式優勢的功能做通、做穩!”
“讓所有門店的經紀人能在同一個平台上看到所有真實房源,打破信息壁壘。”
“這是目前最急需上線、最能提升我們戰鬥力的部分!其他的用戶界麵優化、附加功能可以後續迭代。”
“明白!”
趙晟立刻領會了陸陽的戰略意圖,“我會親自盯緊這一塊,調配資源,優先攻克房源共享平台!”
正事談完,陸陽準備起身離開。
趙晟卻再次開口,帶著征詢的語氣:
“陸總,還有一點想法。目前我們在中海有15家門店,覆蓋了主要區域,但我覺得密度還是不夠。”
“要想真正形成品牌效應和便捷的服務網絡,徹底碾壓那些小中介,門店數量至少還需要翻一倍,達到30家左右。您看……”
陸陽幾乎沒有猶豫,直接拍板:
“這件事,你全權負責,按你的判斷和規劃去推進就行。”
“需要多少預算,走流程報批。”
對於具體一個城市需要多少家門店最優化,陸陽並不打算事必躬親。
他管理企業的核心邏輯很簡單:抓住人事任免權和財務審批權這兩條命脈,確保戰略方向不偏離。
至於具體的戰術執行和日常運營,他充分信任並放權給趙晟這樣的專業人才。
畢竟,他未來要構建的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不可能在每一個項目、每一家公司上都耗費過多精力。
離開貝殼房產之後,陸陽讓張濤驅車前往東新區的國泰期貨公司,最近滬銅期貨盤整完成,即將開始新的一輪上漲,他需要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