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呼張一白和徐立強落座後,陸陽才轉向張一白,開門見山地說道:“張導,聽立強說您想和我當麵聊聊?”
他的語氣平靜淡然,目光沉穩地落在對方身上,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從容。
窗外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在昂貴的手工地毯上,這環境本身就在無聲地訴說著主人的實力。
張一白看著陸陽那張年輕得過分卻異常沉穩的麵孔,心底那絲疑慮仍未完全消散。
但眼下不是糾結年齡的時候。他迅速調整心態,將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
陸陽靠不靠譜,以後有的是機會驗證。
此刻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摸清對方的條件與意圖,這關乎他職業生涯的下一站。
“對,陸總。”
張一白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不自覺地交握在膝上,指節因為用力而有些泛白,語氣嚴肅得像是在進行一場至關重要的談判。
“我聽徐總提到,您計劃投資3000萬人民幣製作一部青春題材電影,確有其事嗎?”
他需要百分百確認這個令人心動的項目是否真實存在。
要不要改換門庭,這對他而言是一個足以影響未來數年的關鍵決定,容不得半點輕率或信息模糊。
陸陽點了點頭,坦然承認,聲音清晰而篤定:
“沒錯,確實有這個項目。立強也是在我的授意下才聯係到您的,您的聯係方式還是我提供給他的。”
他的目光坦誠,沒有絲毫閃躲,隨即補充道。
“張導的創作風格,特彆是對都市情感和年輕人狀態的捕捉,我很欣賞,覺得非常適合我們這部電影的基調。”
這句話瞬間拉近了距離,顯示出陸陽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做過功課。
張一白聞言,心中的石頭落下一半。
他緊接著拋出了最關鍵的問題,目光緊鎖著陸陽:
“那麼陸總,您是想單純邀請我執導這一部影片,還是希望我加入貴公司,成為貴公司旗下的簽約導演?”
他將“簽約”兩個字咬得稍重,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合作模式,帶來的責任與束縛也天差地彆。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談判的性質。
如果隻是拍攝一部影片,那完全可以當成一個獨立項目操作。
他隻需和現有公司協商好檔期,以一個“接私活”的形式參與即可。
在這個行業,導演花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接拍一部外部電影並非罕見,他的公司通常不會強烈反對,尤其是一部投資高達3000萬的大製作。
這關乎他的職業前途和公司的潛在分成,阻攔意味著結仇和損失。
但如果陸陽是希望他徹底改換門庭,簽約到新成立的影視公司旗下,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這不僅意味著跳槽,更關乎他未來幾年的職業發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