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鋼炮來說,這次算是栽了個大跟頭。”
與此同時,在隔壁的包間內,氣氛溫馨而家常。
李蘭剛坐下,坐在主位、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也就是她的父親李振東,便帶著溫和的笑意問道:
“蘭蘭,剛才在門口碰到的是你同學?還有那個小夥子,看著挺精神的。”
“對啊,爸,那就是我室友陳雲曦,上次跟您提過的。旁邊那個是她發小,陸陽,在中海大學。”
李蘭一邊給自己夾菜,一邊隨口應道。
接著,她想起上次陸陽的“壯舉”,興致勃勃地補充:
“說起來可有意思了!上次也是在這家店,我請他倆吃飯,結果還跟小鋼炮起了衝突呢!”
“跟小鋼炮起衝突?”
這話一出,飯桌上李蘭的母親和另外兩位長輩都好奇地看了過來。
他們顯然沒想到,李蘭那兩個看起來還是學生模樣的同學,竟然能跟圈內的大導演發生摩擦。
李蘭來了勁,繪聲繪色地講起來:
“可不嘛!就是上回,我們是在外邊大廳裡。當時陸陽在聊《夜宴》那部片子,他很不看好,說票房絕對超不過1.6億。”
“結果好巧不巧,這話就被路過的小鋼炮給聽到了!小鋼炮那個暴脾氣您們是知道的,當時就火了,衝過來要理論。”
“陸陽那家夥也是個不吃虧的主兒,直接就站起來要跟小鋼炮打賭,就賭票房能不能過1.6億!”
“那場麵,嘖嘖,劍拔弩張的!最後還是被小鋼炮身邊的人拚命拉住了,不然真有好戲看了!”
“打賭?賭票房?”
李振東挑了挑眉,顯然對這個話題產生了興趣。
作為國家電影事業管理局的副局長,他對電影市場的走向有著天然的敏感度和專業判斷。
“對啊,”李蘭看向父親,“爸,您說,《夜宴》這票房能過1.6億嗎?我同學那個發小陸陽可是斬釘截鐵說超不過。”
李振東沒有立刻回答,他放下筷子,端起麵前的清酒杯輕輕晃了晃,似乎在認真思考。
作為業內資深人士,他看過《夜宴》的樣片,也密切關注著上映後的數據反饋。
沉吟片刻,他才緩緩開口,語氣帶著專業人士的審慎:
“1.6億?”
他輕輕搖了搖頭,“蘭蘭,這個數字……不好說。不過以我目前掌握的數據和口碑反響來看,難度非常大。”
他身體微微前傾,分析道:
“這片子我看了。馮導這次嘗試轉型,但故事講得有點擰巴,節奏拖遝,觀眾口碑兩極分化嚴重,尤其普通觀眾接受度不高。”
“首周票房看著亮眼,很大程度上是前期營銷和馮導招牌的慣性作用。”
“但你看這幾天的走勢,跌幅非常明顯,上座率下滑得厲害。後續如果沒有強力口碑支撐或者現象級話題發酵……”
他頓了頓,給出了一個相對保守的預測。
“最終票房落點,恐怕很難觸及1.5億,甚至1.4億都可能是個坎。”
“你那同學說的1.6億,確實有點懸了。”
他的結論,在某種程度上,與陸陽之前的斷言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