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強停頓了一下,加重了語氣,“這一次,他似乎不僅僅是想讓我們和紅杉追加投資。他更傾向於引入新的投資人。”
“拉新投資人進來?”
陸陽挑了挑眉,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地看向徐立強,似乎在確認這個判斷。
“對!”
徐立強肯定地回答,並迅速分析道:
“陸總,您也知道,在虛擬專區上線之後,占座網的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支付係統用戶量和綁卡量的暴漲,讓它的數據變得極為亮眼。”
“這使得它一下子就從之前那個用戶基礎不錯但缺乏爆發點的SNS網站,躍升為國內互聯網行業炙手可熱的明星項目。”
“無數風投的眼睛都盯上了這裡,資本市場的熱情被重新點燃了。”
徐立強進一步剖析張帆可能的盤算:
“作為占座網目前的創始人和名義上的最大股東,張帆手裡掌握的股權雖然仍然比紅杉資本和我們各自手中的股份要高,但已經低於我們兩方加起來的總和了。”
“這種股權結構讓他感到不安。他擔心隨著後續融資的進行,尤其如果我們兩方聯合行動,他的控製權將進一步削弱甚至旁落。”
“因此,他打算引入新的投資人,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稀釋我們雙方的股權比例,重新分散股權結構,確保他個人對公司的實際掌控力不被動搖。”
“新進來的投資人,很可能會成為他平衡現有大股東力量的砝碼。”
“哦,原來是這樣。”
陸陽靠在椅背上,嘴角露出一絲了然的神情。
張帆的想法並不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說是創始人保護控製權的常規操作。
對於像張帆這樣白手起家、將公司視作自己“孩子”的創業者來說,不到萬不得已的絕境,是絕不會輕易放棄公司主導權的。
就如同校內網的王美團,也是在彈儘糧絕、校內網瀕臨關閉時,才最終無奈接受了放棄控製權的現實。
如果當時王美團還有一絲選擇,他的操作恐怕也會和現在的張帆如出一轍。
看著陸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徐立強接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陸總,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聯係一下紅杉資本的沈總?”
“嘗試和紅杉達成一致,共同抵製新的投資人進入?”
“或者說,至少確保在新一輪融資中,我們能夠聯合主導,防止股權被過度稀釋?”
徐立強深知陸陽對占座網的長期戰略意圖。
不僅僅是財務投資,而是將其作為布局社交和支付生態的關鍵一環,期待使用這張王牌從企鵝身上拿下一塊肉來。
因此,他擔心新投資人的進入會打亂陸陽的布局,稀釋其話語權。
陸陽陷入了沉思。徐立強的擔憂不無道理,聯合紅杉排斥新投資人,確實能在短期內最大限度地保障己方利益和控製力。
然而,陸陽考慮得更深。
首先,說服紅杉的可行性極低。
紅杉資本對占座網的投資是純粹的財務投資,追求的是資本回報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