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美金?”
大衛在電話那頭喃喃地重複道,語氣中充滿了震驚與猶豫。
楊致遠能明顯感覺到大衛的遲疑。
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大衛,要下定決心花費如此天文數字去收購一家創立僅一年多的公司,都絕非易事。
但想到GOOgle近年來給予的巨大競爭壓力,以及陸陽那句“視頻即未來”的斷言,楊致遠還是堅定了態度,繼續說道:
“David,我認為我們必須嘗試一下。否則,雅虎很可能將陷入一場‘慢性死亡’。”
“GOOgle的攻勢太猛了,而且未來隻會更加猛烈。我們需要YOUTUbe這樣的新鮮血液和戰略資產。”
電話那頭的大衛再次沉默了下來。他明白楊致遠的意思。
雅虎需要破釜沉舟,與GOOgle在YOUTUbe的收購案上正麵交鋒,打一場硬仗。
但這樣做真的值得嗎?大衛在心中反複權衡。
楊致遠預估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十億美元,而實際情況是,即便開出十億,也未必能確保拿下YOUTUbe。
如果雅虎真的擺出不惜一切代價與GOOgle競爭到底的姿態,反而有可能逼迫GOOgle報出一個更高的、近乎瘋狂的天價。
當然,也存在一種微小的可能性:GOOgle可能會選擇退縮,放棄競購,讓雅虎成功收購。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大衛最終做出了決定。
“Jerry,”他開口道,聲音恢複了平靜與決斷,“我需要知道你內心的底價。你認為,我們最多應該為YOUTUbe付出多少?”
楊致遠明白,大衛這是在問他的心理底線。
既要評估拿下YOUTUbe需要多少錢,也要明確雅虎願意且能夠承受的最高價格。
隻有當這兩個答案接近時,交易才有可能達成。
“十五億美金,David。”
楊致遠清晰地報出了數字,語氣異常堅定,“我認為,如果我們能用十五億美金拿下YOUTUbe,對雅虎而言,這將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戰略投資。”
電話那頭陷入了更長久的寂靜。
許久之後,大衛的聲音才再次響起,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意味:
“Jerry…你說服我了。也許,雅虎是時候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大膽的改變了。”
“十五億美金收購YOUTUbe,我同意了。後續的談判,就全權交給你了。”
對於向來在大型收購上持謹慎甚至保守態度的楊致遠和大衛而言,能為一家初創公司開出十五億美金的天價,這無疑是一個破天荒的、極其瘋狂的決定。
在他們看來,憑借這個遠超GOOgle初始報價的驚人價格,他們理應能夠順利拿下YOUTUbe,為雅虎奪回一絲主動權。
然而,他們都低估了GOOgleCEO埃裡克·施密特的決心與手腕。
這位對手的行事風格,遠比他們想象的更為強硬和果決。
一場圍繞YOUTUbe的天價收購戰,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