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關鍵的是,憑借其敏銳的市場嗅覺,徐立強在前世隱約察覺到了2008年經濟危機來臨前的征兆。
他果斷在經濟危機過程中做空美國市場,從而真正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數千萬美元。
這正是他後來得以回國投身地產行業,並最終發家致富的核心起點。
當然,至於他前世創建的公司後來有沒有安然度過國家調控房地產的時期,那就是另一個未知的故事了。
畢竟,在原時空裡,能夠度過那場危機的房地產公司可以說是少的可憐。
徐立強的動作很快。
第二天一早,他便坐上了前往中海市的火車。
目前的他可謂無牽無掛,自然沒有任何磨蹭的理由。
況且,他對陸陽這個人以及他口中的事業充滿了好奇,迫切地想親眼看看,那個能隨手拿出一萬塊、還聲稱擁有龐大房產中介公司的年輕人,究竟經營著怎樣一番天地。
抵達中海後,徐立強按照陸陽留下的聯係方式,給趙晟撥打了電話。
趙晟在接到徐立強電話時,確實感到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老板提到的這個人會來得如此之快。
但他不敢有絲毫怠慢,更不敢給對方設置任何障礙。
在電話中確認了徐立強的位置後,趙晟立刻讓司機開車,親自趕往中海市火車站接人。
趙晟的座駕,還是過年時陸陽兌現承諾給他配的那輛奧迪。
最初幾個月都是趙晟自己開,後來因為工作越來越繁忙,經常身心疲憊,他便請示陸陽後,為自己招聘了一名專職司機。
這件事陸陽是知曉並批準的,他認為這是提高核心高管效率的必要投入。
在火車站出口見到徐立強時,趙晟不由得愣了一下。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眼前這個年輕人衣著樸素、麵帶倦容、眼神中卻帶著一絲倔強的樣子,還是與他想象中那個頂著“沃頓商學院”光環的精英形象有些出入。
麵前這個年輕人除了讓他感覺有些落魄之外,卻還給他一種不服輸的勁兒。
“您就是徐立強先生吧?”
趙晟看著麵前的年輕人,帶著些許確認的語氣問道。
“對,我是徐立強。您是趙總?”
徐立強回應道。
“我是趙晟。您的事情老板都和我交代過了。這裡人多,我們先上車再說。”
趙晟熱情地招呼道。
麵對趙晟的熱情,徐立強也沒有推辭。
兩人一同坐上奧迪車後座,趙晟便開始向徐立強介紹起貝殼房產的基本情況。
當徐立強聽到貝殼房產目前在中海和首都各擁有30家門店,總計60家連鎖店的規模時,他著實吃了一驚。
中海和首都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其市場地位和競爭激烈程度毋庸置疑。
能在這樣兩個一線城市建立起如此規模的連鎖網絡,足以證明貝殼房產的實力和運營能力絕非等閒。
他立刻意識到,一個能在這兩大核心市場站穩腳跟並蓬勃發展的品牌,其商業模式和擴張潛力將是巨大的,未來向全國其他城市擴張幾乎可以暢行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