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熾平出現在占座網融資現場的消息,對於圈外人或許是個秘密。
但對於陳一舟這樣深耕行業、且將占座網視為直接競爭對手的公司掌門人而言,他的情報網絡極其靈通,幾乎在第二天就掌握了這個信息。
聽到陳一舟突然提起這件事,劉熾平的臉色變得更加不自然,眼神中也閃過一絲警惕。
他立刻就明白了陳一舟此話的深層含義,這是在用占座網的估值作為參照物,來為5Q網定價!
在那輪融資中,占座網獲得了十億人民幣的投後估值。
陳一舟的邏輯很簡單。
5Q網的市場地位和用戶規模雖然確實比占座網稍遜一籌,但兩者同屬社交網站領域的第一梯隊,差距絕沒有大到天差地彆的程度。
占座網值十個億,那麼5Q網再怎麼貶值,也絕不應該隻值區區一個億,這連占座網價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個報價在陳一舟看來,毫無誠意,甚至是一種羞辱。
然而,這種簡單的類比,卻是企鵝公司絕對無法接受的。
在企鵝的戰略評估中,收購5Q網的核心目的,僅僅是為了快速獲得一個現成的平台和用戶基礎,以此節省自家產品從零開發、冷啟動所需要的時間窗口。
這個窗口期,在他們看來,大概也就值兩到三周。
為了節省這兩三周的時間,多花費一個億人民幣,已經是他們內部評估後所能接受的成本上限了。
如果真要參照占座網的估值來給5Q網定價,那麼收購價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億,起碼要飆升到兩到三個億!
這個代價,對於僅僅想“買個時間”的企鵝而言,實在太高了,完全不符合其投資回報預期。
看著陳一舟那副一個億免談的堅決態度,劉熾平知道,今天的談判很難有實質性進展了。
他沉吟片刻,決定以退為進,語氣也變得官方和程式化起來:
“陳總,一億這個價格,是我們基於內部嚴謹的評估模型得出的。”
“既然您無法接受,那我隻能先回去,將您的情況和態度向公司投資委員會進行詳細彙報,看看能否…爭取到一個更讓您滿意的價格。”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自然而然地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威脅和壓力:
“不過,這一來一回的彙報、評估、再上會討論,必然需要不短的時間。”
“等到新的報價流程走完,市場情況或許又有新的變化,屆時公司是否還保有收購5Q網的意願和動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其中…變數和風險,還是很大的。”
劉熾平的話軟中帶硬,既留下了繼續談判的活口,又明確暗示了過時不候的風險,試圖給陳一舟施加心理壓力。
然而,此時的陳一舟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並不吃這一套。
他臉上恢複了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淡然,不緊不慢地回應道:
“既然如此,那就煩請劉總回去,在貴公司的高層會議上…好好評估一下吧。”