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陸陽這8億美元的資金,如果策略得當、操作分散,完全可以在不引起股價顯著波動的情況下悄然入場。
這也正是陸陽的核心要求:他不想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點火者”,隻願做一個安靜的“潛伏者”。
靜待蘋果公司因其自身產品而價值重估,然後再從容地收割利潤。
一周後,陸陽踏上了返回中國中海的航班。
在這一周裡,徐立強出色地完成了建倉任務,將陸陽賬戶中的資金全部換成了蘋果公司的股票。
對陸陽而言,接下來就很簡單了:耐心持有,等待上漲,然後擇機賣出。
回到中海後,陸陽卻麵臨一個有點尷尬的現實:他發現自己好像沒地方可去了。
在他之前的安排下,沐紫晨正在首都校內網實習,人不在中海。
而他的幾位室友也都在放暑假,沒人留在學校。
“看來,是時候給自己找個合適的固定住處了。”
陸陽在心中盤算著。
既然宿舍回不去,他隻好先找了一家酒店暫住。
他在中海還真沒有購置房產,前段時間一直是借住在沐紫晨的住所,現在她人不在,他自然也不好意思獨自過去。
將安頓的雜事暫且拋在腦後,陸陽直接去了貝殼房產公司總部。
他的同學們可以享受暑假,但作為公司實際運營者的趙晟可沒有假期可言。
當陸陽走進趙晟辦公室時,立刻注意到對方投來一道混雜著驚訝和探究的目光。
“怎麼了,趙經理?這才幾天就不認識我了?”
陸陽半開玩笑地問道。
聽到陸陽的話,趙晟才開口,問出了一個讓陸陽大吃一驚的問題:
“陸總……您這次去美國,是不是去參加了YOUTUbe賣給穀歌的簽約儀式?”
“這件事你是怎麼知道的?”
陸陽非常驚訝。
按理說,他在美國的投資與趙晟負責的業務毫無交集,他應該完全不知情才對。
趙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辦公桌抽屜裡拿出一份報紙,遞了過來。
那是一份頗有影響力的財經報紙,用了整整一個版麵報道了“穀歌天價收購YOUTUbe”的新聞。
畢竟,18億美元的收購案在當年絕對是轟動性的事件。
但這還不是重點。
重點是,報紙配發的現場照片中,竟然捕捉到了陸陽的身影!
雖然隻是一個側影或背景,但熟悉他的人不難辨認。
報道中還特意提到了一句:“照片中這位神秘的華人青年,據信是YOUTUbe的早期重要投資人之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在此次交易中獲利豐厚。”
不過,關於他的具體身份,報紙並未深挖,也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